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變調技法的訓練與應用對創(chuàng)作者的畫面色彩質量和表現(xiàn)力有著極大的影響,在色彩繪畫訓練中加強變調技法的應用研究有著積極作用,能夠提升色彩感知力和表達力。本文從色彩繪畫訓練中色調的分析入手,對變調技法的應用略作探究,希望能夠繪畫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色彩;繪畫訓練;變調技法;色彩應用
1 色彩繪畫訓練與色調
色彩繪畫訓練是藝術繪畫訓練的主要內容之一,有效的色彩繪畫訓練將會有效提升學生對于色彩的感知能力和運用色彩表現(xiàn)的能力。繪畫作品中各種色彩的組合,奠定了整體畫面的色彩基調,不同的色彩運用和構成,也鮮明的塑造了各種各樣的繪畫與色彩風格。色彩繪畫訓練中,色調起著烘托氛圍、醞釀畫面情調的作用,起著統(tǒng)攝作用,從而呈現(xiàn)出畫面的總體色彩傾向,奠定畫面的色彩基調,這也是色彩繪畫所需要著重表現(xiàn)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做好色調的搭配訓練,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各具風情的美妙畫面,否則只會顯得色彩混亂、畫面繁雜。
色調的形成因素有光源色、固有色和個人的生理色彩與習慣用色。光源色是形成色調的主要因素,五顏六色的物體沐浴在同一光源下,物體本身的固有色會發(fā)生變化,這些都含有光源色的成分,并且會形成統(tǒng)一的調子。靜態(tài)物體中面積較大的物體的固有色,是影響色調的重要因素,比如主體物與襯布,占據(jù)較大位置的物體會對畫面大的基調產生較大影響,小的物體是統(tǒng)一色調中的特殊變化,有著活躍畫面的效果。繪畫者個人的生理色彩和用色習慣,是另外一種會影響色調的重要主觀因素。光源色對色調的影響在后期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繪畫作品中較為典型,比如他的《向日葵》、《星夜》、《向日葵》等都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主觀色調。印象派代表畫家和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克勞德·莫奈在光源色、固有色的運用方面也較為典型。莫奈非常擅長光與影的實驗和表現(xiàn)技法,他曾經創(chuàng)作了一組特殊作品,在同一個位置上,面對同一個物體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完成了多幅繪畫的創(chuàng)作。1890~1891年間,對同一干草垛,莫奈分別對在不同季節(jié)的早晨、中午、傍晚的不同光線下,研究物體所呈現(xiàn)出的不同色彩,多達十五次的描繪,可謂是色彩變調練習之首,也是對光源色、固有色研究運用的典型畫家之一。
色調的分類,從明度(黑白灰)來說,可分為高調、中調、低調等;從色性(冷暖)來說,可分為暖調、冷調、中性調等;從色度(鮮灰)來說,可分為鮮調、灰調等;從色相來說,可分為紅橙黃綠藍紫等具有明確色彩傾向的調子;從情緒表達上,可分歡快、憂郁、火熱、凄冷等不同情調[1]。在繪畫中,色調就像是組成音樂的音符,通過對色彩的整體運用來表現(xiàn)色調傾向從而醞釀和形成畫面所需要的表達的情感內涵與情調氣氛。假如一幅畫作想要表現(xiàn)豐收的場面,那么在色調方面通常會選擇熱烈的暖色調比如紅色、黃色、紅褐色等,想要表達月夜下的幽靜清冷,就多使用冷色調中的藍色、灰色、銀色、綠色等。冷色運用較多,畫面的色彩基調就會偏向冷色調,暖色運用較多,畫面情境就會顯得溫暖熱烈,形成暖色調風格,通過冷暖色調的對比運用來形成不同的繪畫風格和畫面表現(xiàn)力。但是對于繪畫來說,每個繪畫作品都必須要有一個主色調,就如同音樂作品必須有一個主旋律一樣,所以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顏色的使用就不能隨意,色彩畫面訓練就顯得十分必須,這個訓練中變調技法的訓練與應用就是關鍵,對創(chuàng)作者的畫面質量和表現(xiàn)力有著極大的影響。那么畫面色調的組成要如何選擇顏色,這些顏色的色相、明度有事如何搭配的呢?
