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蓉,李 艷,張韶紅,楊 艷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上海 200127)
護理安全問題是長期以來醫(yī)患雙方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神經內科收治患者以老年、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及感覺、認知障礙為特點,且在疾病的各個階段常有不同程度的感覺、運動及言語等功能障礙,有潛在的護理安全隱患[1]。為加強護理安全管理,提高住院患者醫(yī)療服務的安全性,有效降低意外事件的發(fā)生率,我院對神經內科住院患者進行了護理安全問題的認知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2 年3-7 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神經內科住院患者195 例。入選標準:年齡50~80 歲;連續(xù)用藥史在1 個月以上;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wěn),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能獨立回答問題;愿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昏迷者;既往有癡呆、精神病史而無法配合者。共發(fā)放問卷195 份,回收有效問卷182 份,有效回收率93.3%。
1.2 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①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和基礎疾病等。②對安全問題總的認知情況及獲得安全知識的途徑。③服藥、跌倒、燙傷、誤吸與壓瘡等安全問題的認知。其中服藥包括依從性(劑量、時間、方法)、漏服藥處理和不良反應處理3 個項目共9 個條目;跌倒包括重要性認知、易跌倒因素和防跌倒的措施3 個項目20 個條目;燙傷包括易發(fā)生因素和預防措施2 個項目11 個條目;誤吸包括對誤吸危險性認知、易發(fā)生因素、預防措施3 個項目18 個條目;壓瘡包括概念、易發(fā)生部位、易患因素和預防措施4 個項目22 個條目。除患者對最關注安全問題和獲得安全知識主要途徑采用單項選外,其余每個項目按照1~3 級評分,1 分表示不了解/從不,2 分表示部分了解/偶然,3 分表示了解/經常。
1.3 方法 由醫(yī)院護理部培訓3 名護理本科實習生,使用統(tǒng)一的指導語,向受試者說明問卷的目的和填寫注意事項,問卷完成后當場回收。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頻數和百分比來進行描述性分析。
2.1 一般資料 182 例患者中,男95 例,女87 例;平均年齡(62.2 ±5.9)歲;文化程度:文盲7 例,小學62例,初中52 例,高中或中專23 例,大專及以上38 例;臨床診斷:腦梗死96 例,帕金森病43 例,眩暈癥36例,腦出血3 例,重癥肌無力3 例,蛛網膜下隙出血1 例。
2.2 患者最關注的護理安全問題 見表1。
表1 患者最關注的護理安全問題 (n=182)
2.3 患者獲得護理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 見表2。
2.4 患者對壓瘡的認知狀況 見表3。
2.5 患者對安全服藥的認知狀況 見表4。
表2 患者獲得護理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n=182)
表3 患者對壓瘡的認知狀況 (n=182)
表4 患者對安全服藥的認知狀況 (n=182)
2.6 患者對跌倒的認知狀況 見表5。
2.7 患者對誤吸的認知狀況 見表6。
2.8 患者對燙傷的認知狀況 見表7。
表5 患者對跌倒的認知狀況 (n=182)
表6 患者對誤吸的認知狀況 (n=182)
表7 患者對燙傷的認知狀況 (n=182)
3.1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對疾病相關安全知識了解主動性差 患者對壓瘡、安全用藥的關注度最高,而對跌倒、燙傷和誤吸關注度相對不足,可能與傳統(tǒng)觀念認為前兩者與疾病治療更相關,而后者則是生活相關事件,與疾病關聯不大。獲取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為媒體而非醫(yī)護人員,可能與目前信息通訊發(fā)展迅速,從各類媒體渠道獲取知識更為便捷有關,但各類媒體報道質量良莠不齊,患者的理解能力層次不同,會導致偏差。因此提示護理人員應該從不同途徑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倡導患者安全文化并建立不良事件自愿報告系統(tǒng),防范護理不安全因素,提高臨床護理的安全性。
