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457000) 樊強義
課堂總結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安排的精巧,就可以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開始,在啟智的頓悟中結束。但若不夠重視或沒有精心設計,往往會使整堂課質量下降,給人以虎頭蛇尾、繁瑣累贅之感。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課堂教學的總結環(huán)節(jié)。
課堂總結是在完成一個教學內容或活動時,對內容進行歸納,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系統(tǒng),從而鞏固和掌握教學內容的教學行為方式,是課堂教學過程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有了這個過程,才能使課堂結構完整。
課堂總結是一個知識歸納、系統(tǒng)化的過程,也是知識深化、攻克重難點的關鍵步驟,更是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將課堂上的知識串成線、織成網,從而整體把握,使知識升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鍛煉了分析問題的能力、總結問題的能力,綜合表達的能力;課堂總結啟發(fā)了學生的智慧,誘發(fā)了他們的思考,使整堂課的寬度和深度都得以延伸。所以說,課堂總結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提升學生能力的機會。
課堂總結一般是在教學活動行將結束的時候進行,而在此時,學生們往往認為課堂活動已經結束,難免松懈,如果教師能夠在這個特殊時期抓住學生微妙的心理,進而巧妙引導,使課堂達到另一個新的高潮,從而提升課堂的整體質量,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教師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xiàn)。
首先是總結知識。在這種形式的總結中,應多關注學習內容的“疑點”,通過疑點來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種;同時也不忘重、難點,通過重、難點來夯實學生的基礎。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簡明扼要的梳理,使學生能從整體上把握課堂教學內容,從而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
其次是總結方法和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對能力的要求重過知識本身,故在總結時,體現(xiàn)出能力層面才是關鍵。課堂總結的過程中,要梳理出本堂課中所蘊含的能力要求、方法技巧,如讀圖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評價描述的能力……讓學生領會這些能力的獲取過程及訓練方法,從而達到學生對這些能力的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當然總結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xiàn)。
再次,也要總結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一節(jié)課的效果如何,我們也可以在總結的過程中做以評價,在評價中找出學習方法上的優(yōu)與不足、教學手段的好與不足,通過評價課堂表現(xiàn),能給予學生信心,指出不足,引導他們的發(fā)展。
課堂是師生共同的課堂,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主人,而老師應為他們的引路人?!皫煾割I進門修行在個人”,故老師在告訴學生方法后,切不可大包大攬,應學會大膽放手,給學生以展示和鍛煉的舞臺。通過師生的共同總結,形成合力,課堂教學效果將會大大提升。但要注意,在有學生參與的總結過程中,在課前應有預設,相對簡單的問題,諸如“學了哪些知識”等“陳述型”的小結,可讓學困生參與進來,而有點難度的問題,如“掌握了什么技巧”、“知識間的聯(lián)系”、“應注意的問題”,可讓中等及優(yōu)生參與進來。
構建知識結構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問問學生“今天學到了什么知識”,而應是一個整體把握,建構知識聯(lián)系的過程。在這種方法中,要把握整節(jié)課的整體脈絡,突出重點、難點、關鍵點等,通過這些知識點,建構知識網絡,提綱挈領地給學生呈現(xiàn)整個知識結構。
我們習慣用的方式有,大括號式、關系圖式、原理圖式、知識樹圖式、綜述式、列表比較式、歌訣記憶法、小組討論法、習題練習法……
例1. 地球的圈層結構(關系圖式)
例2. 人地關系思想(原理圖)
例3.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知識樹)
例4. 我國南北方地區(qū)地理特征的比較(列表比較式)
地區(qū) 1月氣溫年降水量主要地形區(qū)典型植被河流流量氣候類型 ……北方南方
例5. 天氣系統(tǒng)鋒面知識(歌訣記憶法)
暖鋒過后氣溫升,紅色半圓暖融融;冷鋒過后氣溫降,黑色三角冷冰冰?;蛉纾?/p>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溫下雨刮大風。(冷鋒)
符號半圓暖融融,連續(xù)降雨鋒前成。(暖鋒)
三角中圓線居中,陰雨連綿慢移動。(準靜止鋒)
欲曉之以理,必先動之以情,課堂總結中老師也可以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來營造特定氣氛,從而促使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形成課堂教學新的高潮。這樣的總結往往適合于一些科普性質、教育意義較大、參與性質較強的課程內容,如地理課程中的“宇宙探測”、“可持續(xù)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等。
例6. 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在經歷了師生共同探究全球氣候變化的特征、成因、危害、對策后,為了遏制全球氣候的變暖,倡議大家節(jié)能減排、低碳生活,在課程結束時,我們可以這樣進行課堂總結:
請全體同學起立,一起大聲跟我宣誓:
為了地球母親、為了我們的明天
讓我們每一個公民行動起來
從我做起,從點滴著手
從現(xiàn)在做起
全面減排,科學節(jié)能
讓我們的地球依舊美麗。
用這種集體宣誓的形式,給大家一種力量,引起共鳴,達到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教育目的。
例7. 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總結我們可以參考這樣一段話: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shù)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墒?,現(xiàn)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huán)境危機?!染鹊厍颉殉蔀槭澜绺鲊嗣褡顝娏业暮袈?。 我為周圍環(huán)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huán)境的構成和環(huán)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不去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huán)境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會對我們做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huán)境的衛(wèi)士?!保ū径蝺热輥碜园俣戎溃?/p>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適當?shù)慕o學生留白,以激發(fā)他們探索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在總結的時候更應該這樣,本堂課在時間上結束了,并不意味著劃上了句號,若能在最后巧妙設疑,制造懸念,將會激起學生課下探究的欲望,或者期待下回分解的渴盼,從而使你的課堂效果進一步升華。
例8. 在學習完“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后,下一節(jié)該學習“三圈環(huán)流”,我們可以這樣總結:“熱力環(huán)流是自然界常見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當?shù)乇砝錈岵痪鶗r,都有可能發(fā)生,那么大家來猜想一下,地球上的赤道地區(qū)和兩極地區(qū)之間會不會也發(fā)生這樣的環(huán)流,如果有,那將會是什么樣的形式呢?”引導學生課下探究,為下節(jié)課做好鋪墊。
總之,精彩恰當?shù)恼n堂總結,猶如妙文的結尾,讓人回味、使人遐想、更叫人深思。課堂總結是整合知識、提升能力、激發(fā)興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杜絕流于形式、簡單隨機的總結,而要追求精心設計、巧妙布置的總結,使它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更要讓它成為提升課堂質量的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