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園
微博上流行一個視頻,內(nèi)容是一本書在流水線上的誕生過程。大家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一本最常見的書的制作,除了排版、印刷和裁切,其他所有步驟竟然都由手工完成。
愛書的人在買到新書的時候,總會先聞一聞上面的油墨味道,他們也說不清楚,為什么在電子書大行其道的時代里,依然會對紙質(zhì)書戀戀不舍。答案林林總總,但“手工”應該是一個常被忽略的原因。
被我們忽略的除了一本書的手工制作環(huán)節(jié),還有那些熱衷于制作手工書的人。和流水線相比,手工書的全部環(huán)節(jié)均由手工完成,更顯藝術(shù)化、個性化,每本書都可以說是一件獨一無二的作品。
致力于手工書制作的,有圖畫書實驗團隊,有書籍裝幀專業(yè)的學生,有賣手工本的夫妻搭檔,還有迷戀紙藝的設(shè)計師等;從書的材質(zhì)來看,有棉麻布、各種類型的紙、木板等;書的制作方法包括刺繡、拼貼、手繪等。這些書或獨立成冊,或系列呈現(xiàn),有的送給朋友當生日禮物,有的用來表達瞬間的感悟,有的記錄自己每天的小情緒……無論如何,每本手工書都在講故事。
如果你想表達什么,可以以書的名義,開始一段DIY之旅。
達人:陳粉丸
活躍地:廣州美術(shù)學院及附近
第一本書:《Cat's story》
關(guān)鍵詞:布書、小清新、情緒烙印
做書感言:手工書的快樂在于從無到有的過程
看陳粉丸的手工書,很容易進入一種情緒。這情緒中,有小女生的小煩惱,有生活的小美好,還有很多讓人會心一笑的小故事。
從前有一座山坡,光禿禿的,上面什么都沒有;后來,有了一個又一個坑;一個星期過去了,坑里漸漸出現(xiàn)了一些“小黑”:又一個星期過去了,小黑們發(fā)現(xiàn)來了一個“大紅子”;又一個星期過去,大紅子和小黑發(fā)現(xiàn)“小白”到來,大家成為好朋友,熱熱鬧鬧……原來,叮叮用放大鏡發(fā)現(xiàn),在不愛洗臉的哥哥的鼻子上,同時住著小黑(黑頭)、大紅子(痘痘)和小白(粉刺)!這是一本手工縫制的布書,從前看到后,恍然大悟,同時不得不為精心縫制手工書的陳粉丸表示欽佩。
陳粉丸是廣東美術(shù)學院版畫系的學生,大二上選修課時第一次接觸手工書?!澳菚r候我的手工處于只會縫紐扣的階段?!标惙弁桁t腆地笑道:“第一本手工書是關(guān)于貓的,用比較冷幽默的方式記錄貓的習性?!?/p>
那是一本可愛的小書,20cm×25cm開本,6頁,線裝,材料是各種布料、紙片和麻線,全部手工縫制。做書之前,陳粉丸畫了很多草圖,但是究竟用什么布料,她心里也沒譜。來到學校附近的輔料市場,先是在一匹一匹布料前徘徊、斟酌,后來見到一群阿姨圍在一個角落,湊上去一看,發(fā)現(xiàn)全是邊角料?!澳菚r候我的眼睛大概在發(fā)光,那些看似沒用的東西,其實就是很好的材料!”
回來之后裁剪、拼貼、縫綴,一個月后,一本名為《Cat's story》的手工書清新出爐。以這本書為起點,陳粉丸在兩年時間內(nèi),前后做了14本手工書。其中,《太陽的環(huán)球旅行》是單冊布書,刺繡講述太陽一天的歷程;《每天都賴床的人寄給晚上都做奇怪夢的人的信》是一本頗像套裝明信片的手繪拼貼書,內(nèi)容大抵是夢境;《鳥》是一本形式活潑的拼貼書,內(nèi)容是趣味鳥百科,其中第一次用到了立體架構(gòu)……
最有趣的是《晚安集》,“有段時間不開心,晚上總失眠,于是待在床上涂涂畫畫,記錄每天的一些瑣事,越積越多,就想到做一個叫做《晚安集》的小書?!币婚_始陳粉丸沒想做系列,但是做完第一本后似乎找到了治愈不快樂的辦法,所以就一直做下去了,目前已經(jīng)做到了第7本。
因為多愁善感,動手能力又強,陳粉丸的手工書已經(jīng)頗具個人的藝術(shù)風格,有了一定的辨識度。在和網(wǎng)友的交流中,陳粉丸也意識到手工書的價值,對制作手工書有了一種別樣的自覺?!拔液芟硎茏鍪止倪^程,雖然在構(gòu)思和觀念融入的時候會很傷神,有時候甚至會為自己想不出好點子而躲起來默默地哭,可是最后的成品也總是讓我感到這一切是很值得的。從只有一堆布一疊紙到有一本完整的書,要說快樂在哪里的話,可能就是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吧?!?/p>
達人:苔蘚大叔
