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
(河南安陽市體育運動學校 河南安陽 455000)
體校運動員大多學習基礎較差,缺乏正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缺乏學習興趣和毅力、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影響到他們正常的學習活動。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習得過程,學習的效果受到學習者認知結構等內部因素及外界環(huán)境等外部因素的雙重影響。由于運動員群體的特殊性,其文化教育是運動員發(fā)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文化學習過程有獨特的特征。
(1)運動員的文化基礎。運動員有其學習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運動員從小開始專注于訓練,訓練占據(jù)了個人的大量時間,因此文化學習的時間相對普通學生來說較少,文化基礎知識不夠牢固,比如我校有的運動員甚至不能正確拼寫英文字母和漢語拼音。較低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對他們的學習構成了一定的困難,直接影響了學習效果。
(2)運動員的學習風格。運動員由于受到長期訓練的影響,對人體運動動作的感知能力較強,善于形象思維。上課過程中對自己能夠動手參與的認知活動更感興趣,若強迫他們坐在課堂上不動,他們就會感覺非常難受和無聊,愛動不愛靜、上課坐不住,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
(3)運動員的學習動機。運動員由于從小重視專業(yè)成績而忽視了文化課的學習,經(jīng)常外出比賽導致的缺課會使他們無法跟上正常的教學進度,進而在心理上產(chǎn)生畏難情緒而給他們的文化課學習帶來阻力,學習動機過弱,導致不良的學習效果。
(1)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保守。體育運動學校的教學大多數(shù)仍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和陳舊,僅僅把學生看作一個認知個體的存在,過分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而忽視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
傳統(tǒng)教學強調以知識為本位。把人的培養(yǎng)僅僅局限在知識的傳授上,而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利用簡單的媒體向學生單向地知識灌輸,學生則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傳統(tǒng)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是被動的參與者。學生成了盛裝知識的容器,而不是具體的有個性的人——生命主體。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2)教材內容脫離實際。教材的選擇是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之一。但是在教材的內容和編排中與運動員實際情況的結合卻不夠。有些教材的難易程度甚至與他們學習基礎嚴重脫節(jié),導致學生對所學內容無法理解,難以提起興趣。
教師的講授主要是以教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現(xiàn)今的課堂上,教師主要是以教材為本,以教材上所涉及的內容為教學內容,很少使用寬泛的教材,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手去觸摸。教師需要轉變教材觀,從“教”教材走向“用”教材。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中指出各級政府要將處于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少體校、體育運動學校(含職業(yè)體育俱樂部)的運動員文化教育教學工作納入教育行政部門的業(yè)務管理范疇,保證所有適齡運動員都是在籍在校學生,依法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并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基本質量要求。合理安排運動員學習和訓練時間,每周學習時間不少于24學時。運動員因訓練、競賽耽誤課程,其所在學校必須及時安排補課。運動員參賽前先進行文化課基礎測試,不合格者取消比賽資格?!兑庖姟返念C布實施為中等體育運動職業(yè)學校教育帶來了一股春風,為運動員文化科學習提供了條件、給予了保障,同時也對運動員、教練員形成了一定的壓力和動力。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文件精神,切實付諸于實踐,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通過賽前測試,取消文化課考試不合格學生的比賽資格,逐漸讓學生認識到文化課學習的重要性。
從培養(yǎng)優(yōu)秀苗子的觀點出發(fā)要具備長遠發(fā)展的眼光。當今體育比賽,已不單純是體能的競爭,同樣包含運動員文化水平的比拼??茖W訓練要求運動員能消化、吸收當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來進行合理訓練,而運動員的文化基礎水平是進行科學訓練的前提,文化水平,越高接受和運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意識越強;文化素質越高,對運動原理、運動生理,心理、保健等方面的知識越清楚,運用能力越強,就能更好,更有效接受理解教練指導意圖,發(fā)現(xiàn)自身的各種問題。及時與教練交流溝通,更快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練員挑選苗子的時候,應該有意識考察其文化基礎、智商情況是非常必要的。盡可能選擇德、智、體兼?zhèn)涞娜瞬?為訓練高水平的運動苗子打下基礎,而不應該僅僅為了完成學校交給的任務,只重數(shù)量不重質量。不能讓學生有“到體校不用學文化可不寫作業(yè)”的想法,這樣即便選到了學生,也很難在體育上有所造詣。有的學生還半途而廢,或退學或回到原學校,某種程度上影響了教練及學校的聲譽,造成以后選才更加難,因此,教練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應該堅持“少而精”,保證更大比例的隊員出成績,提升教練和學校的形象、知名度,形成選材的良性循環(huán)。
運動員本身對于文化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如果主觀上不努力,很難有好的學習效果。運動員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大膽、無拘無束,如果克服了懶惰、貪玩,將訓練場上表現(xiàn)出來的敢打敢拼、不怕吃苦、機敏靈活的特征滲透到文化學習上,就會提高學習效果,這就需要班主任、任課老師及教練員共同努力,提高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教練員對運動員文化學習負有管理、督促和幫助的責任,應該主動支持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妥善解決運動員文化學習中的有關問題。教練員要充分利用運動員對其的崇拜心理,從訓練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技術動作原理的講解,運動、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知識介紹,引導、啟發(fā)學生,使他們認識到文化學習的重要性;及時了解運動員的學習情況,各階段合理安排運動量,使隊員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文化課學習中去。運動員能感受到教練員在關心自己,從而與教練員能在思想上得到溝通和理解,反過來教練員的各種意圖也能順利貫徹。
許多時候,只重專業(yè)訓練、輕視文化提升,造就了運動員的應變能力、心理素質等的不過硬。而他們走出狹窄的體育場域,參與到社會活動中來時,也會因知識匱乏,動輒成為“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笑柄。更重要的是每個運動員的職業(yè)壽命都是有限的,退役之后他們的角色重塑,對于“再就業(yè)”尤為關鍵。前世界冠軍有在澡堂搓澡的;有在街頭賣藝的;有靠賣金牌維持生計的。所以若是沒有及時的知識“充電”,他們很難適應知識型社會的需求,其角色轉變,注定會面臨困境。
根據(jù)運動員的特點,采取一些適合他們生理、心理的教學方式、管理方式,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效果,結合教學實際,可以嘗試以下幾點方法。
(1)抓重點:運動員注意力的特點是保持時間短,這就要求教師對教材深刻把握了解,突出重點,把主要內容在較短的、學生能坐得住的時間內講解完,把另外的時間留給學生作業(yè)。
(2)精練習:圍繞講課的重點布置些作業(yè),結合運動員學習時間少,訓練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利用最短的時間來進行練習,講完就練習,不搞題海式,當堂起到理解、鞏固、提高的作用,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參與指導下完成,盡可能減少課外作業(yè)。
(3)促互動:根據(jù)運動員活潑好動、教學內容多的特點,通過問答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注意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把課堂當賽場,讓學生的情緒始終高漲,思路緊跟講課內容走。
(4)重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jīng)常會聽學生們講喜歡上哪一門課,愿意學是學習好的前提條件。老師應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訓練成績、家庭情況、性格特征、成長經(jīng)歷,對每一點進步及時鼓勵表揚。同時教師最重要的還是鉆研教材,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把所教課程講精彩,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還可以通過改善教學條件,利用多媒體等電教設施,使學生們手眼耳并用,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綜上所述,有必要把運動訓練和文化課學習變成一個“綜合體”,引導運動員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強化運動員的學習意識、激發(fā)運動員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而促使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使運動員文化課文化學習更上一個臺階。
[1]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運動心理學[M].人民出版社,2008.
[2] 國家體育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實施意見[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