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明
(四川旅游學(xué)院,四川 成都 610100)
冷水魚,是指生活在冷性或亞冷性水中的魚類,統(tǒng)稱為冷水魚。冷水魚一般生長在冰冷而純凈的水域里,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非常高。一是水溫的要求。水溫最好控制在5℃~20℃,低于或高于這個溫度范圍對魚的生長和成活都是不利的。二是水質(zhì)要求。要求生活的水域自然環(huán)境沒有遭到破壞和污染,最好是沒有任何工業(yè)和農(nóng)業(yè)污染的天然泉水,因為略有污染冷水魚即無法生存,故冷水魚被業(yè)界認為是天然的綠色食品。[1]
冷水魚在我國主要由三部分構(gòu)成,一是通過生物技術(shù)手段和引進培育的優(yōu)質(zhì)虹鱒品種,如三倍體虹鱒、硬頭鱒、金鱒等;二是引進國外的三文魚品種,如大西洋鮭、銀鮭、白點鮭等;三是開發(fā)我國土著冷水魚品種,如細鱗魚、哲羅魚、鱘魚等。
冷水魚是一種高蛋白、高不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的優(yōu)質(zhì)食用魚類,市場需求量相當大,目前已成為歐美人的主流水產(chǎn)食品。我國冷水魚的養(yǎng)殖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隨著養(yǎng)殖技術(shù)的提高和市場需求的進一步擴大,我國冷水魚養(yǎng)殖不僅在規(guī)模上有了較大的發(fā)展,而且品種也不斷地豐富,據(jù)資料記載,目前我國冷水性魚類有50~60個品種,冷水魚的發(fā)展前景非??春茫虼苏_了解、加工、烹制冷水魚就顯得十分重要。
冷水魚由于生長在冰冷優(yōu)質(zhì)的水中,生長速度相對溫水性魚類、熱水性魚類要緩慢,一條1.5kg 左右的虹鱒魚一般要生長2年~3年,一條3kg的三文魚一般要生長3年~4年,一條1.5kg左右的細鱗魚一般要生長3年~5年。冷水魚的個體緊湊,具有肉質(zhì)緊實細嫩、脂肪含量高、泥腥味小、本味鮮味突出、衛(wèi)生安全、肌間刺少等特點。適合各年齡段的人們食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1]
1.2.1 冷水魚的營養(yǎng)價值
冷水魚主要營養(yǎng)成分是蛋白質(zhì)、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其營養(yǎng)成分種類和含量均高于一般溫水性的淡水魚類。其蛋白質(zhì)為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含人體所需的17 種(或以上)氨基酸,并且大多數(shù)含量比溫水性的淡水魚類高出許多;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100g 虹鱒魚肉含有DHA983mg、EPA247mg,比同樣重量的鯉魚肉要高出3.41 倍和1.55 倍;維生素主要是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維生素B,礦物質(zhì)主要是鋅、鐵、鈣、硒,且含量都很高。[2]
1.2.2 冷水魚的保健功效
冷水魚不僅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由于富含DHA 和EPA,使它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長期食用冷水魚,不但可以降低血壓和血脂、軟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預(yù)防由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防止大腦衰老,還能明顯降低孕婦產(chǎn)后抑郁癥,促進嬰兒視力提前發(fā)育,對兒童智力發(fā)育也有明顯促進作用,同時還能保持皮膚的平衡狀態(tài),有美容作用,被中國營養(yǎng)協(xié)會評為“向全國人民推薦的最佳健腦食品”。
