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學之
一條短信引發(fā)的思考
放學后冉冉剛進家門,就感覺到氣氛有點怪異,她還沒來得及回過神,母親就開始發(fā)脾氣了:“你為什么要抄同學的作業(yè)?”冉冉一下子懵了:“我沒有??!”“連父母都敢騙了!”母親氣不打一處來。“我就沒有!”母親的不信任讓冉冉的語氣加重了很多。“你看看!”母親揚起手機,“數(shù)學老師發(fā)來的短信:‘尊敬的家長,你好!近來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有抄作業(yè)現(xiàn)象,請嚴加管教?!?/p>
冉冉斷斷續(xù)續(xù)在電話那頭對我哭訴著上面發(fā)生的一切。她是我們班上一個文靜秀氣的女生,平時聽話乖巧,她會抄襲作業(yè)嗎?我也在問我自己。我的求證很順利:數(shù)學老師發(fā)錯短信了。原本應該發(fā)給另外一個家長的短信卻發(fā)到了冉媽媽的手機上。
真相澄清之后,事情似乎過去了??山酉聛淼暮芏嗵欤饺娇偸菒瀽灢粯?。我問她,她說自己太委屈了,數(shù)學老師和母親連一句“對不起”都沒有。后來,當我和數(shù)學老師以及冉冉的母親聊起這件事時,數(shù)學老師給我的回答是:“說不出口?!奔议L給我的回答是:“自家的孩子,用不著?!彪m然我對冉冉的開導——“父母和老師也有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不能要求他們做的事永遠正確,要學會諒解父母和老師”,讓冉冉的委屈暫時舒緩下來,但這件事中父母和老師的態(tài)度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做錯事要道歉,理所當然,況且人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其實,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是不想道歉,而是缺少一個道歉的契機和平臺。在班級設立“道歉日”的想法就這樣萌生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班會課上,我說了設立“道歉日”的想法,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個好主意。經過討論、表決,最后敲定了班級道歉日的日期——每月17日。
通過主題家長會和任課老師座談會,我說服家長和任課老師也加入到班級“道歉日”的活動中來。道歉,既可以當面道歉,也可以請人轉達;既可以通過寄卡片、送禮物表達的方式,也可以用口頭或肢體語言表示;既可以通過留言、短信、郵件來“明修棧道”,也可以通過幫助對方“暗度陳倉”。但不管通過哪一種方式,道歉一定要有誠意,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堂堂正正,不能矯揉造作。這樣做,既敬重了對方,也尊重了自己。
一次難忘的道歉經歷
第一個班級道歉日,我早早地確定了我要道歉的對象——小飛。一個星期前,因為他在作業(yè)紙上漏寫了姓名,我便招呼他到講臺邊把名字補上。隔著講臺,他刷刷兩筆就寫好了,正在改作業(yè)的我抬頭一看,這是什么呀?為此我發(fā)了火,沒想到他也沒買賬。
結果這是一場誤會:因為隔著講臺,面對面,他是從作業(yè)紙的反方向寫的名,我是從作業(yè)紙的正方向看的字,因為角度的不同,讓我誤認為小飛是在胡寫亂畫。作為老師的我,內心很自責——自認為善于換個角度看問題的我卻沒有站在小飛的角度看簽名。
在第一個班級道歉日,我買了一瓶他愛喝的可樂,準備喊小飛到我的辦公室,親口對他說聲“對不起”。沒想到在我辦公桌上,卻看到了他留給我的卡片:“對不起,蔡老師,原諒我前幾天對你的不尊重?!笨粗牧粞?,一股暖流瞬間涌上我的心頭。就在那一刻,我改變了決定——我要在全體學生面前澄清當初的誤會,并誠懇向小飛道歉。在全班雷鳴般的掌聲里,我透過自己的淚眼看到了小飛的淚水。
(責任編校 田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