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體育部 北京 100192)
體育教學模式是在總結過去的經驗通過努力創(chuàng)新而得到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導下和具備豐富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圍繞某一主題形成的穩(wěn)定且簡單易行的教學形式開展的教學活動。體育教學模式不僅是相關理論的實踐,也是對相關教學經驗的有序的總結,可以從實踐中來,也可以從理論中產生。
教學模式是現(xiàn)今比較熱議的一個話題,教學模式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以簡化的形式表達出來的,是在教學實踐中形成的一種設計和組織教學的理論,這種理論可稱其為“理論說”;第二種是各種教學類型活動的基本結構或框架,可稱其為“結構說”,是建立在一定的教育思路或既成的理論體系上的;第三種是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程序及其實施方法的策略體系,為完成所提出教學任務的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可稱其為“程序說”;第四種為“方法說”,是從教學實踐的相關元素(如指導原則、目標、內容、目的等)整個系統(tǒng)的操作樣式,這種操作樣式是經過在理論上進一步深化后拓展的教學手段。這種把難度較大的教學過程簡化為簡單可操作性強的教學程序,作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和中介。通過對體育教學模式特征的分析,必須從系統(tǒng)性的科學合理的角度來研究和評價教學模式。體育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指導下,為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而形成的規(guī)范化程序,包括了相對穩(wěn)定的教學過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體系。
近些年來,伴隨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教學目標越來越受到限制體育教師的重視,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教學模式逐漸走向多元化,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適當?shù)暮侠淼倪\動習慣的養(yǎng)成。體育教學中,理論上認為作為體育教學模式的主要手段,它直接體現(xiàn)了研究的內容和方法,也集中反映了研究者對教學模式性質的基本認識。體育教學模式的中介性體現(xiàn)在靜態(tài)和動態(tài)兩方面。從靜態(tài)看,體育教學模式是多側面、立體的、網絡的、分層次的,是教學結構的穩(wěn)定而簡明的理論框架,為使人們從理論上認識和把握體育教學模式具有重要作用,很直觀地向人們顯示了體育教學諸要素的組合狀態(tài)。從動態(tài)看,體育教學模式是明確規(guī)范體育教學過程的展開序列,是依序運動、因果相聯(lián)的,可為人們在實施體育教學模式過程中提供具體指導,可操作的具體實踐活動方式。因此,可以根據(jù)課程標準對相關教育模式進行分類。以前,大家通常將教學目的分類為身體機能的發(fā)展和體育相關知識的掌握兩個部分,教學模式也根據(jù)這兩部分來展開。因此,體育教學模式的分析和建立也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通過講解教授相關體育知識、技能操作、學生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對待運動鍛煉的態(tài)度、良好的科學的運動習慣等方面展開。
體育教學模式的內容是指不同的教學模式對于不相同的個性主題的課程設計思路和方法都是適用的,不是指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具體教學內容。例如:范例教學在內容上的基本性、基礎性和范例性對于教學活動是具有指導意義的,多數(shù)人認為教學的模式一般在意課程內容的結構性。因此說,不同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會有不同的的教學模式,但是同一個知道思想下表現(xiàn)的教學模式會有所不同,或者同樣的教學模式可能被幾種教學思想滲透。體育教學包含了教學思想、教師與學生、課程教材、教學方法、器材設備以及結構程序等諸多要素,是一個可控制的開放系統(tǒng),但是教學指導思想在整個教學模式的結構中占重要的位置。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活動是相互統(tǒng)一的。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主和師生互動三種不同的教學模式,就教師和學生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而言,具有不同的師生組合和互動方式,在這種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分別占據(jù)一定的地位,扮演不同的角色。參考系統(tǒng)教學的優(yōu)化理念,將系統(tǒng)中的機構和要素分別優(yōu)化,就能實現(xiàn)整體功能的而優(yōu)化,因此,對于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研究透其中的各項要素、運動,對它們進行合理、有效的重新組合。策略是為目標服務的一系列方法、手段、技巧等等。系統(tǒng)是每個組成部分由于一定的聯(lián)系結合而成,因此,系統(tǒng)的整體功能等于是每個單一的要素功能的合成,相對體育教學模式研究來說,就是講體育教學中的每個單一的要素組合成整體的一項研究。
體育教學模式是設計組織和調控體育教學活動的一整套方法論體系,不僅用相對可靠的理論知識支撐實踐,同時又將實踐的經驗總結后填充理論。在建立體育教學模式時,不僅怎學科學教學的理念,同時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運動負荷能力、運動規(guī)律等方面,不斷總結中一套合乎體育教學的教育模式,在教學中實踐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為了便于教師進行操作,教學中必須構建體育教學模式,通過構建教學模式明確教學的內容和教學過程,建立相對應的體育教學方法體系,在實施相關教學方法中,將可行性賦予規(guī)范化。為了能夠使建立的體育教學模式得到廣泛的運用,必須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體現(xiàn)其穩(wěn)定性。
教學中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結構,便于把握和運用的具體程序,構建教學模式是相對應的教學方法體系,通過相應的教學方法體系的運用使教學過程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并使其程序化。所建立的某種教學模式要能夠推廣使用就必須相對穩(wěn)定,這種穩(wěn)定性取決于教學程序、教學過程結構和教學方法體系的確定。
高校體育教育相關會所運用市場營運體制對俱樂部等進行管理,有效減少國家對學校體育費用的負擔,避免了由于經費不到位導致的相關設備設施等陳舊、年久失修等情況,避免由此發(fā)生的一系列的突發(fā)性危險事件。同時,相關設施的改善和維修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高校學生養(yǎng)稱健身活動的習慣,也有利于活躍校園氣氛,也能調動相關教學人員教學的積極性。
在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科學合理地開展各項體育項目,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培訓,有利于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高素質的大學生。把高校體育俱樂部納入體育教學管理體系,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能讓學生在感興趣的各項體育項目上有所專業(yè)發(fā)展,同時,可以將相關體育知識與技能實踐有效結合在一起,充分發(fā)揮體育俱樂部的主導作用,通過這種結合的形式,將體育教學與日常的身體鍛煉形成了統(tǒng)一體。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模式是一定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反映,教學模式是因素的性質和聯(lián)系,考慮體育教學的目的、內容、程序和方法,取決于比較深遠的理論背景。同時,以體育教學思想為指導,把體育教學模式的生成原理和邏輯起點作為教學模式,以體育教學經驗為基礎可以保證體育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在實際教學中認識和選擇教學模式、運用和檢驗體育教學模式、歸納和演繹體育教學模式、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可以保障體育教學模式的科學性和先進性。
[1] 甄德山.教學模式及其管理淺談[J].天津示范大學學報,1984.
[2] 張武升.關于體育教學模式的探討[J].教育研究,1988(5).
[3] 吳志超.現(xiàn)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J].北京:人比體育出版社,1993.
[4] 毛振明.體育教學模式論[J].體育科學,1998(6).
[5] 葉子良.學習模式探微[J].教育研究,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