1.3.1 冷水魚的加工工藝
1.3.1.1 新鮮冷水魚的加工工藝
工藝流程:冷水魚→體表處理→開膛去內(nèi)臟→清洗→備用
加工步驟:第一步,體表處理。主要是刮鱗去鰓。刮鱗從魚尾倒刮至魚頭,大型的冷水魚還可以采用從魚尾到魚頭將魚鱗片掉的方式去魚鱗,但要掌握好力度,不能將魚皮片穿花。去鰓一般用剪刀剪掉魚鰓或用刀挖出魚鰓,然后用清水將魚的體表及鰓部清洗干凈。對于少數(shù)軟骨硬鱗魚的鱘魚,可先用熱水浸燙,去掉粘液后再刮鱗去鰓。第二步,開膛去內(nèi)臟。冷水魚開膛去內(nèi)臟主要是采用腹出法。用刀在肛門與胸鰭之間劃一口子,取出內(nèi)臟。第三步,清洗。魚體用清水沖洗干凈,去盡血水、黑膜及外表雜質(zhì)。
1.3.1.2 冷凍冷水魚的加工工藝
工藝流程:冷水魚→解凍→清洗→備用
加工步驟:第一步,解凍。冷凍冷水魚一般都是宰殺過的,其加工主要是解凍。冷水魚的解凍最好放置在4℃左右的恒溫室中,解凍到魚體柔軟為止。不能放在高溫的室溫下或用水浸泡,更不能用溫熱水解凍,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冷水魚原來的口味、肉質(zhì)和香氣。第二步,清洗。將解凍后的冷水魚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凈,瀝干水分備用。
1.3.2 冷水魚的烹調(diào)方法
冷水魚適合多種烹調(diào)方法,常用的烹調(diào)方法有刺身、燒烤、煎、西式煙熏、中式腌制等,其他烹調(diào)方法有烤、炸、鐵板燒、清蒸、燒、燉、煲湯、炸收等。另外,用其加工的副產(chǎn)品有魚肝、魚肝油、魚籽、魚肚、魚骨、雄魚性腺、魚舌等,可以分別采用多種烹調(diào)方法烹制出多款美味佳肴。本文只對冷水魚常用的烹調(diào)方法進行闡述。
1.3.2.1 刺身
特別適合脂肪含量高、肉質(zhì)柔嫩鮮美、肌間刺少、色彩鮮艷、新鮮的鮭鱒類冷水魚。
工藝流程:
操作方法:第一步,切割分解。用V 型刀法切下魚頭,剔去背脊骨,修理魚腩,拔去魚刺,去掉魚皮。第二步,刀工。魚肉切成厚片、長條或小塊,輔料切成絲、片、粒等。第三步,調(diào)味。調(diào)味料主要有醬油、山葵泥或山葵膏,將其調(diào)勻裝碟、蘸食。另外,根據(jù)口味需要可酌加醋、檸檬汁、姜末、蒜末、辣椒碎等。第四步,裝盤成菜。各種輔料放在盛器中墊底,魚肉放置輔料上或左右,擺放成山、川、船、島等圖案造型,并多以三、五、七單數(shù)擺列。
1.3.2.2 燒烤
工藝流程:冷水魚→刀工→碼味→燒烤→裝盤→成菜
操作方法:第一步,加工切配。大條冷水魚切成段、長條和厚塊等形狀,小條冷水魚可在魚身兩側(cè)各剞幾刀。第二步,碼味腌制。主要選用食鹽、料酒、白葡萄酒、姜片、蔥段、洋蔥、香芹葉、香菜、蒔蘿、百里香、檸檬等進行碼味腌制,也可加辣椒粉、花椒粉、咖喱粉、蒜茸等。第三步,燒烤。將腌制后的冷水魚放在燃具烤架上烤至成熟。第四步,裝盤成菜。取出魚肉裝入盤內(nèi),配上配菜及調(diào)味料即成。
1.3.2.3 煎
工藝流程:冷水魚→刀工→碼味→煎制→裝盤→成菜
操作方法:第一步,加工切配。冷水魚切成段、大塊或其他形狀。第二步,碼味腌制。主要選用食鹽、料酒、白葡萄酒、姜片、蔥段、洋蔥、香芹葉、香菜、蒔蘿、百里香、檸檬等進行碼味腌制。第三步,煎制。將腌制后的冷水魚放在煎鍋中,加少量油煎至魚肉成熟、表面金黃。第四步,裝盤成菜。魚肉裝入盤內(nèi),配上配菜及調(diào)味料即成。
1.3.2.4 西式煙熏
工藝流程:冷水魚→切割→碼味→沖洗→煙熏→刀工→裝盤→成菜
操作方法:第一步,加工切配。將魚分割成帶皮凈魚柳,拔去魚刺,用濕紗布將魚柳包好。第二步,碼味腌制。腌制調(diào)料一般為粗鹽、冰糖、黑胡椒粒等,先將其混合絞碎,撒在魚柳的表面,入冷藏室放置一晚。第三步,沖洗。解開紗布,取出魚柳,用流水沖洗15min。第四步,煙熏。擦干魚柳表面水分,送入煙熏室,調(diào)好溫度,先風干,后煙熏。第五步,刀工。切成薄片。第六步,裝盤成菜。魚片與配菜和調(diào)味料一起裝入盛器即成。
1.3.2.5 中式腌制
工藝流程:冷水魚→刀工→腌制→裝盤→成菜
