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萍 黃蘭卿 梁紅衛(wèi)
肺心病是呼吸內科常見病,難治病?;颊哂捎陂L期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引起肺動脈高壓,累及右心房,右心室,失代償期患者往往出現心衰表現,如氣喘,心悸,下肢浮腫等。發(fā)病后不僅要先去除致病因素,而且治療上需要在改善心臟功能基礎上減輕心臟負荷。我院擬丹參川芎嗪聯(lián)合螺內酯治療肺心病失代償期,療效肯定,現論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2012年本院58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27例,年齡56-895歲,中位年齡71歲,有長期慢性胸肺疾病,包括慢支,肺心腫,哮喘,肺纖維化等,發(fā)現有以下肺動脈高壓的表現:(1)在海平面安靜狀態(tài)下心臟彩超示肺動脈收縮壓>30 mm Hg(1 mm Hg=0.133kPa),或肺動脈平均壓>25 mm Hg;(2)胸部X線平片示右下肺動脈主干≥15 mm,肺血流重分布,中心肺動脈擴張,右心室增大;(3)肺CT測量主肺動脈寬度≥28.6 mm,左肺動脈≥28 mm,或右肺動脈≥24.3 mm;(4)心電圖診斷符合Bernard標準2分以上陽性[1]。符合全國肺心病專業(yè)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2],兩組在性別、年齡、肺動脈高壓功能分級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內科治療包括吸氧、抗感染、平喘等治療。治療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丹參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輸注,1次/d,以14 d為一療程。同時予螺內酯20 mg,3次/d口服利尿,減輕心臟負荷。
1.3 指標觀察
1.3.1 肺動脈壓力檢查 分別于治療后行采用GEViVid7彩色超聲診斷儀檢查評估肺動脈壓力變化。
1.3.2 血漿BNP、血液粘度檢測 于治療后第14天采靜脈血,采用深圳RELIA公司生產的全自動多功能免疫檢測儀檢測58例患者BNP,正常值0-500pg/ml;血粘測度采用sysmex血粘度全身動分析儀測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11.1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實驗室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可以看出,治療組治療后肺動脈壓力較對照組下降明顯,心衰指標BNP亦較對照組下降,表明心衰改善,同時就用了丹參川芎嗪后,患者全血還原粘度較對照組低,效果明顯。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治療后二組指標結果對比
肺心病是由于長期慢性肺疾病引起炎癥,炎癥累及動脈及肺小動脈內膜,患者可出現擴張的交通支,產生動靜脈分流,甚至肺內血栓形成,供血減少,血小板功能激活[3],氧自由基產生增多[4]。同時患者心臟功能下降,體內鈉水潴留,導至肝脾腫大,雙下肢水腫。
丹參成份中含有丹參酮等有益于心腦的中藥物質,是經典的治療心臟中藥。而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在丹參的基礎上加入川芎嗪,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擴張并保護血管,改善循環(huán)的作用。二者聯(lián)合可抑制花生四烯酸,調節(jié)血栓素與前列腺素比值,更好地清除氧自由基。另外,丹參川芎嗪還作用鈣離子通道,防止鈣內流,增加細胞內鈣的外流,更好地保護血管細胞,調節(jié)血壓[5]。
螺內酯內有保鉀利尿作用,對肺心病合并水腫患者有顯著療效,Lacolley[6]等證實口服螺內酯可以減緩齡和老化所致的心臟退行性改變。醛固酮可誘導多種細胞因子釋放,導至疾現發(fā)生,而螺內酯與醛固酮具有相似的結構,可以與之竟爭受體,減輕醛固酮的不良作用。
本研究通過實踐證實了以上理論,患者經用藥后明顯改善,表明二者聯(lián)用可增強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蔡柏薔.呼吸內科學.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0:480.
[2]蔣軍廣.實用臨床內科診斷治療學.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0,176-180.
[3]張紅,周旭彬,等.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變化.廣東醫(yī)學,2001,22(2):151-152.
[4]蔣軍廣,等.銀杏葉提取物對老年肺心病患者抗脂質過氧化損傷的影響.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6,18(4):246-247.
[5]殷玲,尹新潔.丹參川芎嗪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8,28(19):1703-1704.
[6]Lacolley P,Safar ME,Lucet B,et al.Prevention of aortic and cardiac fibrosis by spironolactone in old normotensive rats.J Am Coll Cardiol,2001,37(2):66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