□ 王曦(天津海運職業(yè)學院體育部 天津 300350)
網球運動憑借其獨特的體育文化和鍛煉特點受到大學生的廣泛喜愛,目前,各高校的體育課程中都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網球運動,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網球運動的普及和推廣。由于我國網球運動的發(fā)展時期較晚,且沿襲傳統(tǒng)體育教學方法、硬件設備不健全等缺陷導致高校網球運動的發(fā)展仍處于初級發(fā)展階段。故高校體育網球運動教學中如何改善這種教學方式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網球運動教學方法應始終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掌握網球運動技能、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為指導思想,不斷豐富和改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為主要改革內容,最終實現終身體育的教學目標。故網球運動的教學方法應具備以下特點。
(1)個性化。素質教育的中心內容是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所以,在現代網球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中也一定要具備個性化的發(fā)展特點,在根本上擺脫固定和僵化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帶來的教學弊端。個性化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差異改革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提高網球教學的實施效率。
(2)現代化。隨著現代化和學生的多方面發(fā)展,單一枯燥的網球教學方法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所以只有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融入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如借助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C A I)等演示工具,通過這些科技媒體對網球具體動作、技術的展示,幫助學生更深刻理解理論體系和實踐技能中的難點等。
(3)開放性。改革創(chuàng)新網球教學方法不能局限在固定范圍內,更不能墨守陳規(guī),應充分體現開放性的教育特點。網球教學方法的開放性是指在吸收原有優(yōu)良教學手段的基礎上,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與現代社會發(fā)展共同進步,發(fā)揮教學方法的科學化性、有效性、合理性。
在素質教育的理念指導下,網球運動方法的創(chuàng)新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身心素質和能力,使網球教學方法能夠適應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網球運動的技戰(zhàn)術發(fā)展規(guī)律、現代社會化的發(fā)展特點。
(1)情感教學法。學生對網球運動建立的興趣和愛好為更好地開展網球運動奠定了基礎,在此良好的認知水平上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保持著豐富愉悅的情感可以建立豐富的情感體驗,將此情緒始終貫穿于網球學習過程中,不但使學生高效率地掌握網球知識和運動技能,還能感染到學生在生活、社會、工作中等各方面的良好發(fā)展。
(2)因材施教教學法。傳統(tǒng)網球教學方法中常采用“一刀切”的策略,這種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之間的不同發(fā)展水平,導致教學結果中出現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學生未能得到更好的提高,而綜合素質較低的學生落后于教學進度,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材施教的方法考慮到多層次的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差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保持學生的體育愛好精神,切實貫徹終身體育的理念。
(3)探究式教學法。在傳統(tǒng)的網球教學方式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較低,處于被動中的接收式教育往往不能得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探究式教學針對這一教學方式的缺陷加以改善和解決。探究式教學中的授課內容雖然仍是教師提前預定的,但是在授課中學生可以不斷地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解決該問題的全過程,這種方法根本上打破了學生滿堂灌的教學主導地位。另外,在教學效果的測試和評估中的參與對象是教師和學生,體現了公平公正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感到耳目一新,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了學生對新事物和新學習方法的求知欲和嘗試,實質上改變學生由被動式學習向主動式學習的轉化。
探究式教學符合網球運動的發(fā)展規(guī)律與網球課堂的特點,在確保高效的課堂教學情況下,還增加了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訓練頻率,最大化地利用了場地以及設備等,有利于學生對網球運動的理論體系與技能的掌握。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在明確了學習目標的同時注入課堂更多動力,在合理有序的教學活動中學生與學生、教師之間互相溝通、討論、鼓勵,營造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4)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是指將行使多樣的教學情景融入到教學中,變相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促使學生自主地、積極地學習,在充沛的積極學習態(tài)度下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網球運動的實踐性較強,將豐富的情景融入到鍛煉過程中,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踐訓練中去。
綜上所述,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才能切實提高網球教學質量,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目標。
[1]王寶珍.網球教學法創(chuàng)新與有效運用研究[J].現代企業(yè)教育.2011,(8).
[2]劉斌.探析網球教學方法及運用[J].第一健身俱樂部理論研究.2010,(6).
[3]崔宏豪.素質教育觀念下普通高校網球教學質量的現狀與對策研究.知識經濟[J].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