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華僑中學(515041) 郭華夏
對于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中“遙感技術及其應用”章節(jié),課標要求結合實例,了解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huán)境和災害監(jiān)測中的應用。教師可在安裝好谷歌地球軟件(Google Earth,簡稱GE)的多媒體電腦上,向學生展示較大比例尺的衛(wèi)星圖像,引出遙感技術的定義及工作過程。
遙感的應用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通過GE軟件的“歷史地圖”功能,比如沿時間軸展現(xiàn)南美洲亞馬孫熱帶雨林面積變化,或近幾十年來咸海面積的變化(圖1),或找準某次洪澇或泥石流災害發(fā)生的時間,觀察受災地區(qū)災害發(fā)生前后的差異,或某年夏季某次臺風在我國沿海的運動路徑等等。學生通過對不同時間點遙感圖像的比較,一方面可以體會到遙感技術在環(huán)境監(jiān)控、災害監(jiān)測、氣象監(jiān)測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地理必修課程中學習的知識得到溫故知新。
圖1 咸海在1973年和2006年的面積比較
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的工作機制比較復雜,只要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了解其基本工作過程即可。對于GPS應用的教學,要結合具體實例,介紹那些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近的應用領域,應用相關案例進行學習。
網絡購物是當前比較熱門的網絡商業(yè)活動。在網購時我們經常會通過商家提供的物流公司和物流單號,隨時查詢到網購快遞從發(fā)貨收件到中轉到派件全過程的實時位置,物流行業(yè)提供的物流信息究竟是通過什么技術實現(xiàn)的呢?這樣的引入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切入到“定位技術”的概念和基本工作過程。而實時物流信息離不開GPS接收設備,其使用的汽車導航儀便是學生較為熟悉的導航設備之一,它利用接收到的GPS衛(wèi)星信號為車輛提供全天候、全時域位置信息,并可以在屏幕上顯示車輛運行路線信息(圖2)。
圖2 快遞物流實時跟蹤和車載導航
除此之外,許多智能手機應用軟件也在具備“GPS”模塊的基礎上,開發(fā)了帶有“我的位置”、“簽到”、“查找附近的人”,甚至提供“手機丟失”、“定位救援”等功能,利用GPS技術進行網絡活動已成為一種時尚。GPS接收器是確定特殊位置的極好的工具。這些應用GPS的網絡信息技術不僅接近學生生活,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理解GPS的特點和應用領域。
GIS這部分要求學生對其基本概念、發(fā)展與基本原理有簡單的認識,并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這部分教學如果沒有如Arc view等專業(yè)GIS軟件,我們在課堂實際教學中可以借助網絡在線“電子地圖”,為學生設置不同的案例情境。
教師可以直接在Internet瀏覽器中,打開“百度地圖”(http://map.baidu.com/),或谷歌地圖(http://ditu.google.cn/)等電子地圖網站,網站將自動定位至IP地址所在城市。通過布置“查找學校所在地的衛(wèi)星和交通圖”和“查找學校到你家里的公交和駕車路線”的小組活動,讓學生了解GIS的查詢功能;通過布置“統(tǒng)計和查詢市區(qū)的樓盤分布情況,分析市區(qū)居民人口密度和主要居民區(qū)的分布,據(jù)此預測未來市區(qū)的擴展方向”小組活動,讓學生了解GIS的統(tǒng)計、分析和預測功能;布置“利用網站提供的‘路況信息’功能,查詢城市‘實時路況’(僅開通部分城市),找到當前擁擠和緩慢的路段,并查詢18時的‘路況預測’,找到擁擠和緩慢的路段,與當前路況作比較”的小組活動,讓學生體會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圖3)。
圖3 利用百度地圖網站查找城市實時路況(某日10:47)和預測該日18時城市路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