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蘭 王 玨 速存梅 趙樹華 潘汝能
(云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xué)技術(shù)研究所 云南 昆明650021)
促排方案用于夫精宮腔內(nèi)人工授精的臨床觀察
蘇 蘭 王 玨 速存梅 趙樹華 潘汝能
(云南省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xué)技術(shù)研究所 云南 昆明650021)
目的 為探討不同促排方案對夫精宮腔內(nèi)人工授精(IUI)妊娠的影響。方法 本文分析 2007 年 11 月至 2011 年 12 月來我所接受人工授精 128 例共 186 個周期的臨床資料,采用自然周期(NC)、克羅米酚(CC)、CC+ 人絕經(jīng)期促性腺激素(HMG)、HMG 促排卵治療行人工授精。結(jié)果 四組妊娠率分別為 7.1%、11.1%、16.7%、19.2%,促排卵各組之間妊娠率均高于自然周期組(P< 0.05),各排卵組之間妊娠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成熟卵泡發(fā)育數(shù)促排卵組均高于自然周期組,而 CC 組內(nèi)膜最薄。結(jié)論 促排卵用于人工授精增加了妊娠率,安全有效。
夫精宮腔人工授精;妊娠率;促排卵
夫精宮腔內(nèi)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是指將丈夫的精液經(jīng)過處理后去除精漿,收集活動強的精子注入女方子宮內(nèi),以獲得妊娠的助孕技術(shù)。IUI是目前生殖技術(shù)簡單易行可重復(fù)操作的一種生殖技術(shù),可作為解決輕度精液異常,宮頸因素以及不明原因不孕的首選助孕方式[1],然而的成功率較低,約為8%~18%[2],如何提高成功率一直是人們關(guān)注的問題,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人工授精應(yīng)用不同促排方案,以提高人工授精成功率的臨床效果觀察。
1.1 一般資料
來源于2007年11月至2011年12月來我所接受人工授精治療的不孕夫婦128例共186個IUI周期的臨床資料,患者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31.5±4.2歲,不孕年齡1~12年,原發(fā)不孕56例,繼發(fā)不孕72例,不孕原因包括男方少弱精癥及精液液化異常、免疫因素、宮頸因素、女方排卵障礙、不明原因不孕等。所有患者均經(jīng)子宮碘油造影或腹腔鏡證實至少一側(cè)輸卵管通暢,均符合人工授精的適應(yīng)證,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得到醫(yī)療倫理委員會的批準(zhǔn)。
1.2 方法
1.2.1 自然周期(NC)
自然周期共56個周期,于月經(jīng)第8天開始,監(jiān)測卵泡發(fā)育,至優(yōu)勢卵泡直徑達(dá)15mm時開始,監(jiān)測尿黃體生成素(LH)峰,出現(xiàn)峰值或卵泡直徑≥18mm,當(dāng)日肌肉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6000~10000U,后24~28h左右行IUI。
1.2.2 促排周期
共130個周期,促排方案分為克羅米酚(CC)組,CC+人絕經(jīng)期促性腺激素(HMG)、HMG組。CC組于月經(jīng)第5天口服CC50~100mg,共5天,CC+HMG組于月經(jīng)第3~5天口服CC50mg/d,共5d后 HMG75~150IU/d肌注,至卵泡成熟,HMG組于月經(jīng)第3~7天 HMG75IU~150IU/d,至卵泡成熟。B超監(jiān)測卵泡及子宮內(nèi)膜厚度,當(dāng)最大卵泡直徑≥18mm,或尿LH出現(xiàn)峰值,當(dāng)日肌肉注射HCG6000~10000u,后24~28h左右行IUI。但若促排卵過程中出現(xiàn)3個以上直徑≥16mm卵泡,則取消人工授精。
表1 不同治療方案相關(guān)因素及妊娠比較
1.2.3 黃體支持
排卵后開始肌注HCG2000u,每3d/次,黃體酮膠囊200mg/d,共14d黃體支持。
1.2.4 精液處理方法
禁欲2~7d,于淫法取精,置37℃水箱內(nèi)液化30min,按WHO標(biāo)準(zhǔn)行常規(guī)檢測。根據(jù)精液情況采用上游或梯度離心法處理精液,授精量0.6~0.8mL。
1.2.5 人工授精方法
取膀胱石截位,生理鹽水擦洗陰道,用IUI管取吸處理好的精子懸液,將精子懸液推注入宮腔,患者平臥30min離院。
1.2.6 妊娠確定
IUI后14d查尿HCG或血β-HCG以確定是否妊娠,IUI后4~5周陰道B超檢查見宮內(nèi)孕囊為臨床妊娠,所有患者IUI后均隨訪。
1.2.7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2.1 卵泡發(fā)育情況比較
成熟卵泡數(shù)CC組 CC+HMG及HMG均大于NC但(P<0.05),而CC+HMG,HMG組差異無顯性(P>0.05)。
2.2 子宮內(nèi)膜厚度比較
由表1可見HCG時子宮內(nèi)膜厚度CC組顯著小于NC組(P<0.05),CC+HMG及HMG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
2.3 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LUFS)發(fā)生率
CC組(LUFS)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其他各組(P<0.05)。
2.4 妊娠率比較