2 變調技法研究
變調是指繪畫中色彩的變化轉換,由一種基調轉變?yōu)榱硪环N基調,叫做變調,變調的方法可以從色彩的明度、冷暖、鮮灰、色彩關系著手。比如一幅靜態(tài)水果寫實畫,在明暗度上稍微進行變化,就會出現(xiàn)效果和表現(xiàn)力完全不同的兩幅作品。使用變調技法能夠將創(chuàng)作時出現(xiàn)的與本來吧畫面色調不統(tǒng)一、協(xié)調的創(chuàng)作素材的顏色進行變調,使其與畫面色調統(tǒng)一和諧。色調統(tǒng)調中,眾多參與畫面的顏色組合中基本上都會共有同一種色相,這樣畫面配色既有統(tǒng)一協(xié)調感同時又有對比調和效果,比如黃色、橙色、綠色幾種顏色的色彩組合,黃色在其中就起著統(tǒng)調的作用。明度統(tǒng)調意味著在眾多參與組合的色彩中,為追求整體明暗度在色調方面的相似,會在畫面中同時含有兩種明暗色彩對比較為提出的顏色,比如白色或黑色,以白色為例,在明色調紅、藍、綠中,白色是統(tǒng)一明快的明度統(tǒng)調基礎,幾種顏色相互交合,形成優(yōu)美而協(xié)調的粉彩色調。在純度統(tǒng)調中,眾多參與組合的顏色中為了追求在純度方面的相似,會使用整體色調在純度方面較為相似的色調,比如以灰色為例,在純度方面較為相似的紅灰、藍灰等,會由純度統(tǒng)一的灰色調統(tǒng)調成細膩、優(yōu)雅的灰色調。
變調技法的應用和練習能夠使繪畫者進一步掌握色相、純度、明暗的對比,加強對畫面顏色的掌控力,更好的表現(xiàn)作品情感與意境。比如色調變調聯(lián)系中灰色的練習,這種變調練習能夠幫助學習者進一步掌握和熟悉色序、色距的變化及其控制和判斷能力的提升,是一種積極的提升調色經驗的練習。進行這種練習時,要做到保持漸變速度得當、顏色均勻過度,比如灰色的變調可以通過紅灰、黃灰和藍灰的結構來進行明度統(tǒng)調和純度統(tǒng)調,繼而完成色調統(tǒng)調,這對于積累學生訓練經驗,提升技法的應用能力有積極作用[2]。色彩變調練習中平面變調可以使三原色、變調和寫生結合起來,在練習的過程中加深對變調過程與技法的理解和認知,做到深入理解,積極實踐,在練習中逐漸掌握使畫面色調多樣化、穩(wěn)定化的技法,增強畫面的表現(xiàn)能力。色彩繪畫訓練中變調技法的研究和練習,目的是要通過這種實踐提升畫面著色的穩(wěn)定性與準確性,嚴格把握畫面的真實空間感和色調,完美把握色彩變化中色序、色距、色相的差異變化,從而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掌握空間與色調的繪畫,這種目標的實現(xiàn)可以通過寫生這種練習來實現(xiàn),比如在靜物描繪中,對同一種靜物進行明暗、純度、深淺等多個方向變調來加強練習實踐。變調技法的聯(lián)系能夠使學習者在繪畫練習的過程中更好的掌握畫面從大到小形體間空間秩序感,深入理解和控制顏色漸變過程中的微妙差距,在調和畫面內多種豐富色調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與把握空間色,提升對畫面的整體控制和把握能力。這種目標的實現(xiàn)要在寫生練習時做到準確把握事物大小、色相、色距的變化,做到整體與局部協(xié)調[3]。使用以上幾個方式,在常規(guī)寫生中貫穿前面所有的變調練習,善于利用所學到的變調技法,強化對變調技巧的應用,最終提升自身的色彩運用和感知能力。
變調技法的應用能夠是繪畫畫面的色彩效果更加協(xié)調統(tǒng)一,增加畫面和諧感,提升其表現(xiàn)力,塑造完美的意境。畫面色調的應用的不同,會營造和傳遞出不同的感情氛圍,加強色彩繪畫訓練中變調技法的應用研究,對于提升練習者的色彩感知力和表達能力有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愛賢,羅來賓.試析油畫藝術中的色彩對比[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01).
[2] 劉一凡.淺談界面色彩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09(03).
[3] 王曉星.關于工筆人物重彩畫中色彩的研究[J].大舞臺,2011(07).
[4] 韓曉曼.走進繽紛的色彩世界——美術教育系色彩構成課教學散記[J].美苑,2006(05).
作者簡介:封希文(1966—),男,江蘇省鎮(zhèn)江市旅游學校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