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偉,張安仁,邱玲,黃蜀,王文春,張昭,翟佳麗,江玥,田恬
?
針刺康復綜合治療地震腦損傷言語功能障礙隨機對照研究
周建偉1,張安仁2,邱玲3,黃蜀1,王文春2,張昭4,翟佳麗3,江玥2,田恬2
(1.四川省中醫(yī)藥科學院,成都 610041;2.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成都 610083;3.成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成都 610071;4.綿陽市中醫(yī)院,綿陽 621000)
探索治療地震腦損傷言語障礙的中西醫(yī)結合康復方案。采用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方法,將合格受試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31例),分別給予針刺、言語訓練相結合的康復方案和單純言語訓練治療,評價其療效及安全性。治療2個月后兩組患者言語功能得到顯著改善(<0.01),且在改善的程度上治療組較對照組更顯著(<0.01)。治療結束后6個月隨訪,兩組分別有16例、14例患者言語功能繼續(xù)得到改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以針刺、言語訓練相結合康復方案治療地震腦損傷言語功能障礙安全有效,較單純言語訓練治療更具療效優(yōu)勢。
言語障礙;腦損傷;針刺;隨機對照試驗
地震腦損傷后存活下來的患者,均遺留不同程度的包括言語障礙在內(nèi)的功能障礙,采取有力措施促進其功能康復是災后恢復重建的重要任務。2008年12月至2011年2月我們在國家“863”計劃的資助下開展了采用針刺康復綜合方案治療地震腦損傷言語障礙的隨機對照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全部病例來源于本文署名前3家單位篩查到的合格腦損傷受試者。整個研究共納入患者140例,其中符合言語障礙納入標準者61例,采用區(qū)組隨機方法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1例。兩組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病程及治療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漢語失語檢查法評分(CRRCAE)、波士頓診斷失語檢查法(BDAE)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等比較(分別經(jīng)卡方檢驗、檢驗、非參數(shù)-檢驗),均>0.05,表明組間基線一致,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3。
腦損傷診斷標準依據(jù)《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zhuǎn)標準》[1]標準執(zhí)行。言語障礙診斷標準采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制定“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CRRCAE)”[2]檢查評估后判定。
①地震所致腦損傷,經(jīng)CT或MRI證實;②符合言語障礙診斷標準;③意識清楚,病情平穩(wěn);④年齡14~65歲;⑤患者或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①非顱腦外傷造成的認知功能障礙;②CRRCAE評分>60分;③伴重度認知功能障礙(MMSE<10分)不能配合檢查;④合并視、聽覺障礙影響語言評價和治療;⑤情感行為異常及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檢查和治療;⑥合并嚴重的復合性傷殘;⑦有嚴重心、肝、腎及血液系統(tǒng)等重要臟器疾病。
對于納入試驗的患者,為確?;颊叩慕】岛桶踩?對外傷后手術以及與本病治療無關的藥物不作特殊的限制,但不得使用血管擴張劑、膽堿酯酶抑制劑、谷氨酸拮抗劑、腦保護劑等藥物。
2.2.1 針刺療法
取頂顳前斜線、顳前線。穴位皮膚常規(guī)消毒,術者手持0.35 mm×40 mm毫針以15°沿頭皮刺入25 mm至帽狀腱膜下,以200次/min頻率、15~30°角度持續(xù)而均勻地捻轉(zhuǎn)1 min,接KWD-808Ⅰ型脈沖電療儀,頂顳前斜線接負極,顳前線接正極,選疏密波,頻率100 Hz,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通電20 min。
取廉泉、通里。穴位皮膚常規(guī)消毒,患者微仰頭,術者左手將氣管壓向后側,右手持毫針從廉泉穴處向舌根方向快速斜刺20~30 mm,持續(xù)捻轉(zhuǎn)20~30 s,患者手勢示有針感后快速出針。術者手持毫針在通里穴直刺20 mm,行捻轉(zhuǎn)手法,得氣后留針20 min。
每日1次,每星期連續(xù)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2 d,共治療8個療程。
2.2.2 言語康復訓練
聽理解訓練包括語詞聽覺辨認訓練、執(zhí)行指令訓練、記憶訓練。閱讀理解訓練包括視知覺訓練、語詞理解訓練、短文理解訓練。言語表達訓練包括語詞表達訓練、語句表達訓練、閱讀訓練。書寫訓練包括抄寫、默寫、聽寫訓練。計算能力訓練從加、減、乘、除開始,逐漸增加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內(nèi)容。家庭治療,教育家屬正確對待,承擔更多的職責,在患者不同的恢復階段給予不同形式的幫助。限于篇幅,具體的言語訓練內(nèi)容從略。
每日1次,每星期連續(xù)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隔2 d,共治療8個療程。
采用單純言語康復訓練治療。其方法、操作、療程均同治療組。
3.1.1 效應指標
①言語功能評分,采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CRRCAE[2]評定,包括聽理解、復述、說、出聲讀、閱讀理解、抄寫、描寫、聽寫、計算9分項,分值越低言語障礙越明顯。②言語障礙程度,采用波士頓診斷失語檢查法(BDAE)中的失語癥嚴重程度分級標準[3]評定,包括0~Ⅴ級,等級越低病情程度越重。