活躍地:重慶四川美術(shù)學院及附近
第一本書:《無名書》
關(guān)鍵詞:豆瓣手工書小組
做書感言:手工書中有真誠的手作人的溫度
苔蘚大叔做第一本手工書的時候還是個懵懂少年。發(fā)小要過生日,趕巧又在網(wǎng)上看到一個手工書的教程,就琢磨著送朋友一本自己做的書。當時是高三備考階段,老媽時刻監(jiān)視,少年苔蘚大叔就只能抽周末和晚上的時間秘密進行。
很多年后,關(guān)于那本書的回憶依然鮮活?!白约寒敃r只想用不同的材料拼出‘Happy birthday to JS這些字母,在操作的過程中,將游戲王卡片、相片、麻纖維、植物標本、朋友小學時給我的簽名等材料拼貼在一起。因為不懂美術(shù),做得很粗糙。”苔蘚大叔說,當時隨便用了家里僅有的藍色縫紉線,內(nèi)頁是白色速寫紙,扉頁是廢舊金色包裝紙,封皮則是故意弄皺的牛皮紙,上面還歪歪斜斜地用麻線綴了一顆紐扣……
“后來覺得光是這些有點單薄,就在書里面抄了尼爾·蓋曼的一首詩,一頁一句?!碧μ\大叔現(xiàn)在已經(jīng)想不起詩句的內(nèi)容,但是做書的每個細節(jié)都歷歷在目。試想,一個17歲的少年,認真地在家里進行地毯式搜查,找到盡可能多的可利用的材料,拼綴成一本書,然后送給另外一個少年,這是多么純粹的友情故事
苔蘚大叔長大后,為了和更多的人交流手工書,建了豆瓣手工書小組,向大家推薦相關(guān)書籍和達人。他所學的專業(yè)和手工書不搭邊,和藝術(shù)的距離都相去甚遠,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苔蘚大叔對手工書的熱愛。他在淘寶上找材料,然后嘗試不同的裝訂方式、表現(xiàn)形式,做成書或者本子,有些送人,有些珍藏,有些賣給喜歡的人。
說到做手工書的理由,苔蘚大叔說:“就跟喜歡做手工一樣,可以讓得到禮物的人開心,而且用手工書可以很好地記錄自己的生活片段。還有就是溫度,手工書里有真誠的手作人的溫度!”
團隊:葫蘆湖原創(chuàng)圖畫書
活躍地:北京
第一本書:《擠》
關(guān)鍵詞:實驗、圖畫書、團隊
做書感言:在沒有固定的預期目的和具體要求的框架中去實現(xiàn)未知的可能
黃蟲和肚子是插畫師;雞蛋研究手作書,同時也寫童話;青蛙和炸蛋是兒童美術(shù)老師,五個人都對圖畫書有興趣。2011年7月,幾個人組織了一個繪本研習會,以此為發(fā)端,交流、學習和實踐成為這個圈子的必修課。
因為圖畫書互相認識,對圖畫書的可能性也有一些共同的期待,“大家利用業(yè)余時間說說最近的新想法,用實驗的方式對某些可能性進行實踐,在沒有固定的預期目的和具體要求的框架中去實現(xiàn)未知的可能。”湊在一起,做就要做好,所以有了一個番號——葫蘆湖。
具體操作一本書之前,大家會有一次預備溝通,討論本次實驗的主要內(nèi)容,“可能是一個概念、一種材質(zhì),或者一首歌、一個感覺,然后大家分頭去思考和搜集資料?!倍亲咏榻B,“《擠》這本書在最初討論的時候,我提出用單幅圖像重復遞進去呈現(xiàn)‘擠這個詞,黃蟲希望用翻頁的人物數(shù)量變化來表現(xiàn)擠的車廂,炸蛋則從紙面空間的角度,希望通過畫格的縮小來表現(xiàn)一種心理的變化,產(chǎn)生‘擠的感覺?!?/p>
《擠》整體色調(diào)是白色和藍色,層層遞進、逐層縮小的藍色邊框,在書頁打開的時候,出現(xiàn)一種逼仄的,讓人不安的視覺沖擊,越來越密集的人物也增加著主題的緊張情緒。緊接著,大家又共同完成了《手風林》,用各式各樣的媒材印制、拼貼出一個復雜的彩色森林。這時,大家發(fā)現(xiàn)書里面缺少一些生氣,所以決定每個人加入一兩個小人物,從背后插入,這樣,表情豐富的小人兒成功緩解了茂密森林給人的壓抑感,甚至還帶來一絲奇異、活潑的感覺。
這種實驗性很強的圖畫書實踐,充滿“探索”和“做”的樂趣。肚子介紹:“做《擠》的時候,把書豎起來,把沒用上的素材作為另外的角色加入書中時,感覺這本書又可以演繹出新的故事,這樣很有趣!”或許,所有的藝術(shù)形式只要有實驗性存在,就會在某種程度上有推陳出新的可能性。只是,葫蘆湖的“書友”們并沒有想過怎樣把這些實踐轉(zhuǎn)化為量產(chǎn),“大概處于一種發(fā)燒友的狀態(tài),我們把從這個活動受到的啟發(fā)帶入自己的工作中,就已經(jīng)是最好的影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