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覺”是人類最初級、最直接的理解和認識事物的途徑,“感覺訓練”是聲樂教師描繪歌唱和發(fā)聲的最好手段,是學生學習聲樂的最好方法。
關鍵詞:情緒感覺;音樂感覺;呼吸感覺;共鳴感覺;字的感覺
隨著教育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音樂專業(yè)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聲樂教學改革,除了改革一對一的不完善的教學形式外,還要突破傳統(tǒng)的生理技能教法模式。傳統(tǒng)的生理技能教法,注重生理機能和物理音響,忽視了心理教學和思想教學的感覺訓練。
1 感覺是心理的重要特征
歌唱是生理的,也是物理的,但歸根結底是心理的。因為一切生理機能和動作都是受控于心理之下。同樣,音響也不例外,它必須受到主體心理的約束,心理學家指出,人的一切行為和動作,都是人的意識的外化。
歌唱這一活動,充滿心理感覺、音高感覺、音準感覺、音色感覺、音的力度感覺、音量感覺、共鳴感覺、節(jié)奏感覺、速度感覺、情緒和情感的感覺、美的感覺等。而心理感覺是其中的重要特征。因為心理感覺是具有自我調整、控制的機能,感覺既有豐富的知覺性,又有與肌肉運動的一致性,同時一種感覺還兼有其他感覺的關聯性。因此,強化感覺訓練是聲樂教學的突破口。
2 感覺訓練是學生認識歌唱的最佳手段
感覺訓練首要的是聽覺訓練。歌唱者本身通過聽覺來明辨聲音的好壞,再通過神經系統(tǒng)來指揮歌唱和發(fā)聲運動器官的動作。教師和學生根據聽覺對聲音的反饋信息,教師指導學生不斷調整自己歌唱的行為和動作,使之不斷完善,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實際上沒有這個學習方法,不經歷這樣一個過程是不完善的,歌唱的每個技能技巧,每個環(huán)節(jié)將在于感覺之中。因此,感覺訓練是學生認知歌唱的最佳手段。我們所面對的學生,他們踏上工作崗位后的教育對象是中小學生,對他們不能講述生理和物理的深奧道理,只能在聽、唱、視、辨、想、動的教學過程中,采用感覺教學法,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從聲樂學科的特點來談,聲樂技能的教與學在諸多學科中是最困難的一類。歌唱的發(fā)音技能技巧,也很難用語言描繪,即使用語言描繪清楚了,學習也很難理解?!案杏X”是人類最初級、最直接的理解和認識事物的途徑,是聲樂教師描繪歌唱和發(fā)聲的最好手段,是學生學習聲樂的最好方法,是聲樂教師指導學生描繪歌唱和發(fā)聲的最好手段?!案杏X”雖是人的天性,但可以訓練“感覺”的積極作用就在于充分利用人的天性來調節(jié)和支配自己的肌體群協調運動。
3 聲樂教學中應科學合理地訓練學生的“感覺”
“感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時,人腦對這些事物的個別屬性及特征的反應。我們欣賞一個歌手的演唱時,有的“感覺他的聲音比較明亮”,有的“感覺她的聲音較暗淡”,有的“感覺她的聲音很美”,這都說明,當聲音作用在你的耳朵時,你的大腦就產生了聲音特征的反應,就是我們所談的感覺。這樣的感覺都離不開訓練,在聲樂教學中如何訓練呢?