3.1.2 不良反應指標
包括針刺、藥物及其他治療措施的不良反應指標,如暈針反應、過敏反應、毒副反應等。
3.1.3 觀察時點
治療前進行基線評估,治療2個月后評價療效和安全性,治療結束后6個月隨訪。
采用SPSS11.0軟件直接編制數(shù)據(jù)錄入程序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與管理,每份病例報告表(CRF)上的數(shù)據(jù)均雙人錄入。數(shù)據(jù)錄入結束后,隨機抽取10%CRF與數(shù)據(jù)庫核對,確保數(shù)據(jù)一致;進行邏輯檢查修改錯誤數(shù)據(jù)。錄入完成后封盲。
委托專業(yè)人員盲法統(tǒng)計分析,分析結束后予以揭盲。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計數(shù)資料用率或構成比表示。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檢驗(方差不齊時用校正′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檢驗(-檢驗);量表評分用非參數(shù)相關或獨立樣本的-檢驗或檢驗;非等級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等級計數(shù)資料用非參數(shù)相關或獨立樣本的-檢驗;“不良反應”結果的分析用回歸分析。顯著性檢驗水準a=0.05,值取雙側值。
3.3.1 兩組治療前后言語功能CRRCAE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后CRRCAE評分均較治療前增高(<0.01),且在增高的幅度上,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0.01)。提示兩組患者治療后言語功能均得到改善,在改善的程度上治療組較對照組更明顯。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言語功能CRRCAE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0.01;與對照組比較2)<0.01
3.3.2 兩組治療前后言語障礙程度分級比較
兩組治療前后言語障礙程度分級組內(nèi)自身比較及治療后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1),提示兩組治療后患者的言語障礙程度顯著降低,且降低的幅度以治療組更顯著。詳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言語障礙程度分級比較 (n)
3.3.3 隨訪結果
所有完成治療觀察的患者均完成隨訪。治療結束后6個月隨訪時,治療組、對照組言語功能繼續(xù)得到改善者分別為16例、14例,未繼續(xù)改善者分別為8例、13例,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
3.3.4 不良反應
在試驗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所采用治療方法對正常生理狀態(tài)指標如意識、感覺、運動、睡眠、脈搏、心率、呼吸等的不良影響;未出現(xiàn)暈針、過敏等不良反應。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來,給災區(qū)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慘重損失,導致37萬余人傷(亡),直接經(jīng)濟損失達670億元人民幣之巨。地震引起的主要傷害類型包括骨折、腦外傷、脊髓損傷、周圍神經(jīng)損傷、皮膚缺損及機械性外傷和應激反應,以及適應性障礙造成的疲勞、免疫力低下、焦慮、血壓升高等。腦損傷是常見類型,據(jù)統(tǒng)計其占此次地震所有損傷的7.92%。地震腦損傷后存活下來的患者,均遺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礙,其類型很多,包括認知、言語、吞咽、肢體功能殘障等,導致患者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降低[4],康復的最終目的是促使患者重返社會。
地震腦損傷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可資借鑒的直接經(jīng)驗不多,雖然學界在近10年來從亞洲幾次大地震中總結了一些救援和康復的經(jīng)驗,但尚不足以全面指導此次地震中的醫(yī)療救護尤其是康復治療;另一方面,雖然有關地震腦損傷功能障礙康復治療的直接經(jīng)驗、成果積累不多,但就患者損傷的類型、性質(zhì)及功能殘障結局而言,無論是地震傷害,還是平時的意外傷害(如交通事故)抑或疾病影響,都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地震腦損傷功能障礙的康復治療理論上完全可以借鑒長期積累的針對意外傷害和疾病所致腦損傷功能殘障的成熟經(jīng)驗來指導。
言語障礙是因為腦部器質(zhì)性損傷,引起大腦言語功能區(qū)域及相關區(qū)域受到損傷,從而出現(xiàn)言語功能受損或者喪失的一種綜合征,常見于腦血管疾病、顱腦外傷、腦部腫瘤、感染等。對腦損傷言語障礙的康復治療,目前有西醫(yī)和中醫(yī)兩大類,西醫(yī)主要包括以改善言語功能為目的傳統(tǒng)方法或直接法;以著重改善交流能力的實用法或間接法;以用對側大腦半球功能或體外儀器設備來補償言語功能不足的補償法等[5]。其中言語訓練是常用方法,其遵循早期介入、綜合訓練、循序漸進、因人施治的原則,包括發(fā)音器官的訓練、口語訓練、表達能力訓練等,對言語功能的恢復具有良好作用[6-7]。中醫(yī)學對言語障礙的治療以針灸療法為主導,其被認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腦損傷言語障礙急、慢性期均有較好療效[8-9]。
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針刺綜合康復方案治療地震腦損傷言語障礙,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言語功能,降低言語障礙的嚴重程度,并且較單純西醫(yī)言語訓練治療的效果更為突出。通過研究,形成了一套治療地震腦損傷言語障礙的中西醫(yī)結合綜合康復方案,為地震災區(qū)患者服務;同時為今后發(fā)生類似突發(fā)災害積累成功的經(jīng)驗和方法,本研究所形成的成果已成功應用于隨后發(fā)生的“4·14玉樹地震”、“4·20雅安地震”傷員的康復治療。
