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君 唐永春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qū)保健院,安徽 六安 237006
1.1 研究對象 自2001年以來我們選擇HbsAg陽性攜帶者男300例及其配偶 (均為HbsAg陰性者)(A組)及HbsAg陽性攜帶者女300例及其配偶 (均為HbsAg陰性者)(B組),兩組夫妻均在沒有采取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共同生活8年以上,之后抽血檢測兩組HbsAg陰性配偶的HbsAg轉陽率。
1.2 檢測試劑與方法 對所有研究對象靜脈采血3ml,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 (ELISA)檢測 HBsAg。ELISA試劑盒為上海科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有效期內使用;樣品OD值/陰性對照平均 OD值≥2.1為陽性(陰性對照孔OD值<0.05者按0.05計算),操作方法及結果判定按說明書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各組陽性率用%表示,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相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兩組HbsAg陽性配偶的HbsAg陰轉陽性率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配偶HbsAg陰轉陽率對比[例 (%)]
從表1可以看出,男性HbsAg陽性攜帶者其配偶HbsAg陰轉陽性率為9.05%,而女性HbsAg陽性攜帶者其配偶HbsAg陰轉陽性率為13.5%。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差異 (P=0.015,P<0.0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全球性的健康問題,其傳播途徑在我國主要是攜帶者多來自垂直傳播[1]。親代所攜帶的HBV可通過母嬰、父嬰以及遺傳傳播等方式感染胎兒,并于出生后造成慢性感染或病毒攜帶狀態(tài)。成人間HBV水平傳播包括密切的生活接觸、靜脈藥癮者水平傳播、性傳播、輸血傳播等醫(yī)源性傳播和醫(yī)務人員工作暴露等。其中母嬰垂直傳播仍然是目前我國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有研究者統(tǒng)計夫妻之間的傳播研究表明HBV在夫妻之間的傳播的特點是丈夫更容易感染HBV且更容易慢性化,妻子為慢性HBV感染者,其丈夫被感染的幾率為13.8%(27/196);而丈夫為慢性HBV感染者的家庭中,其妻子被感染的幾率為7.1%(23/32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χ2=6.146,P=0.013)[2]。本文研究結果與上述報道基本一致。夫妻間接觸傳播的HBV,其亞臨床感染比較多,臨床表現(xiàn)較輕,HbsAg自然轉陰率高和HbsAb自然轉陽率也較高[3]。因而夫妻間HBV傳播特別是男性為HbsAg陽性時對配偶的影響與社會人群之間傳播沒有明顯的差異。我們在日常的診療過程中對乙肝攜帶者夫妻要宣教做好一切預防工作的同時,也要讓攜帶者了解目前對乙肝病毒傳播在社會人群與夫妻之間的比較結果,以消除他們的抑郁、焦慮、敵意等因子方面情緒。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各種不良情緒因子分值隨疾病嚴重程度加重有升高趨勢,且在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與正常人群存在差異[4]。男性更容易感染HBV,有研究者研究表明:雌激素對HBV的基因表達和調節(jié)發(fā)揮作用,雌激素能抑制HBV-DNA的表達,還能抑制HbsAg的合成,但雄激素這樣的作用卻很輕微。這些結果都表明,一定量的雄激素可以抑制HBV復制[5]。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研究與分析發(fā)現(xiàn),配偶間HBV傳染與社會人群沒有明顯的差異,雖然女方HbsAg陽性者對配偶影響與社會人群有明顯的差異,但是一些學者也研究說明與女性雌激素對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與夫妻間水平傳播方式可能沒有直接關系。
[1]張振洪等.我國乙肝垂直傳播及其預防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1,S1.
[2]李雪黎.乙肝病毒家庭內傳播情況調查 [J].生命科學研究,2012,03.
[3]陳立章.HBV傳播途徑的研究及進展[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8.
[4]黎義錦,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7,5.
[5]李小毛,等.雌激素對乙型病毒性肝炎影響的研究進展[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