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動設計包含了平面、印刷,以及互動三個方面,同時也是平面印刷品設計所要面向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其中,就從平面、印刷,以及互動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出互動設計的主要方式,也就是將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的一個重要轉變過程。而本文筆者以此為基礎,從時間、空間、材料、形態(tài)等方面著手分析,從而證明出平面印刷品設計向互動發(fā)展可以給平面印刷品設計帶來新的發(fā)展環(huán)境、新的生機,從而讓平板的印刷品變得富有活力。
關鍵詞:平面印刷品;平面設計;互動設計
當前,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以及數(shù)字科技的越加普及,使得平面印刷品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和挑戰(zhàn)。在這個背景下,互動理念的出現(xiàn)讓傳統(tǒng)的平面印刷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不論是思維模式,還是手法和閱讀方式,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筆者就以視覺傳達的角度展開分析,從而分析出在互動背景下,平面印刷品的新方式和新特征。
1 平面印刷品互動設計模式出現(xiàn)的基礎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越加普及,使得更多的群體習慣了用互聯(lián)網(wǎng)來查詢所需要的信息,而這恰恰對傳統(tǒng)的媒體(比如平面印刷品)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能夠適應當前社會的發(fā)展,平面印刷品的互動設計模式便應運而生了。其中,這種技術模式是一種以傳統(tǒng)模式為基礎,向多樣性、多元化領域發(fā)展的新技術模式,它會通過多種感官來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而且,這種互動設計模式還會朝多維層面擴展,直至現(xiàn)今,立體設備、新生材料、動態(tài)影像等都已被應用到了平面印刷領域當中了。
傳統(tǒng)的創(chuàng)作模式主要是利用敘述的方式,這種創(chuàng)作模式下所衍生出的印刷品一般都是通過一種單向傳達的方式來與觀者進行聯(lián)系的。而當互動設計模式出現(xiàn)后,卻改變了這個格局,其不僅將印刷品與觀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加強了,同時也讓印刷品變得更加具有感情色彩,從而讓印刷品擺脫了枯燥乏味的尷尬身份,讓其與觀者之間的關系變成了純粹的玩具與玩者之間的關系。其中,以“玩”作為發(fā)展的象征主題,這不僅是設計之初設計師們所要達到的目標,同時更是他們時刻研討的主要問題。
2 平面印刷品互動設計模式的本質概念
當前,從國內的角度來說,平面印刷品互動設計的概念還尚未明確,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因為“互動”兩個字而陷入到了一種狹隘的尷尬境地(也就是認為這是一種科技含量高,且以數(shù)字作為基準的互動裝置)。直到現(xiàn)階段,我國仍然有大部分群體利用數(shù)字技術進行互動設計。
在一些發(fā)達的國家當中,隨著數(shù)字化時代的來臨,很多人都開始追憶起過去的那種傳統(tǒng)性、簡單性的媒介模式。因此,那些具有巧妙的趣味性、極強的多維性的平面印刷品便受到了人們的熱烈追捧。比如日本設計大師所設計出的別具一格的“日歷模塊”,見圖1,這種設計風格完全脫離了傳統(tǒng)形式,讓使用者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喜好而拼出不同的形狀效果。
又比如美國的設計機構所設計出來的“雪球賀卡”,如圖2所示。這種卡片的顏色為閃閃發(fā)亮的白色,而它的設計風格所要求的本質更是希望被人揉成一團,也就成為了雪球。
其實從這兩種不同風格的設計實例當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互動設計適用于任何媒介。
從現(xiàn)階段我國的平面設計領域來看,很多的設計師都擺脫了“用平面制作平面”的桎梏,他們都紛紛開始利用具有人情味、互動性強的設計方式進行平面設計,從而讓許多的充滿趣味性和互動性的平面作品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其中,較為典型的如黃少陽設計出的“豬鼻子紙杯”,如圖3所示。這種設計的原理完全融合了“仰頭”這一動作,因為喝水的時候一定是要仰頭的。而把紙杯的下方設計成豬鼻子,這樣一旦有人去喝水的話,定會讓這個豬鼻子取代自己鼻子的位置,從而引起人們的興趣和笑意。