操作方法:第一步,加工切配。將魚分割成帶皮凈魚柳,拔去魚刺,去掉魚皮,切成片、條、厚片等小型。第二步,腌制。根據(jù)不同口味調(diào)料配方準備好調(diào)料,并將所有調(diào)料攪成粉末,與魚肉拌勻,冷藏放置12h。第三步,裝盤成菜。將魚肉與配菜一起裝入盛器即成。
2.1.1 食材配方
2.1.2 制作工藝
第一步,加工切配。虹鱒魚肉切成長5cm的條,折耳根切成長1cm的節(jié),香菜、芹菜切碎,紅小米辣椒、青尖椒、野山椒剁成細末。第二步,味汁制作。紅小米辣椒、青尖椒、野山椒、芥末膏、食鹽、味精、白糖、魚生醬油、醋、鮮檸檬汁、芝麻油入碗攪勻成味汁。第三步,拌制裝盤。虹鱒魚肉、折耳根、香菜、芹菜入盆,倒入味汁拌勻,裝入玻璃碗或土陶瓷缽中即成。
2.1.3 感官要求
色彩豐富,味辣、酸、咸、鮮、沖,略帶回甜,味道刺激濃郁,魚肉細嫩,輔料鮮脆。
2.2.1 食材配方
2.2.2 制作工藝
第一步,預(yù)處理。金鱒魚肉上撒上1g 食鹽和鮮檸檬汁,表面刷上食用油,靜置10min;生菜切成小片。第二步,味汁制作。食鹽2g、蒔蘿5g、芒果肉、紅小米辣椒、魚籽醬20g、酸橙混合后絞碎成味汁。第三步,烤制。魚肉放在烤盤上,放入烤箱烤熟。第四步,裝盤。生菜、香菜放入盤子墊底,取出魚肉置于生菜上,剩余的魚籽醬放在魚塊上點綴,旁邊倒入味汁并點綴蒔蘿即成。
2.2.3 感官要求
色澤艷麗,魚肉外酥內(nèi)嫩,香味濃醇,味美爽口。
2.3.1 食材配方
2.3.2 制作工藝
第一步,預(yù)處理。三文魚肉切成厚片,加食鹽、少許檸檬汁碼味5min;100g 洋蔥切成絲;青椒、紅甜椒、40g 洋蔥均切成小顆粒;余下的鮮檸檬切成薄片。第二步,味汁制作。鍋中加辣椒油燒熱,放入青椒、紅甜椒、洋蔥粒、碎米芽菜、豆豉、孜然粉炒香,然后加入食鹽、味精、白糖、藤椒油、芝麻油調(diào)勻成麻辣味汁。第三步,煎制。魚肉放入平底煎鍋煎至四周表面金黃、酥香。第四步,裝盤。洋蔥絲裝入長條盤墊底,撈出魚肉整齊擺放在洋蔥絲上,澆上麻辣味汁,點綴鮮檸檬片即成。
2.3.3 感官要求
色澤紅亮,味麻辣鮮咸,魚肉外酥內(nèi)嫩,香味濃郁。
2.4.1 食材配方
2.4.2 制作工藝
第一步,預(yù)處理。三文魚肉切成厚大片;黃瓜切絲;生菜切成粗絲;薄荷葉切細絲。第二步,腌制。食鹽、冰糖、黑胡椒、干蒔蘿、八角、香茅、香葉絞成粉末,與三文魚拌勻,放置12h。第三步,裝盤。取出三文魚肉切成絲入盆,放入黃瓜、生菜、薄荷葉、檸檬汁、橄欖油拌勻裝盤,配小鍋魁成菜。
2.4.3 感官要求
造型美觀,色彩搭配合理,口味清香,質(zhì)感多樣。
2.5.1 食材配方
2.5.2 制作工藝
第一步,預(yù)處理。細鱗魚宰殺后在魚身兩側(cè)各剞5 刀。第二步,煮制。鍋中摻水燒沸,放入細鱗魚煮至剛熟。第三步,味汁制作。鍋中放油燒至120℃,放入泡辣椒末炒香,待油呈紅色后放入泡豇豆、姜米、蒜米、蔥花炒香,摻入鮮湯燒沸,放入食鹽、白糖、味精、料酒、醬油、醋、水淀粉,收汁亮油成味汁。第四步,裝盤。將魚從鍋中撈出裝入魚形條盤,澆上味汁即成。
2.5.3 感官要求
色澤紅亮,味咸鮮酸甜略辣,質(zhì)地鮮嫩。
2.6.1 食材配方
2.6.2 制作工藝
第一步,刀工處理。鱘魚經(jīng)初加工后清洗干凈;紅小米辣椒切成約1cm 長的節(jié);野山椒剁碎末;姜切薄片;大蔥切成長段,拍破;香蔥白切成長段,拍破;香蔥葉切成蔥花。第二步,腌制。姜片、香蔥白、料酒、胡椒粉、食鹽與鱘魚拌勻,腌制2h。第三步,調(diào)味汁。清水、姜片、大蔥、胡椒粉、食鹽、野山椒水、白糖、味精、野山椒末、泡辣椒碎、小米辣椒節(jié)調(diào)勻成味汁。第四步,蒸制。將鱘魚放入長條凹盤,倒入味汁,入籠蒸熟。第五步,淋油。取出盛有鱘魚的凹盤,撒上香蔥花,淋上260℃~270℃的熱油即成。
2.6.3 感官要求
湯汁清亮,略帶有食用油的淺黃色,小米辣的辣香味突出,味酸辣咸鮮,刺激開胃,魚肉細嫩。
[1]陳祖明.鱒魚及其菜品研發(fā)[J].四川烹飪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8(1):18-20.
[2]錢續(xù).淡鮭鱒魚的營養(yǎng)價值及其食療作用[N].中國漁業(yè)報,2004-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