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與疏松會同時存在嗎?
我今年58歲,家住五樓。以前爬樓梯輕松自如,可是最近上下樓梯感到膝關節(jié)疼痛,尤以下樓時更明顯。去醫(yī)院拍片,醫(yī)生說我的膝蓋骨骨質既有增生又有疏松,疼痛就是這兩者引起的。聽說增生是鈣多引起的,疏松多因缺鈣,這不矛盾嗎?
湖南 王麗莎
王麗莎讀者:
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是骨骼的一種退行性變化。退變的軟骨成分增多,化學成分改變,導致機械性能降低,承受能力減弱。但因關節(jié)仍要活動和負重,久而久之,關節(jié)軟骨老化、變性,同時關節(jié)下方的骨組織硬化,軟骨邊緣慢性增生進行代償,最后骨化形成刺一樣的凸起,即骨刺。骨刺壓迫、刺激鄰近部位的神經、血管、肌肉,于是出現(xiàn)麻木、疼痛等癥狀。
骨骼是人體儲存鈣的倉庫。當缺鈣時,為滿足生理需要,骨骼里的鈣就被溶解、釋放到血液中加以補充,以保證全身組織、器官的正常代謝。但鈣從骨骼中釋放出來后,會溶解部分骨質,其后果就是骨量減少,導致骨質疏松。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減退,造成鈣的吸收不足,更易造成骨質疏松。
骨質增生和疏松不是一回事,但卻是一根“骨藤”上的兩根“苦瓜”。這兩種貌似矛盾的骨骼變化可同時存在。這是因為:①無論是增生還是疏松,均是由于骨骼內有機類物質和礦物質禽量變化,引起比例失調所致,且又與缺鈣有關。②骨質疏松后常造成關節(jié)軟骨不平整。當承受壓力時,關節(jié)或軟骨面的力量分布不均易致?lián)p傷,而損傷的修復則表現(xiàn)為增生。
因此,當發(fā)現(xiàn)骨質既有增生又有疏松時,還是要補鈣
其途徑有天然鈣和人工合成鈣兩條。天然鈣存在于日常食物中,如牛奶、豆類、芝麻、海帶等;人工合成鈣主要是鈣制品,如鈣片。天然鈣比人工鈣更易被人體吸收。此外,還應多曬太陽和運動,讓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產生維生素D,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
晨練后睡“回籠覺”好不好?
我今年65歲,退休后一直堅持晨練,無論春夏秋冬每天6時左右便出門慢跑、打太極拳。我睡眠不好,易早醒,所以晨練結束后喜歡睡個“回籠覺”。朋友說我這樣做不好,但他卻講不出所以然來,請你解答一下好嗎?
江西 趙波濤
趙波濤讀者:
清晨空氣新鮮,空氣中負離子含量高,去戶外慢跑、打太極拳,有益于身心健康。不少人像你一樣睡眠易早醒,晨練結束后繼續(xù)睡一會兒覺,趣稱“回籠覺”。殊不知,睡回籠覺對身體健康并非有利,其理由如下。
其一,降低晨練效果。通過晨練,全身關節(jié)、肌肉逐漸活動開,四肢關節(jié)靈活,血液循環(huán)加快,各組織器官新陳代謝加速,神經系統(tǒng)也興奮起來,大腦細胞活躍,人體從睡眠狀態(tài)中醒悟過來,故晨練后有神清氣爽舒適之感。但如在此時再睡回籠覺,則會擾亂機體剛活躍起來的各組織器官功能,降低了晨練效果。
其二,造成乳酸堆積。肌肉組織在晨練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乳酸等新陳代謝產物。然而睡回籠覺,人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就會減慢清除排出乳酸的速度。機體在乳酸的消極作用下,醒來后會覺四肢酸楚無力,容易產生疲勞感。
其三,睡得不夠踏實。晨練后全身新陳代謝加快,機體產熱量增多,免不了出汗。汗液未干便重新鉆進被窩去睡覺,會令人感到不舒適。如衣服已被汗液浸濕,還容易著涼感冒。如此時未進早餐,腹中空空,往往睡得不踏實。
因此,晨練結束后并不提倡睡回籠覺。比較好的做法是:這時可坐下來休息,吃些點心、稀飯,以及時補充營養(yǎng),然后再聽聽新聞,看看當天的報紙,或喝杯香茶,定會令你心曠神怡。若晨練運動量大、出汗多,還可沖把熱水澡。有早醒習慣者,可在中午午睡1小時,以彌補睡眠不足。
胃息肉會不會癌變?