3.2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對壓瘡認知程度亟待提高 患者雖已意識到壓瘡的危害,但對壓瘡發(fā)生的原因、好發(fā)部位、臨床表現和預防護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識缺乏,與王響英等[2]報道一致。萬蓉等[3]針對患者家屬進行調查,發(fā)現33.3%的家屬不了解患者已經發(fā)生了壓瘡,30.0%的家屬不知道壓瘡的概念,50.0%的家屬不了解壓瘡的易發(fā)生部位,63.3%的家屬不知道導致壓瘡發(fā)生的因素及預防處理方法。說明患者對于壓瘡的各項知識的掌握程度處于部分知曉的狀態(tài)。壓瘡的發(fā)生不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影響疾病恢復,提高醫(yī)療費用。對于神經內科患者而言,部分患者長期臥床或不易經常主動改變體位,壓瘡的預防顯得尤為重要。護士應在了解患者對壓瘡知識的認知度后,針對不同的需求有目的地進行健康教育,如個別交流、圖片講解和健康講座等形式,引起患者思想上重視,主動配合護理人員工作,有效預防壓瘡的發(fā)生,避免醫(yī)療資源的浪費。
3.3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對安全用藥的認知和意識不足 患者已關注到安全用藥的重要性,但對服藥時間、方法和劑量依從性不足,特別對于漏服藥的處理方法不當,這與患者缺少安全用藥相關知識有關。據報道,能夠根據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者只占12.6%,6.1%為了增加療效自行增加劑量,28.8%好轉時自行減少劑量,經常漏服藥占19.4%,服藥不依從的表現占前3 位的依次為偶爾漏服藥物占58.9%,無癥狀不服,有癥狀才服占29.8%,自己感覺療效不好不服占19.4%[4-6]。這些問題說明老年患者由于記憶力減退,容易出現忘記服藥或者服用錯誤藥物情況;其次,經濟收入的減少及家庭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不完善等也是導致老年人用藥依從性較差的原因。由此可見,最大的問題是對安全用藥相關知識的匱乏,而導致的安全用藥意識薄弱。神經內科使用的大部分藥物,如抗癲癇藥、鎮(zhèn)靜藥和降壓藥等對藥物在血液中維持的濃度要求高,只有達到并維持在一定的范圍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如果漏服或自增減劑量不僅達不到療效,還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因此,護理人員因采取有效策略促進其服藥依從行為,針對記憶力減退的患者,護理人員必須做到發(fā)藥到口,對確實有原因不能按時服藥的,可制作服藥提示牌加強提醒;針對依從性較差,護士在發(fā)藥時除向患者說明藥物的用法,還須向患者講清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有研究發(fā)現,提供給患者藥物安全方面的信息,患者的服藥依從性也會加強[7]。
3.4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對預防跌倒的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較差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自我認知能力較差,有研究顯示,在老年人中38.26%認為跌倒沒事或后果一般,對跌倒后果的認識不足,近1/3 老年人認為不需要防止跌倒健康教育,不需要防止跌倒措施,62.29%的患者不了解疾病因素導致跌倒,28.28%的患者不了解環(huán)境因素導致跌倒,55.56%的患者不了解藥物因素導致跌倒[8-9]。據報道,跌倒與環(huán)境、個人行為因素及對跌倒的認知水平有關[10]。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可引起病理性姿勢控制能力降低。同時,還可因腦細胞減少而引起生理性姿勢控制能力降低,部分腦血管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偏身感覺障礙,導致聽覺、視覺和平衡功能障礙,因此,神經內科患者因受年齡、疾病、藥物和病情等因素影響,發(fā)生跌倒的潛在危險性高[11]。一些活動受限的患者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不愿意求助他人導致跌倒的發(fā)生。護理人員應積極采取綜合措施,如應用案例講解等方式告知患者跌倒的危害,應用宣傳小冊告知跌倒的危險因素,并反復進行強化,提高老年人對跌倒的認知水平,增強老年人的防跌倒意識,采取科學的健康教育方式和有效的干預措施,避免或減少老年患者跌倒的發(fā)生。