3.1 歌唱情緒的感覺
感覺是心理的重要因素。感覺總是具體的,由某種客觀事物引起,或者是以它為目的的。比如道德情操的感覺(愛、恨、恐懼、驕傲、妒嫉)、理性的感覺(好奇、求知欲)、實際上的感覺(滿足、傷心、喜悅等)、審美的感覺(激動、興奮、藝術欣賞、自然界中的美、生活中的美引起的類似感覺)、世界觀的感覺(諷刺、幽默、對事物的見解、高尚或不幸的感覺)等等。這些感覺都是情緒的感覺,情緒綜合了一個人的種種激情的感受。這些感受超脫出自己的來源,并且不自覺地提煉出某種共同的更主要的東西,它基本上決定此人此時對于現實的激情關系(如愉快、憂傷、振奮、沮喪、沉思、果斷等)。
歌唱表演中情緒的感覺,應該是興奮、激動、快樂和美好的,有了這些情緒感覺,演唱就會沁人心脾,否則就談不上歌唱表演藝術,正如聲樂大師曼齊尼指出“丑的、沒有表情的面孔,是令人難以容忍的”。歌唱者的責任是不僅自己具有美妙的情緒感覺,而且更重要的是讓聽眾也具有相同的感覺。
情緒像其他表現激情的過程一樣,它反映了客觀現實生活。所以,即使在音樂僅僅表現情緒時,我們不僅能判斷產生情緒的主體(人和人的精神生活),而且還能判斷出客體(社會和自然環(huán)境)。因此,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誘導學生把握歌曲的情緒和情感感覺。
3.2 歌唱的音樂感覺
音樂感覺有音高感覺、音的時值感覺、音的響度感覺、音色感覺、音量感覺、節(jié)奏感覺、諧和感覺,還有美的感覺(如歌曲中的連音、斷音、滑音、簟音、裝飾音等)等等。
上述眾多感覺主要是聽覺上的感覺。從聲學角度講,聲波是聽覺最適宜的刺激,任何一個聲波都具有特殊的波長,振幅和波形。波的長短和發(fā)音物體振動頻率成反比,頻率越高,波長越短,頻率越低,波長越長。振幅的大小表示振動強度,振動越強其聲波的振幅越大,振動越弱,聲波的振幅越小。這些基本的原理都是要學生在訓練中掌握的。
聲音是運動的,它是以運動的特征被人感知的,我們對歌唱的認識,是以動覺、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覺綜合感知的。例如,當我們聽到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時,你就會感覺到他(她)的歌聲悠揚,或者說色彩很豐富,透明漂亮,或者說清脆甜美,或者是松弛柔和,或者高亢等等,這就說明,我們是通過各種感覺共同感知歌聲的。
歌唱的音樂感覺也包含著節(jié)奏感覺。節(jié)奏感覺主要以內心感覺為依據,體態(tài)運動感覺為節(jié)律,以情緒感覺為速度,以情感感覺為起伏,使之歌唱高低起伏,抑揚頓挫。
3.3 歌唱時的呼吸感覺
歌唱時呼吸感覺,音樂界各執(zhí)己見的不乏其人,但我認為應從感覺上理解、認識,就會統(tǒng)一在一個基點上。我在訓練學生時,要求他們體驗歌唱時呼吸總體感覺是“漂浮感覺”,猶如充滿空氣的氣球一樣,身體空飄飄的;又猶如身體騰空的感覺,或舒適的感覺、沉下去的感覺、深的感覺,或擴張的感覺等等。對此,要求學生把握下列要點。
第一,呼吸時狀態(tài)感覺同歌唱時的狀態(tài)一樣,有姿態(tài)健美、風度翩翩的姿態(tài)感覺,同時是情緒振奮、信心百倍、精神煥發(fā),具有高度責任的心理感覺。
第二,吸氣時身體各部器官的感覺。總的是開放性的感覺,胸腔與肺是開闊的感覺;小腹與腰肌是膨脹的感覺。
第三,唱歌時養(yǎng)成氣息控制的感覺。所謂氣息控制的感覺,就是各部器官仍然保持在呼吸時的狀態(tài),致使空氣在有意識控制之下均勻使用。在起音時,任何想把腹部或肋間肌肉收縮的企圖,嘟必定會給氣流造成一種壓力,其結果必然導致喉嚨收縮,造成歌唱喉部肌肉緊張。
歌唱時的用氣,絕不是一邊唱一邊收縮,恰恰相反,歌唱用氣時,呼吸器官要有一種擴張的感覺,而不是收縮的感覺。這種擴張感覺,會使歌唱者處于非常舒適的,平衡的狀態(tài)中,其表現是:穩(wěn)定喉頭,防止喉頭關卡壓等緊張狀態(tài)出現,解除“泄氣”、喉音及一切用力的動作心理。防止提肩、抬胸、伸脖子等錯誤動手產生。小腹及兩肋間肌肉的擴張感覺,能使身體處于輕松靈活的狀態(tài),這樣就能排除任何部位的緊張。
唱歌是一種全身心的有機運動,用正確、適當、合理的唱歌方法,積極、飽滿和振奮的歌唱心理感覺。才能達到歌唱的最佳狀態(tài),使歌唱器官相互配合,協調運動,獲得理想的歌唱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