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國民
(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烯烴部,200540)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石化)700 kt/a 乙烯裝置開工鍋爐是一個承壓、高溫、受火焰燃燒的、有可能發(fā)生爆炸的特種設備,是幾臺乙烯大型壓縮機的驅動動力,能產(chǎn)生160 t/h 的超高壓蒸汽,蒸汽溫度達到525 ℃,在整個裝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開工鍋爐是乙烯裝置燃料消耗大戶,原來以重油和乙焦為燃燒原料,煙塵排放達不到排放要求,對大氣環(huán)境影響巨大,為此,上海石化對其燃燒系統(tǒng)進行了改造,摻燒部分干氣,使其能達到排放標準的要求。
開工鍋爐現(xiàn)場安裝了在線分析儀,對煙塵、硫化物(主要為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進行在線監(jiān)測,數(shù)據(jù)上網(wǎng),受上海市環(huán)保局直接監(jiān)控。鍋爐原設計燃料有重油和乙烯焦油兩種,2008 年8 月以后以乙烯焦油為主。
2008 年12 月31 日前鍋爐煙氣排放執(zhí)行國家標準,開工鍋爐能夠滿足排放指標。2009 年1月1 日起執(zhí)行上海市地方標準,因上海市地方標準比國家標準更為嚴格,按目前投用的燃料與鍋爐運行工況難以達到上海標準規(guī)定的指標。兩個標準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所示。
在重油作為鍋爐的主要燃料時,開工鍋爐煙氣中煙塵、硫化物、NOx均超上海市地方標準。以乙烯焦油作為鍋爐的主要燃料時,根據(jù)前幾年在線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鍋爐負荷為120 t/h 時,煙氣中的SO2基本達到合格、NOx接近或達到標準,而煙塵是嚴重超標的;如燃料比例不變,鍋爐負荷提升,SO2合格,NOx、煙塵超標;如燃料中渣油比例增加,3 項指標均會超標。針對上述情況,上海石化對開工鍋爐專門立項,實施部分氣代油燃料改造,油氣混燒以降低煙塵排放。
表1 實際排放數(shù)據(jù)及國家與地方標準mg/m3
原乙焦燃料中殘?zhí)考傲虻馁|(zhì)量分數(shù)比較高(硫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0.14%,殘?zhí)繛?7.18%),對煙氣的質(zhì)量存在明顯影響。燃料氣為煉廠干氣,主要組分為氫氣、甲烷、乙烯、乙烷、丙烯等可燃氣體,其中硫化氫(H2S)的體積分數(shù)低于0.005%,氮氣和氧氣(N2+O2)的體積分數(shù)為14.75%。煉廠氣作為一種高清潔度的燃料,燃燒后對環(huán)境的污染較小,可使煙塵中有害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達到上海市煙塵排放標準。
由于乙焦密度高,進入爐膛后燃燒基本是平直的,而干氣密度較液體燃料輕很多,爐膛煙氣出口在爐膛后側上部,由于煙囪拔風效應,故干氣燃料總是飄向爐膛上部燃燒。同時,乙焦進入爐膛前,已被預加熱到150 ~160 ℃,而干氣則以常溫狀態(tài)進入爐膛燃燒,兩者相比,干氣著火時間相對延遲,致使干氣燃燒后溫度場后移,造成爐膛輻射換熱量減少,對流換熱量增加,排煙溫度相應提高[1]。根據(jù)相關經(jīng)驗,氣體燃料燃燒后排煙溫度一般比液體燃料高15 ~18 K,在其他損失不變的情況下,由于排煙熱的損失,鍋爐效率會降低超過1%[2]。單臺燒嘴最多可摻燒1 500 m3/h 干氣,每臺鍋爐有6 個燒嘴,所以單臺鍋爐可摻燒9 000 m3/h 干氣,干氣低位發(fā)熱值36.1 MJ/m3,計算出單臺鍋爐燒干氣最大可提供熱量為325 GJ/h。乙焦低位發(fā)熱值40.6 GJ/m3,以乙焦供給量12.5 t/h 計,單臺鍋爐燒乙焦最大可提供熱量為508 GJ/h。由于燃燒干氣提供給鍋爐受熱面總的熱量相對較少,在鍋爐本體不作改動的情況下,要保障過熱蒸汽品質(zhì)、過熱器強度和鍋爐安全性,摻氣量會受到一定限制。
根據(jù)相關鍋爐改造的經(jīng)驗,在70%摻氣和30%燒油的工況下,達到摻氣極限負荷。即在單燒氣的情況下,鍋爐出力可達到70%,即100~110 t/h(如需進一步提高出力,再投用部分油槍即可),鍋爐部分油氣混燒時鍋爐運行負荷不低于改造前鍋爐的運行負荷。