3.5 神經內科住院患者對誤吸自我認知能力不足患者對誤吸危險性認知不足,與劉玉春等[12]對社區(qū)老年患者誤吸的研究結果相一致。神經內科疾病是誤吸發(fā)生的高危疾病,吞咽困難是造成誤吸的主要原因[13]。國外研究顯示,90%患運動神經元的患者會發(fā)生吞咽困難,養(yǎng)老保健院里45%的老年癡呆患者以及50%~63%的帕金森病患者會發(fā)生吞咽困難[14]。對神經內科患者而言,加強預防誤吸的健康宣教勢在必行,特別要強調面對面的個體健康教育方式,教育內容需根據不同個體發(fā)生誤吸的主要危險因素予以指導,如腦血管病老年癡呆吞咽困難的患者應告知其選擇合適的食物,進食的速度、方法和臥位等,提高患者對誤吸危害的認知,掌握防止誤吸的方法,減少誤吸的發(fā)生。
3.6 患者對燙傷關注度缺乏 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由于血液循環(huán)障礙,使肢體血供不足,皮膚溫度降低,肢端發(fā)涼,寒冷季節(jié)更為嚴重,患者常用熱水袋、電熱毯;循環(huán)障礙又導致皮膚感覺減退,出現不同程度深、淺感覺功能減弱或缺失,肢體遇過熱時不能進行反射性自我保護,如果未掌握熱水袋局部的溫度及使用方法會容易導致局部皮膚燙傷,尤其偏癱一側肢體更容易燙傷。由于疾病因素和主觀上防止意外燙傷意識缺乏,神經內科患者燙傷的危險性較高,護理人員應教會患者正確的保暖方法,增強防范意外損傷的意識,防止燙傷的發(fā)生。
神經內科患者由于生理、疾病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但患者對自身安全的認知僅僅和普通老年人相似,并未認識到疾病的特殊性,對自身面臨的安全問題認識不足。臨床護理人員需要增強護理風險防范意識,強化風險教育的內容,增加患者對自身安全保護的認知度,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確?;颊甙踩?。
[1]丘彩蘭,韋巧靈,丘燕,等.護理安全隱患意識的調查及警示牌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2):162-163.
[2]王響英,張英,浦菊娣,等.老年患者對壓瘡知識認知度的調查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1,28(5):954-955.
[3]萬蓉,馮麗梅,顧麗磊.晚期腫瘤患者家屬對壓瘡認知的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2B):32-34.
[4]馬紅梅,沈向英.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用藥安全隱患分析及對策[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7,10(4):420-421.
[5]白利穎,劉薇,韓桂杰,等.北京地區(qū)老年患者安全用藥認知狀況的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8):2181-2183.
[6]明星,周立.內科住院患者服藥依從性及用藥溝通現況調查[J].護理學報,2011,18(8A):8-11.
[7]Lowe CJ,Raynor DK,Courtney EA,et al.Effects of self medication programme on knowledge of drugs and compliance with treatment in elderly patients[J].BMJ,1995,310(6989):1229-1231.
[8]趙陳英.435 例老年人對跌倒自我認知及相關知識調查分析[J].福州總醫(yī)院學報,2008,15(2):102-103.
[9]黃惠芬,梁崇南,劉潤森.老年住院患者對跌倒風險的認知調查及管理對策[J].海南醫(yī)學,2010,21(18):147-148.
[10]程云.住院患者跌倒與墜床危險因素分析及預防措施的探討[J].上海護理,2007,7(3):21-23.
[11]閆麗,李新輝,吳書超.社區(qū)老年人跌倒發(fā)生率及其認知情況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2):1399-1402.
[12]劉玉春,庫洪安,趙玉香,等.老年人誤吸的危險因素及對誤吸認知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26-27.
[13]El Solh AA,Saliba R.Pharmacologic prevention of aspiration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J].Am J Geriatr Pharmacother,2007,5(4):352-362.
[14]Easterling CS,Robbins E.Dementia and dysphagia[J].Geriatr Nurs,2008,29(4):27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