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誼
吳健誼:女,本科,主管護師,護士長
高鉀血癥對于血液透析患者來說是嚴重且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血液中K+超過6.5 mmol/L 就會對心臟傳導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造成心律失常,甚至心臟驟停。據(jù)報道[1],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0%發(fā)生過高鉀血癥。血液透析患者高鉀血癥的發(fā)生與腎臟排泄減少有關,而高鉀飲食是引起血液透析患者高鉀血癥的重要原因[2]。此外,治療頻率、含鉀藥物、透析液等也是相關因素。本研究有針對性地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控制高鉀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發(fā)生高鉀血癥的患者47例為研究對象,男25例,女22例。年齡27~82 歲,平均(49.15 ±10.18)歲。透析時間5 個月~13年,平均28.57 個月。文化程度:本科或以上16例,大專12例,高中9例,初中6例,小學2例,文盲2例。疾病類型:糖尿病腎病21例,高血壓腎損害14例,慢性腎炎7例,多囊腎3例,腎腫瘤2例。
1.2 入選與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1)慢性腎功能衰竭行規(guī)律性血液透析3 個月以上,病情穩(wěn)定,且每周透析3 次。(2)既往有高鉀現(xiàn)象(血清鉀超過5.5 mmol/L)。(3)意識清楚,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2 個月內出現(xiàn)過感染、嚴重心力衰竭、活動性肝病、創(chuàng)傷、手術、惡性腫瘤、溶血性疾病等,近1 個月內有輸血史或應用鉀補充劑類藥物。
1.3 方法
1.3.1 集體小講課 授課采用講解與圖片相結合的方式,便于患者理解和記憶。授課內容包括:高鉀血癥的危害及臨床表現(xiàn),如何預防高鉀血癥,如何選擇和烹調食物及透析治療對高鉀的影響等。
1.3.2 個別指導 由于患者的文化程度、經(jīng)濟條件及個性等不同,導致患者的認知、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我們采取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在透析治療中進行床邊教育或咨詢指導及電話隨訪等,對認知能力差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配合實物講解,并反復宣教,以便患者接受與理解。同時鼓勵家屬積極參與患者控制高鉀食物的攝入。對于血鉀居高不下的患者囑其記錄飲食情況,如主食、肉類、蛋類、奶類、蔬菜類、水果類等以便進行飲食方面的調整。
1.3.3 健康處方 由透析中心醫(yī)護人員制定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手冊如高血鉀的危害,如何避免高血鉀,食物中鉀的含量表等,發(fā)放給患者,并張貼在透析中心醒目的地方。
1.3.4 病友交流 組織“腎友聯(lián)誼會”,患者提出自己控制高血鉀的方法和心得體會。由透析中心醫(yī)師集中點評,護士再將控制血鉀的好方法記錄整理,打印成冊發(fā)放給患者。
1.4 觀察指標 測定健康教育前患者透析前的血鉀,以及健康教育后1 個月、2 個月、3 個月透析前的血鉀情況,并進行記錄。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表1 47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清鉀值比較(mmol/L,±s)
表1 47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清鉀值比較(mmol/L,±s)
注:教育后患者血清鉀水平明顯低于教育前,且呈逐月下降的趨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教育后2,3 個月血鉀因降低幅度不大,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血鉀升高人數(shù)也從教育前47例下降至3個月后的9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
時間 血清鉀教育前5.84 ±0.30教育后1 個月 5.18 ±0.47 2 個月 5.16 ±0.67 3 個月5.10 ±0.29
3.1 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血鉀的意義 腎功能正常者,90%以上的鉀負荷通過腎臟排出,僅一小部分通過腸道排出。血液透析患者由于腎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鉀的排泄降低,容易形成高鉀血癥,高鉀對心臟有抑制作用,可出現(xiàn)心率緩慢、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室顫,甚至心臟驟停[3]。因為血液透析患者長時間處于血清鉀較高水平,人體已經(jīng)耐受,等到出現(xiàn)高鉀癥狀時血鉀已處于較高的水平,極易發(fā)生心跳驟停。對血液透析患者高鉀血癥發(fā)生率報道不一[4],從1%~10%不等,且24%的患者因高鉀血癥需要急診透析,因此必須嚴格控制高鉀血癥。
3.2 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血鉀的作用 健康教育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在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血鉀方面至關重要。健康教育使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屬掌握了相關的健康知識,調動了患者及家屬的主觀能動性。文獻報道[5],血液透析患者對飲食指導的需求占93%。我們采取以醫(yī)護為主導的健康教育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連續(xù)性的個體化跟蹤健康教育指導。經(jīng)過健康教育后,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屬的認知提高,自覺控制飲食及藥物中鉀的攝入量,增加透析頻率等。結果顯示,教育后患者血清鉀水平明顯低于教育前,雖然教育后1,2,3個月之間的血鉀比較差異性不大,但血鉀水平及高鉀人數(shù)仍呈下降的趨勢。
3.3 降低進食鉀對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鉀的影響 在透析充分、患者無感染、手術、創(chuàng)傷、輸血等情況下,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鉀與患者飲食的攝入有關,且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鉀攝入量是血液透析患者高鉀血癥的獨立影響因素[2],因此,限制飲食中鉀的攝入對于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鉀的控制至關重要。
總之,不斷強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屬對高鉀的認知,有效控制血液透析患者進食鉀攝入量,降低患者透析前血清鉀水平;增加透析頻率,及時有效清除血鉀,從而減少高鉀血癥的風險,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王質剛主編.血液凈化學[M].第2 版.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423.
[2] 馬麗潔,周亦倫,孫 芳,等.MHD 患者高鉀血癥的影響因素[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30(2):150-153.
[3] 葉任高,李幼姬,劉冠賢主編.臨床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545
[4] Putcha N,Allon M.Management of hyperkalemia in dialysispatients[J].Sem in Dial,2007,20(5):431-439.
[5] 尹 虹,唐朝暉,曾海鳳.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識需求調查與護理對策[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8):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