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是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其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有效地運用英語從事商務活動的綜合翻譯工作?,F階段,該課程在教材、教法和教師和學生等四方面都存在著許多亟需改進的地方,本文通過對筆者所在地的高職院校這門課程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建議,期待為這門課程的發(fā)展提供一個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商務翻譯;高職;教材
1 現狀
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作為第一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指導性文件,于2000年10月在全國頒布實施。《基本要求》把英語的五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譯中的“譯”排在最后一位,表述為:“翻譯(英譯漢)A級:能借助詞典將中等難度的一般題材的文字材料和對外交往中的一般業(yè)務文字材料譯成漢語。理解正確,譯文達意,格式恰當。在翻譯生詞不超過總詞數5%的實用文字材料時,筆譯速度每小時250個英語詞。B級:能借助詞典將中等偏下難度的一般題材的文字材料譯成漢語。理解正確,譯文達意。”這些要求是針對公共英語課程的,沒有區(qū)分公共英語和專業(yè)英語。各高職院校都在此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制定了所開設的專業(yè)英語課程的課程目標。
2 原因
造成目前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現狀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有如下幾點:(1)基礎薄弱,自主學習意識淡薄。高職院校的翻譯課程通常開設在第三、四學期,盡管已處在整個高職學習階段的中高級階段,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已經習慣于消極被動地學習。表現在翻譯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詞匯不過關,句子結構根本搞不清,連大致意思都不知道。對于布置的作業(yè)只要不是要交上的作業(yè),口頭的無形的預復習作業(yè)能自覺去完成的很少,大多數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非常淡薄。(2)教材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翻譯課程教授內容與本專業(yè)其他科目重復內容多,比如“職場英語,交際英語……”等課程,選擇的教材與翻譯課程所選擇的教材在內容上有很多重復。以筆者所在系為例,現翻譯課使用教材屬本系老師自主研發(fā)編寫的教材,內容涉及名片、標志、廣告和商務文稿等。像名片,廣告等章節(jié)在其他的英語課中已有相關的學習,翻譯課在內容上也沒有太多拔高,再專門花一大章進行學習就不太科學。再如商務信函的翻譯訓練中的很多內容在《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函電》兩門課程中都有具體的內容和練習,已經是多次重復。這些教材沒有從系統(tǒng)上形成統(tǒng)一直接導致課程之間內容上的重復。(3)教學水平不夠,觀念陳舊、方法單一。目前各高職院校中,商務翻譯課教學的教師大多不具備相關的商務知識或者不是翻譯專業(yè)畢業(yè)的,商務知識和翻譯專業(yè)知識都非常缺乏,尤其商務知識,實踐就更少甚至空白。這勢必造成整體的教學水平不高,對學生商務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也很有限。其次,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翻譯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翻譯課堂教學,沒有什么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的教學重在實踐,但目前很少有高職院校在這方面有所突破。筆者所在學院近年嘗試開發(fā)了商務翻譯實訓課程,是在“翻譯理論與實踐”、“口譯”課程開設之后。但因師資,教材,學生基礎,實踐機會等各方面的原因,突破不大。(4)評測方式單一。商務英語翻譯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培養(yǎng)技能的課程,它的測評應以實用為基礎,多種手段相結合。我們常用的測評方式一般都是“筆譯”和“口譯”,而且大多數老師為了兼顧學生的基礎,不影響所謂的課程效果,就降低難度,甚至所有內容都來自以往學過、練過的內容。但這樣的測評效果能真實反應學生實際的翻譯能力么?這樣的測試方式無法與實際相聯系,測試內容與實踐完全脫節(jié),導致常常會出現翻譯測試分數高的學生,在實際工作當中卻無法適應。翻譯教學跟“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完全脫節(jié),課程的開設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3 解決辦法建議
(1)培養(yǎng)興趣,提高母語水平。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厭學情緒嚴重。再者,高職學生中文基礎薄弱,翻譯課不僅對學生的英語有要求,對中文水平也有要求。而很多高職學生在中小學階段錯失了提高中文水平的黃金時段,他們中文基礎薄弱,進行商務英語口譯時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輸出語進行表達,筆譯時更是根據工具書中的解釋把譯文機械堆砌,完全不考慮源語所要表達的真實含義,提交的譯文讓人不知所云。因此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中文的學習還是有必要。可以考慮開設中文文學類的選修課,創(chuàng)造氛圍。
(2)整體規(guī)劃教學內容,開發(fā)系列教材。目前商務英語翻譯教材雖然多,但大都雜而亂,沒有形成系列。實用的如商務英語翻譯實訓指導書,商務英語翻譯教學軟件及翻譯實訓教學多媒體材料等,都十分匱乏。市面上一本好的商務英語翻譯教材已經比較難找,而要結合商務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商務英語口譯,商務英語翻譯實訓這些課程而編寫的系列教材那就更難尋,幾乎屬于空白。就此問題,各高職院校可以加強聯合,分享教學成果和經驗,并邀請一些在翻譯第一線的企業(yè)人士到學校開設講座、參與翻譯課程系列教材的編寫。
(3)加強師資培養(yǎng)。
從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老師,應該具備一定商務實踐背景,能夠熟練掌握商務英語的應用。但目前很多從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老師只是擁有純英語教學背景,缺乏真正的商務實踐,僅僅是通過教材、視頻及一些其他途徑來獲得對商務英語的感性認識。在當前師資力量普遍薄弱的情況下,要多渠道加大師資隊伍建設。除引進高級人才之外,高校也可就現有師資力量進行培養(yǎng),加強教師翻譯教學相關培訓和企業(yè)翻譯崗位實踐等。要想有好的教學效果,沒有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是不行的。
(4)改進評測手段。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測試是一種綜合性的測試。它是對被測者所掌握的語言能力、翻譯知識、翻譯能力的測量,考查范圍包括語法、詞匯、語言的組織、分析、推理、表述等能力。而對翻譯能力的檢測是重中之重,包括對源語和譯入語兩種語言的交際、轉換能力及對兩種文化交流的處理能力等??疾闀r需要在能力分類的基礎上設計測試方案。此外,還需要緊跟時代,更新測試手段。再者,要注意測試的真實性,比如模擬規(guī)范的現實場景,使用真實任務來進行測試。這樣商務英語翻譯的測試才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
4 走向展望
隨著中國在世界舞臺的不斷強大,各地對具有實踐能力的翻譯人才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但是遺憾的是能真正勝任其崗位的人才并不多。近幾年隨著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很多商務類的高職院校也開設了英語專業(yè),也開設有相應的翻譯課程,但是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的翻譯人才卻少有能真正適應崗位需求的。這就說明我們的理論探討和實際情況還有一定的差距。現階段,該課程在教材、教法和教師和學生等四方面都存在著許多亟需改進的地方。學生是變化著的群體,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教師只有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緊跟時代,不斷對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調整,改進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使之能更好地適應學生,適應社會需要,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實用性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玉西.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翻譯,2010(6):2933.
[2] 方佳.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翻譯技能缺失原因的調查與分析[J].職教通訊,2011.
[3] 李欣欣.改進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J].教學實踐,2011.
[4] 徐慧,張璐.基于網絡的商務翻譯實訓模式探析[J].價值工程,2012.
作者簡介:劉萍(1975—),女,湖南人,廣西國際商務職業(yè)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商務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