開工鍋爐過熱器由1 級、2 級組成,2 級過熱器的材質(zhì)為STBA24S,屬于合金鋼材料,使用溫度可達到580 ℃,已能滿足使用要求。而1 級過熱器的材質(zhì)為碳鋼和兩種規(guī)格的合金鋼,1 級過熱器由60 組蛇型管排(管屏)組成,每組管排有8根爐管,外形尺寸為572 mm ×7 000 mm,由3 種規(guī)格材質(zhì)的爐管組成,管內(nèi)蒸汽溫度由低溫向高溫排列,材質(zhì)依次提高,低溫段前5 根是STB42S材質(zhì),中間2 根是STBA12S,最后一根出口管的材料是STBA22S。
式中:p 為鍋爐最大工作壓力,MPa;d 為一級過熱器管管子外徑,mm;t 為管壁實際厚度,mm;s 為允許拉伸應力,kg/mm2。
3 種材料的過熱器管壁厚計算結果如下:1 級過熱器管束(前5 根管子)的壁厚為4.51 mm,其材質(zhì)為STB42S,相當于我國的20G;中間2 根的壁厚為4.26 mm,材質(zhì)為TBA12S,相當于我國的15MoG;最后1 根的壁厚為4.08 mm,材質(zhì)為STBA22S 材料,相當于我國的12Cr1MoVG。
梁爽(1987-),女,漢族,新疆烏魯木齊人,經(jīng)濟系碩士,研究方向:國際收支,國際投資,國際貨幣流動,國際儲備。
根據(jù)《JIS B8201 陸用鋼制鍋爐的構造》規(guī)范鋼材許用應力表,STB42S 的使用溫度在450 ℃以下,STBA12S 在500 ℃以下,STBA22S 在550 ℃以下。不考慮腐蝕和磨損,根據(jù)強度公式計算出3種規(guī)格的材料在極限應力下的溫度為:STB42S 材料極限金屬溫度425 ℃,減去40 K 的壁厚溫差,相應的蒸汽溫度極限值為385 ℃;STBA12S 的材料金屬溫度475 ℃,相應的蒸汽溫度在445 ℃;STBA22S 材料金屬溫度在532 ℃,相應的蒸汽溫度在502 ℃。
開工鍋爐在日常的使用中,以B 爐為例:鍋爐在檢修后運行一段時間,1 級過熱器的蒸汽溫度分別如下:在鍋爐負荷為103 t/h 時,蒸汽溫度為450 ℃,O2的體積分數(shù)為2.70%;在鍋爐負荷為120 t/h 時,蒸汽溫度為457 ℃,O2的體積分數(shù)為2.72%;在鍋爐負荷為130 t/h 時,蒸汽溫度為460 ℃,O2的體積分數(shù)為2.70%。顯然1 級過熱器的蒸汽溫度已超設計數(shù)據(jù),鍋爐如果改燒干氣,1 級過熱器肯定超溫。據(jù)此認為:鍋爐如果要摻燒干氣,1 級過熱器必須升級材質(zhì),應改為與STBA22S 相當?shù)牟牧?2Cr1MoVG。
本次燃燒系統(tǒng)改造施工,從界外用直徑為250 mm 的總管連接到爐前,再分別用直徑為150 mm 的支管連接到A/B 爐,距離比較長。主要更換了直徑125 ~250 mm 的管子約1 km,直徑15 ~40 mm 的管子約2 km,各類閥門、流量計、阻火器等約60 套,燃燒器面板共12 套。
3.1.1 控制與操作系統(tǒng)
鍋爐運行燃料由乙烯焦油摻燒重油改為摻燒干氣,增加了干氣供應系統(tǒng),需要在鍋爐控制系統(tǒng)中新增干氣的控制。系統(tǒng)上設有干氣流量檢測,作為干氣流量的指示和控制;干氣流量調(diào)節(jié)閥參與到鍋爐負荷調(diào)節(jié)中;干氣噴前壓力變送器用來表征燒嘴的運行狀態(tài);3 只壓力開關的信號進入集散控制系統(tǒng)(DCS),采用3 取2 方式作為干氣壓力低低工況的聯(lián)鎖信號;氣動切斷閥在需要停燒干氣或聯(lián)鎖時切斷干氣。在每臺鍋爐的干氣總管上設立了快速切斷閥。
由于改造后的鍋爐燃油量減少,原燃油供應系統(tǒng)、霧化蒸汽系統(tǒng)可以滿足要求,可保持不變。原點火系統(tǒng)、原火焰監(jiān)視系統(tǒng)及其他原控制和操作系統(tǒng)不作改變。
3.1.2 燃燒系統(tǒng)
新燃燒器為平流配風形式,可以進行低氧燃燒。一、二次風同時進入風筒,一次風經(jīng)過油槍穩(wěn)焰器,二次風進入外圍直流通道。進入穩(wěn)焰器的一次風為旋轉氣流,出口處產(chǎn)生一個適應于著火的高溫煙氣回流區(qū),使火焰穩(wěn)定。然后二次風高速補入,并在離噴口較遠處與未燃盡的燃料氣流強烈混合,使燃燒后期供氧充分,從看火孔觀察火焰狀態(tài),調(diào)節(jié)風門擋板進風量,達到低氧燃燒及降低煙氣中污染物的排放。
新燃燒器中燃油槍結構和關鍵尺寸保持不變,新面板預留好原油槍接口,單燒燃料油時,仍能保證原燃油系統(tǒng)的效果;原燃燒器的看火孔、點火裝置利舊。改造后的燃燒器,新面板材質(zhì)為Q235 -B,利用原火炬氣燒嘴接口安裝兩根新燃氣槍,在新的小面板上增加4 根直徑為40 mm 的燃氣噴槍,實現(xiàn)部分氣代油燃燒過程。
