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芳 徐秀華 陳粉扣
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療效觀察
徐宏芳1徐秀華2陳粉扣2
目的觀察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療效。方法選擇就診符合TIA條件的7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阿托伐他汀治療35例為對照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治療35例為治療組。觀察其治療后的臨床療效、TXB2、血小板聚集、血液流變學指標。結果血液流變學、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差異比較,有顯著意義(P<0.05),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療效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TIA療效確切,能迅速緩解癥狀,有效降低腦梗塞的發(fā)病率。
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阿托伐他??;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XB2;血小板聚集;血液流變學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IA)是指由腦局部或視網膜缺血所引起的短暫性、局灶性腦缺血導致突發(fā)、短暫性的神經功能障礙發(fā)作,持續(xù)時間不超過1h,一般在24h內癥狀完全消失,腦組織無急性梗死病變。TIA已致腦卒中,也是腦梗塞的前期表現。臨床治療方法較多,療效不一。我中心對TIA患者給予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到我中心就診的TIA患者70例,均符合TIA診斷標準[1]。患者按就診順序的單雙號隨機分組,單號治療組35例中,年齡最小35歲,最大73歲,平均年齡(53.3±3.3)歲;發(fā)作頻率:>3次/周者7例,2~3次/周者15例,≤1次/周者13例。雙號對照組35例中,年齡最小39歲,最大77歲,平均年齡(55.4±3.4)歲;發(fā)作頻率:>3次/周者12例,2~3次/周者11例,≤1次/周者12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它可能引起腦氧代謝及凝血指標變化的情況存在,排除3d內給予抗凝、溶栓藥物及有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方面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阿托伐他汀片(商品名:立普妥,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95868032)20mg,qn。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558)40mg,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點滴,qd。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腸溶片、常規(guī)營養(yǎng)支持、改善腦代謝等一般治療。兩組患者均14d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1.3 觀察指標觀察治療14d前后臨床癥狀、血液流變學、血栓素B2(TXB2)、血小板聚集率。
1.4 癥狀療效標準速控或基本痊愈:日平均發(fā)作次數≥1次,在治療開始后3d發(fā)作控制者;有效:發(fā)作在3~15d控制;無效:發(fā)作在15d內未控制;惡化:轉為腦梗死[1]。
1.5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軟件采用SPSS 12.0。療效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和χ2檢驗,數值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檢驗標準α=0.05。
2.1 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的比較見表2。
2.3 治療前后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較見表3。
2.4 復發(fā)率及發(fā)展為腦梗比較半年后對照組發(fā)展為腦梗死9例,治療組2例,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半年后隨訪,對照組復發(fā)例數15例,治療組6例,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的比較[(±s),mpa.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變化的比較[(±s),mpa.s)
注:經方差分析,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高切 全血黏度低切治療組(n=35)治療后1.53±0.11△▲4.85±0.21△▲9.51±1.03△治療前2.02±0.15 5.06±0.11 10.64±1.02治療前1.97±0.21 5.03±0.14 11.01±1.02對照組(n=35)治療后1.85±0.17△5.02±0.13△10.01±1.12△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較(±s)
注:經方差分析,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TXB2血小板聚集率治療組(n=35) 治療后 278.3±81.7△▲42.4±7.5△▲治療前 347.6±122.6 51.2±12.4治療前 350.4±114.2 49.3±10.6對照組(n=35) 治療后 296.9±66.3△46.3±6.7△
現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是腦梗死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因此,積極干預TIA對于腦梗死的預防具有積極意義[2]。研究表明,TIA發(fā)作可能與腦血管痙攣、血液動力學、血脂改變、血小板成分改變等因素有關[3]。在本組研究觀察中,兩組治療后均可改變患者的血液流變學、TXB2、血小板聚集率,差異有顯著意義;治療組在全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TXB2、血小板聚集率等方面數值比較,差異也有顯著意義;治療組在臨床療效、半年復發(fā)率、半年后發(fā)展為腦梗死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治療TIA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優(yōu)于單純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可調節(jié)血脂、穩(wěn)定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血栓形成,減輕動脈狹窄程度[4-5],故對TIA有一定的療效?,F代研究表明,丹參酮IIA磺酸鈉可提高纖溶活性、改善血流動力學,并具有抗凝、抗血栓、抗動脈粥樣硬化、抗氧化等作用,可有效改善腦循環(huán),防止血栓形成[6]。本研究表明,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TIA療效顯著,可能與丹參酮IIA磺酸鈉注射液改善血液流變學、TXB2、血小板聚集率作用有關。本方法療效顯著,簡便易行。本研究對觀察病例缺乏長期跟蹤,對其治療時機、頻次等把握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科學分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2] 劉若華.奧扎格雷鈉聯(lián)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30例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5):181-182.
[3] 楊金鳳.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43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50-51.
[4] 王蕾,于維雅,邵芳.氨氯地平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療效[J].臨床醫(yī)學,2010(9):39-41.
[5] 劉元杰. 不同劑量的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頸動脈斑塊的消退影響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39(6):148-149.
[6] 王羽倫,李康,侯連兵,等.丹參酮IIA臨床應用與配伍禁忌[J].醫(yī)藥導報,2011,30(12):1657-1659.
R743.31
A
1673-5846(2013)06-0069-03
1大連市西崗區(qū)人民廣場石道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遼寧大連 116103
2江蘇省姜堰市中醫(yī)院,江蘇泰州 225503
徐宏芳(1969-),女,主管中藥師,主要從事藥品臨床及管理。Email:xuhongfang196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