HMG組、CC+HMG組、CC組妊娠率分別為19.2%(10/52)、16.7%(7/42)、11.1%(4/36)均高于NC7.1%(4/56)CC+HMG及HMG組促排卵同期雙胞胎發(fā)生各1例。各組多胎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各組均無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見表1。
IUI是一種廣泛性使用治療不孕癥的方法,具有操作簡單、易行,治療周期短、安全性高、可重復(fù)的輔助生殖技術(shù)。可在自然周期進行,也可以聯(lián)合超排卵。IUI是否需要常規(guī)治療,尚存在爭議[4]。但大部分研究表明,促排卵治療會增加IUI臨床妊娠率,Verhulst等[5]對6個隨機研究薈萃分析發(fā)現(xiàn),不明原因不孕進行促排卵聯(lián)合IUI與自然同期比較,妊娠率顯著提高(OR2.33,95%,CI 1.46%~3.71%)。有研究認(rèn)為,男方因素不孕建議促排卵治療,使用促排卵藥物使用多個卵泡排卵,可以彌補精子因素缺陷[6]。我們資料表明促排卵藥物妊娠率均高于自然周期妊娠率,與耿薔[7]等報告一致。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促排卵周期要優(yōu)于自然周期,促性腺激素促排卵要優(yōu)于CC促排卵,可能因為自然周期LH峰值波動亦不穩(wěn)定,很難找到最佳的授精時機,而促排卵藥物的應(yīng)用卻容易估計排卵時間。精子在女性生殖道的存活時間有限,而卵子可授精時間僅12~16[8],導(dǎo)致自然周期IUI的時機選擇不能精準(zhǔn),可能是自然周期妊娠率低的原因。CC是臨床上常用的抗雌激素類促排卵藥物,CC促排卵有30%以上的可能性出現(xiàn)黃素化未破裂綜合征。另外,CC抗雌激素作用使子宮內(nèi)膜較薄,影響內(nèi)膜的容受性,且使宮頸黏液黏稠,影響精子穿透[9]而HMG具有的強烈的促性腺激素,可使子宮內(nèi)膜增厚,增加子宮容受性,從而增加妊娠率。CC+HMG組是在CC停藥后加用HMG,可使卵泡進一步發(fā)育,彌補CC的抗雌激素作用,改善機體激素的內(nèi)環(huán)境和子宮內(nèi)膜容受性。IUI同時結(jié)合適當(dāng)?shù)拇倥欧绞皆黾恿寺炎拥臄?shù)量,還可糾正輕微的排卵障礙,使更多的卵子進入輸卵管,注射HCG誘導(dǎo)排卵,IUI在排卵期進行,會使多個卵泡不同步破裂,增加了卵子授精時間寬度,增加了受孕率。在排卵方案中,HMG+HCG具有較好的治療,還可能是由于促性腺激素可以在卵泡募集期使多個卵泡募集并生長,增加妊娠機會。
總之,我們研究表明,促排卵藥物的使用增加了IUI的妊娠率,CC+HMG/HCG方案,HMG/HCG方案用于IUI安全、方便、價廉、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
[1]莊廣倫.現(xiàn)代輔助生殖技術(shù)[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15-138.
[2]Goverde AJ,Medonnell J,Vermeiden JP,et al.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n idiopathic subfertility and male subyfertility:a randomized trial and coat-effectiveness analysis[J]. Lancet,2000,355(917):13-18.
[3]黃荷鳳.現(xiàn)代輔助生育技術(shù)[J].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2003:141-142.
[4]Benadorp AJ,Cohlen BJ,Heineman MJ,et al.Intrauterrine insemination for male subfertiliey[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 17(4):CD000360.
[5]Verhalst SM,Cohlen BJ,Hughes E ,et al.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for unexplained subfertility[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 9:CD001838.
[6]Francavilla F,Sciarretta F,Sorgentone S,et al.Intrautenine insemination with or without mild ovarian stimulation in couples with male subfertility due to oligo /astheno and /or teratozoospermia or antisperm antibodies:a prospective cross-over trial[J]Fertil Steril,2009,92(3):1009-1011.
[7]耿薔,金松,郭蓮群,等.4種促排卵藥物用于宮腔內(nèi)人工授精的療效比較[J].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2011,27(3):187-189.
[8]Ragnig G,Somigliana E,Vegetti W. Timing of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where are we ?[J].Fetil Steril,2004,82(1):25-26.
[9]郝翠芳,陳子江,曲慶蘭,等.影響不孕婦女IUI治療成功的因素分析[J].生殖與避孕,2005,25(6):344-347.
R714
:B
:1671-8194(2013)04-01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