針對單燒燃料油(或燃料氣)時,燃料氣(或油)燒嘴的熱保護問題,燃氣槍材質(zhì)采用哈氏C 材料,該材料耐熱耐腐蝕,耐熱溫度高達1 100 ℃。同時槍管密封形式采用填料密封,可以在不燒氣的條件下退出工作位置保護燒嘴。其工作范圍內(nèi)本身處于高溫燃燒區(qū)域,故使用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脫火和回火。為保證負荷穩(wěn)定,除點火狀態(tài)外,同一燒嘴不可進行油氣混燒,即單燒油或單燒氣。
3.2.1 過熱器管屏制造
按原開工鍋爐圖紙?zhí)峁┑某叽邕M行加工,單臺數(shù)量為60 屏,每屏8 根爐管,采用彎頭焊接的連接型式,管子規(guī)格統(tǒng)一為Φ60 mm。在鍋爐總圖中前5 根材料由STB42S 改為12Cr1MoVG,長度為5 mm;中間2 根材料由STBA12S 改為12Cr1MoVG,長度為5 mm 和6 mm,最后1 根出口管材料由STBA22S 改為12Cr1MoVG,長度為7 mm。具體與集箱接口尺寸在距離一級過熱器出口集箱中心線700 mm 處。1 級過熱管屏的管子壁厚按照蒸汽壓力13 MPa,一級過熱蒸汽出口溫度500 ℃,蒸汽流量按160 t/h 進行校核設計,使最高承受溫度從532 ℃(對應蒸汽溫度502 ℃)升級為575 ℃(對應蒸汽溫度545 ℃),強度校核按《JIS B8201 陸用鋼制鍋爐的構造》進行核算。管屏組裝完出廠前進行25 MPa 水壓合格檢驗。
3.2.2 過熱器更換
更換1 級過熱器主要工作是拆除原舊爐管,焊接新爐管,主要為60 道12Cr1MoVG 與STBA22S 對接口,60 道12Cr1MoVG 與20 G 對接口,焊口經(jīng)100%拍片合格,最后對鍋爐進行15 MPa 超壓水壓試驗合格,鍋爐主要部件更換檢修質(zhì)量達到國家及上海市相關標準。施工期間,得到上海市特種設備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指導和監(jiān)督。
部分氣代油改造后,選擇典型的鍋爐全部燒油、全部燒氣和其他工況進行對比(根據(jù)控制室自動記錄儀數(shù)據(jù)整理),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2 所示。
從表2 選取改造前6 個燃燒器全部燒乙焦(負荷為106 t/h)與改造后6 個燃燒器全部燒干氣(負荷為100 t/h)這兩個典型例子進行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改造后飽和蒸汽溫度有明顯下降,下降值為13 K,說明爐膛內(nèi)干氣燃燒總熱量減少,使爐膛內(nèi)爐管吸收的總熱量減少,引起飽和蒸汽溫度下降,而排煙溫度上升17 K,說明爐膛內(nèi)干氣燃燒溫度場后移很明顯。從排放情況對比看,改造前煙塵101.88 mg/m3(超標),SO2為246.3 mg/m3,NOx324.21 mg/m3。改造后煙塵7.28 mg/m3、SO2為103 mg/m3、NOx355 mg/m3。排放NOx變化不明顯,反而有所上升,但煙塵和SO2排放值下降十 分明顯,說明改造效果很好。
表2 不同操作條件下鍋爐排放指標對照
鍋爐負荷在全部燃氣狀況下可達100 t/h,從工藝安全考慮,可采用4 +2 燃料供應方式(4 根干氣燒嘴、2 根乙烯焦油燒嘴)或采用5 +1 燃料供應方式(5 根干氣燒嘴、1 根乙烯焦油燒嘴)比較合理。現(xiàn)在鍋爐按5 +1 燃料供應方式運行,通過鍋爐風門擋板調(diào)節(jié)來調(diào)整鍋爐燃燒含氧量等措施,使煙氣中煙塵的質(zhì)量濃度為2 ~9 mg/m3,SO2為20 ~80 mg/m3,NOx為280 ~320 mg/m3,完全達到所需排放指標要求。
通過油氣混燒改造,開工鍋爐煙氣排放質(zhì)量已達到現(xiàn)有上海市地方標準。同時,燃燒器噪音也滿足1 m 處不大于70 dB 的控制要求。通過這次氣代油改造,減少直接火炬氣排放,節(jié)省下來的乙烯焦油作為其他裝置生產(chǎn)原料,取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效益,鍋爐通過摻燒干氣,大大的減少了煙塵、SO2及NOx的排放,也為改善環(huán)境,建設美好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 徐旭常,周立行. 燃燒技術手冊[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7:47.
[2] 車德福,莊正寧. 鍋爐[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103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