[1] 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jù)治愈好轉(zhuǎn)標準[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468-469.
[2] 李勝利.言語治療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19-21.
[3] 郭學軍.康復醫(yī)學[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8:57.
[4] 白書忠,傅征,李建華.軍隊醫(yī)院機動衛(wèi)勤分隊訓練教材[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27-37.
[5] 繆鴻石.康復醫(yī)學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128-130.
[6] 鐘印勤,馬晶.神經(jīng)外科疾病術后失語癥的早期語言康復訓練[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4,20(1):15-17.
[7] 賈俊榮.顱腦外傷失語癥的語言訓練康復護理[J].現(xiàn)代康復,2001, 5(2):136-137.
[8] 張慶蘇,紀樹榮.失語癥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1):20-22.
[9] 張永玲,何竟.深刺舌三針為主治療腦外傷后失語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華西醫(yī)學,2004,19(3):428-429.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plus Rehabilitation for Speech Dysfunction Due to Post-earthquake Brain Injuries
-1,-2,3,1,-2,4,-3,2,2.
1.,610041,; 2.,610083,;3.’,610071,; 4.,621000,
To explore a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in treating speech dysfunction due to post-earthquake brain injuries.By a multi-center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method, the recruited eligible subjec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30 cases) and a control group (31 cases). They were respectively intervened by a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ombining acupuncture and speech training and speech training alon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ies and safety were evaluated.The speech func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both groups after 2-month treatment (<0.01), and the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marked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0.01). The 6-month follow-up study showed that 16 subjec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14 subjects in the control group gained further improvement in speech function, but the inter-group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0.05).The rehabilitation combining acupuncture and speech training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reating speech dysfunction due to post-earthquake brain injuries, and has its advantage in therapeutic efficacy compared to single speech training.
Speech dysfunction; Post-earthquake brain injuries; Acupunctu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246.6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3.12.990
1005-0957(2013)12-0990-03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國家863計劃)(2008AA022406)
周建偉(1963 - ),男,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
黃蜀(1963 - ),女,主任醫(yī)師,碩士生導師,E-mail:huangshu 518@163.com
201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