我今年63歲,前段時間因上腹疼痛、腹脹到醫(yī)院做胃鏡檢查。醫(yī)生發(fā)現(xiàn)胃里長了個小息肉,大小為1.2厘米,并幫我切了下來,經病理檢查證實是良性。可是現(xiàn)在我仍不放心,請問胃息肉切除后還會長嗎?會不會癌變呢?
浙江 俞茂林
俞茂林讀者:
胃息肉是指隆起于胃黏膜上皮、并向胃腔內凸出的一種局限性病變,男女皆可發(fā)生,以中老年人居多。為單發(fā)或多發(fā),胃竇部或胃體部為好發(fā)部位。發(fā)生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可能與胃的慢性炎癥、機械性刺激以及進食過多高脂肪類食物等因素有關。
胃息肉病程發(fā)展緩慢,體積小時可無癥狀,僅在x線胃腸檢查時、手術中偶然發(fā)現(xiàn)。體積較大者則有上腹部不適、飽脹或疼痛等癥狀,少數可有上消化道出血。既可表現(xiàn)為急性大出血,也可因長期慢性少量失血而貧血。x線鋇餐透視、胃鏡、超聲及CT檢查均有助于診斷。
胃息肉是否會癌變,與息肉類型密切有關。胃息肉在組織學上分為4種類型,即腺瘤型、炎癥型、增殖型和錯構瘤型,75%以上為增殖型。各型胃息肉癌變率高低有別:炎癥型胃息肉生長慢,癌變率最低;腺瘤型生長快,癌變率最高(為5%-40%);增殖型與錯構瘤型居中。
胃息肉的癌變率還與其大小有關:息肉越大,癌變的機會越多;反之,則越小。小于1厘米的胃息肉癌變率小于10%,大于2厘米者可高達50%。因此,醫(yī)生在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胃息肉后均將其摘除,并要進行病理檢查。目的是鑒定胃息肉的類型,預防惡變,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一旦發(fā)現(xiàn)胃息肉,直徑小于2厘米且有家族史者應每隔1~2年檢查1次胃鏡。若胃息肉大于2厘米,應考慮手術治療。大部分胃息肉經胃鏡下套切或手術切除后預后良好,只需定期復查即可。預防胃息肉,主要是飲食規(guī)律、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長期飲酒,保持飲食的新鮮、清淡、清潔。
南京農業(yè)大學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陳育民
老出汗是咋回事?
我今年62歲,一直身體不錯,平時也挺少生病,但就是動不動老出汗,尤其是吃東西時,常常滿頭汗。隔壁鄰居說我是身子虛,是這么回事嗎?
黑龍江 徐海
徐海讀者:
汗,幾乎與人終生相伴。高溫下體育運動和勞動,一日最多出汗量可達6~10升。所以,汗對人體至關重要,絕非“廢物”。
汗是“散熱器”。如果體內熱量散發(fā)不出去,體溫就會上升,而大汗一出,高燒立退。汗還是“水鹽調節(jié)器”。它除含有99%的水分外,還有少量的鹽分,因此汗有協(xié)助腎臟排泄廢物調節(jié)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作用。汗還是“護膚品”,一點不出汗,皮膚就會干燥,因為汗液分解產生的弱;酸性,有一定抑菌作用。
不過,汗出得太多,也預示著人體可能出了問題。就像你所說的,不熱不動也出汗。由于天氣、環(huán)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于靜汗,而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xiàn),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jié){、牛羊肉等。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這類人可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另外,根據出汗部位的不同,特能辨識疾病。你額頭面部出汗過多,是積食的表現(xiàn),減少食量、吃清淡飲食能緩解。而手足心多汗,伴有口咽干燥等,多屬于陰虛有熱:若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多屬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要通便。心窩、胸口多汗,多見于一些腦力工作者,常伴食欲不振,睡眠差,可通過慢跑、打太極拳等緩解。
此外,汗的一些表象如氣味和顏色也有講究。汗味如果發(fā)腥,和熱證或濕熱證有關,一般屬肝熱??捎们宓嬍?,或用中藥菊花等泡水喝。有些人的汗液呈藍色、青色、青綠色、紅色或黃色等,叫作色汗。注射美藍藥的人可出現(xiàn)藍色汗液,青綠色汗的人要考慮鋼中毒,紅色汗的人可能服了碘化鉀。
總之,一旦異常出汗的情況嚴重,應及時就醫(yī)。如糖尿病、甲亢、高血壓、充血性心衰、結核等,都伴隨明顯的相應癥狀,必須及時就醫(yī)控制病情,而后多汗情況就能解決。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大內科教授楊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