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師基
杰西被公司派往日本出差。倒霉的是,他剛一走上街頭,手機和錢包就被偷走。他擔(dān)心的事發(fā)生了:語言不通,而且丟失了寫有聯(lián)系人和地址的紙條。
站在街頭的杰西成了“睜眼瞎”,唯一可行的只有打電話問自己的老板。于是,他攔住一位行人,將右手放在耳邊作打電話狀,意思是:我能在哪兒打個電話?
這個啞巴式問路法難壞了路人,盡管他嗚哩哇啦了一陣,可對方還是不明白他的意思。杰西掏出包里的一支筆,想把電話圖形畫下來再問,可找了半天也沒找到紙。情急中,他抬起胳膊,在襯衣袖上畫了一個電話圖形,又在后邊畫了一個問號。這下,對方看明白了,把他引到一個電話亭前。
電話終于打到老板那兒,有了聯(lián)系電話,杰西放心了。接著,他又采取相同辦法,先后在襯衣上畫了公廁、餐廳、車站等圖形,并很快問到了路,大大方便了自己。
走在路上的杰西發(fā)現(xiàn)不少人望著自己的襯衣,說著什么。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別具一格的襯衣吸引了目光。繼而,他又想到:如果有這樣一件救急衣服,豈不是走遍天下都不怕?
辦完事的杰西找到一家美國人開的服裝店,讓其幫忙設(shè)計了幾個圖案印在T恤上。例如畫個飛機代表飛機場,畫個刀叉代表餐廳,畫個紅十字代表醫(yī)院,這些標(biāo)志圖一律用圓圈圈起來,再在圖形后寫上“?”。
為了驗證這件救急T恤的效果,杰西穿上它跑了日本幾個城市做起了實驗。結(jié)果,他的語言障礙在救急T恤的引導(dǎo)下悄然化解,他很輕松地找到了目的地。
杰西又將其他幾件救急T恤送給在日本的幾個美國朋友。大家使用后,紛紛豎起大拇指夸他有創(chuàng)意,說這樣的救急T恤非常適合語言不通,有語言障礙,卻又想到處跑的人使用。
杰西開始試著推銷救急T恤,結(jié)果一天下來,竟能賺1000美元。
看到希望的杰西回到美國,趕緊申請了專利,并與服裝廠家聯(lián)合推出了更多款式的救急T恤,賣給在美國的外國人和聾啞人。接著,他又跑到歐洲推銷。后來,他開辦了自己的服裝公司做起了老總。
機遇有時就像身上的衣服,你在它上面動一動,它就能改變你的人生。
(編輯 李婉莉 njlw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