在這個趣味橫生的設計當中,觀看者和作品的本身之間具有一定的視覺互動,而用這個“豬鼻子紙杯”喝水的人則成為了這次活動的參加者與實現(xiàn)者。
3 平面印刷品互動設計模式的手段方法
(1)時間空間的綜合運用:平面設計并非一定要集中在二維當中,當它與房屋建筑墻體、道路,或者是公園廣場等外界物相互融合的時候,這種設計模式便成為了一種空間性強的三維表達形式。而且,平面設計理念與周邊環(huán)境之間所具備的某種聯(lián)系,也會大大地擴展設計師的思路,從而讓平面設計向空間設計延伸,并紛紛展現(xiàn)出自己的合理表達方式。
以“詞語堆積”這一作為為例,如圖4所示。這是一條人行道,位于英國。這種設計風格不僅結合了人類日常接觸到的公共場所,同時又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這條道路一共長三百余米,上面所印刷的文字均是一些抒情詩之類。像這種將設計與生活進行貼合的創(chuàng)作,其不僅可以供人們行走,更能夠讓人們的情操得以陶冶。所以我們可以說,這種結合了空間特質的平面設計較之前的傳統(tǒng)設計方式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2)材料技術的完善處理:在印刷品當中,不同質感的紙張和已讓互動的效果變得千奇百怪。同時,紙張的厚度和硬度,以及其透明度等都會帶來各異的視覺效果。比如銅版紙相對其他紙張來說更為光滑,牛皮紙相對其他紙張來說更為粗糙,硫酸紙相對其他張紙來說更為通透。這些不同的特點都會讓設計出的作品出現(xiàn)相應的變化。
比如畢雪峰所設計出的“六人展請柬”,如圖5所示。這種設計理念源于硫酸紙所具備的良好透明性。作者將不同的筆畫分別印在不同的三張紙上,這樣一來,當請柬被合上的時候,便會發(fā)現(xiàn)這些筆畫組合成了六個人的名字。
(3)色彩特性與形態(tài)搭配:將色彩與設計結合起來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施德明老師的作品MADE YOU LOOK,如圖6所示。該作品巧妙地融合了色彩學當中紅綠盲板的特點。從而讓人們在翻閱這本書的時候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在紅素封套未取下來之前,封面上的狗是溫順善良的,而當取下封套的時候,這條狗的面部卻變得非??膳隆ⅹb獰。像這種設計方式,它完全讓作品變得鮮活起來,方法是活的一樣。
除了色彩之外,形態(tài)也是設計過程中的一項重點。在最早之前,因為方形具備曠闊的信息承載能力,所以自從紙張出現(xiàn)以來,書籍幾乎都是方形的。不過隨著現(xiàn)階段人們生活能力的越來越高,購買欲望越來越強,使得一些形狀怪異的書籍開始出現(xiàn)在市場上,而這些書籍的讀者一般以兒童為主。像這種特異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主要是為了能讓產(chǎn)品更好地抓住購買者的眼球,比如“怪異的圖書護封”,如圖7所示,設計師將護封設計成了雞蛋保護模具的形態(tài),這很容易引起讀者們的興趣。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媒體現(xiàn)世,使得人們可以通過更多的手段途徑來獲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時也使得平面印刷品開始向多元化、綜合化的領域邁進。其中,在設計平面印刷品的時候,將設計的方式放入到更加寬廣的空間中去思考,利用時間、空間、形態(tài)、材料等因素進行分析,從而設計出符合社會實際,充滿人情味的互動設計,讓其個性化和多維化得到加強,這是當前的設計師們所應該積極發(fā)展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羅昭信.平面印刷品互動設計[J].蘇州大學學院學報,2007(12).
[2] 周平,陸萍.中國平面設計的“勝利”曙光[J].節(jié)能環(huán)?!椭C發(fā)展,2007(02).
[3] 李超德.印刷品平面設計互動理念視覺傳達[J].蘇州大學學院學報,2007(08).
[4] 郭春芳,祝普文.平面設計陳幼堅設計理念傳統(tǒng)文化元素西方文化借鑒[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7(25).
[5] 郭春芳,徐欣.平面設計東西方文字形象視覺傳達審美差異[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6(05).
[6] 李軼南.互動設計的方法初探[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