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
四川省西充縣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西充 637200
脈壓在高血壓的治療中往往被忽視,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脈壓增大是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子,其預(yù)測作用甚至比動脈血壓的收縮壓和舒張壓還強,因些縮小PP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研究通過對49例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分析,以探討厄貝沙坦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脈壓的影響。
選擇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1~2級老年高血壓患者49例。其中男32例,女17例;年齡61~84歲,平均 (70.5±14.5)歲,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16例。高血壓診斷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壓診斷標(biāo)準(zhǔn)。2型糖尿病診斷符合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提出的修改糖尿病診斷標(biāo)準(zhǔn)。除外繼發(fā)性高血壓、心力衰竭未控制的糖尿病及嚴(yán)重的肝腎功能不全和腫瘤患者。
2.1 用藥情況 所有患者至少兩周未服用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 (ACET)或ARB,要求低脂低鹽飲食,并經(jīng)過1周降壓藥洗脫期。每日清晨7時口服厄貝沙坦150mg,用藥前及用藥6h后測定血壓,觀察期間不合用其他降壓藥。
2.2 血壓 上午9:00~10:00患者測血壓前休息15分鐘,取坐位,測右肱動脈血壓,連續(xù)測量3次,取平均值。收縮壓 (SBP)、舒張壓 (DBP)分別以Korotkoff第一音和第五音為記錄值,根據(jù)SBP≥140mmHg或DBP≥90mmHg確定為高血壓。計算PP值=SBP-DBP。
3.1 厄貝沙坦對血壓的影響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患者PP明顯縮小 (P<0.01)、SBP和 DBP明顯下降 (P<0.01),說明厄貝沙坦能縮小PP,降壓效果顯著,見表1。
表1 厄貝沙坦對PP、SBP和DBP的影響 (±s)
表1 厄貝沙坦對PP、SBP和DBP的影響 (±s)
項目 n PP(mmHg) SBP(mmHg)DBP(mmHg)49 65.04±16.33 152.81±13.65 82.90±9.74治療后 49 54.90±8.60 127.85±9.30 73.03±6.16 t值 3.67 3.98 3.68 p值治療前<0.001 <0.001 <0.001
3.2 不良反應(yīng) 全部患者完成觀察。無干咳及神經(jīng)血管性水腫等情況,肝腎功能、血鉀正常。
高血壓是腦卒中和心血管疾病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以往研究顯示,動脈血壓中SBP、DBP及MBP是心腦血管疾病危險預(yù)測因子。但近年來,國內(nèi)外許多報道認(rèn)為,PP是較SBP、DBP更能可靠預(yù)測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危險[1],是心腦血管事件的獨立預(yù)測因子[1,2]。血壓分為兩部分,一是穩(wěn)定部分即平均壓,二是波動部分即PP。從理論上講PP的大與小決定于動脈管壁彈性及反射波時間。當(dāng)每搏量及心室射血速率固定,PP增加反映了血管壁變薄及反射時間縮短,這將導(dǎo)致SBP升高,但不伴DBP下降,故可認(rèn)為PP變化反映了血管硬度的變化。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因動脈粥樣硬化,動脈順應(yīng)性和擴張性降低,導(dǎo)致脈搏波增大和反射波提前,從而使SBP長高、DBP下降、PP增大,導(dǎo)致心臟和血管間功能失調(diào),造成心腦等靶器官的損害。同時,PP的增加也增加了動脈的牽拉,使血管壁彈性成分容易斷裂,造成內(nèi)膜損傷,從而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和血栓事件的發(fā)生。因此,在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中,不僅要考慮降低SBP和DBP,還要考慮縮小PP,保持適當(dāng)?shù)腜P值。隨著對PP在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fā)生中的預(yù)測作用的認(rèn)識,人們已經(jīng)開始研究各種抗高血壓藥物對PP值的作用,并根據(jù)PP值的變化來選擇抗高血壓藥物。
本研究顯示,厄貝沙坦能縮小老年高血壓患者的PP,平穩(wěn)、有效降低SBP、DBP,而且無干咳及神經(jīng)血管性水腫、無肝腎功能損害和升高血鉀等副作用。厄貝沙坦是一種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通過完全阻斷Ang II效應(yīng)而降低血壓。厄貝沙坦能夠縮小高血壓患者的PP,其機制可能是ARB通過由于Ang II與AT1受體結(jié)合受阻,激活激肽-NO-CGMP系統(tǒng),引起血管舒張,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抑制內(nèi)皮素過度分泌,下調(diào)血管平滑肌細(xì)胞因子受體的密度和敏感性,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從而抗動脈粥樣硬化。
因此我們認(rèn)為厄貝沙坦可作為老年高血壓治療的一線降壓藥。它不僅能平穩(wěn)、有效的控制血壓,而且能縮小脈壓、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保護臟器功能,值得臨床廣泛應(yīng)用。
[1] Fraklin S,Khan S,Wong N,et al.Is pulse pressure usefui in pee-dicting risk for coronary heat disease?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J] .Circulation,1999,100:354-360.
[2] Mitchell GF,Moye LA,Braunwald E,et al.Sphygmomanomet rically determined pulse pressure is a powerful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recurrent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left ventricular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J].Circulation,1997,96:4225-4260.
[3]吳兆芬,姚崇華,趙冬,等.中國多省市心血管病趨勢及決定因素的人群監(jiān)測 (中國MONICA方案).危險因素水平與心血管病的聯(lián)系[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2):85-88.
[4]肖梅芳,周端.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在心血管疾病進展中的作用[J].心血管病學(xué)進展,2005,26(2):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