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雄飛
【摘 要】抽油桿的斷脫是影響油井正常生產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幾年來,墾東32區(qū)塊因抽油桿斷脫造成的躺井越來越多多,通過對抽油桿斷脫的資料進行了詳細分析,確定了區(qū)塊抽油桿斷脫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腐蝕與偏磨,本文結合目前區(qū)塊的生產特點,找出抽油桿斷脫的主要影響因素,探索抽油桿斷脫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延長油井檢泵周期,降低作業(yè)維護成本,提高經濟開發(fā)效益。
【關鍵詞】抽油桿;斷脫;腐蝕;偏磨;防治措施
1.墾東32區(qū)塊基本情況
新灘油田墾東32區(qū)塊位于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境內,新黃河口的南部,北、東、南三面環(huán)海,西鄰孤東油田、紅柳油田。構造上位于墾東凸起之上,它東臨萊洲灣凹陷,南靠青東凹陷,西部通過墾東斷裂帶與孤南-富林洼陷相接,北部為一斜坡帶與黃河口凹陷相連,是一個在前第三系潛山背景上發(fā)育起來的第三系超覆-披覆構造帶。
墾東32區(qū)塊一直以“加強工況分析、強化躺井預警”為思路,有效控制躺井,并積極做好搶扶井工作,區(qū)塊躺井得到有效控制,自2008年以來,墾東32區(qū)塊年躺井數(shù)分別為23、18、20、27、45口,2012年躺井率達到了3.95%,為近幾年最高,從躺井解剖原因分類來看,2008-2012年墾東32區(qū)塊躺井主要以桿斷脫為主,占區(qū)塊的90%,隨著油田開發(fā)的深入,油井含水的不斷升高,已進入中高含水開發(fā)階段(綜合含水87%),油井高礦化度、蒸汽吞吐、泵上摻水工藝等等,導致了抽油桿腐蝕、偏磨加劇,再加上抽油桿老化、使用修復抽油桿等問題,每年抽油桿斷脫井次不斷增加,造成躺井率居高不下,并且采油成本也不斷上升。因此找出影響抽油桿斷脫的主要原因及對策,延長抽油桿的使用壽命,對提高油井免修期,減少作業(yè)工作量,降低油田開發(f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2.影響抽油桿使用壽命的因素
墾東32區(qū)塊為普通稠油油藏。采油的抽油桿為高強度抽油桿,由于抽油桿長期受交變載荷和油、氣、水以及腐蝕介質的共同作用,導致抽油桿偏磨腐蝕,偏磨會加劇腐蝕,從而導致抽油桿很容易發(fā)生斷脫,使其成為機械采油中比較薄弱的環(huán)節(jié)。但導致抽油桿斷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因素也錯綜復雜,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剖析:
2.1抽油桿工作條件
抽油桿在工作過程中,遭遇不對稱循環(huán)載荷的作用,上部光桿遭遇的載荷包含:抽油桿柱的載荷,液柱載荷,抽油桿柱、油管柱和液柱的慣性載荷,抽油桿柱在運動中受的摩擦阻力,抽油管柱和油管柱的彈性引起的振動載荷,由液擊引起的沖擊載荷,由井斜變更、螺紋不同心、懸繩器擺動等因素造成的扭力等七方面的力。而抽油桿柱遭遇的載荷隨深度有所變更,如抽油桿柱載荷越往下越小,加高低部抽油桿柱所遭遇的上頂力的作用,在中和點以下抽油桿柱由遭遇張應力變成壓應力,迫使抽油桿彎曲,增大了扭力和摩擦力,使得下部抽油桿工作條件更加惡劣。
2.2負荷變更引起的疲勞損壞分析
光桿負荷在高低沖程中是不同的,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長沖程和小沖次可以使負荷變更最小,負荷的變更重要與光桿的沖程和抽油機懸點負荷有關。由于泵閥的作用,上沖程時抽油桿遭遇著液柱重量,下沖程時液柱的重量便作用在油管上。因此,上沖程開端時,舉升的液柱重量會使抽油桿的負荷產生突然變更,沖次愈高負荷愈大,這種負荷的突變愈強烈。由于這種交變負荷的影響,導致了墾東32區(qū)塊約占5%的抽油桿斷脫。
2.3地層水腐蝕的影響
油井產出液礦化度較高,管、桿腐蝕嚴重,加劇了抽油桿的偏磨斷脫,大部分井達到了20000mg/L以上,在開發(fā)過程中,該部分油井管桿腐蝕特別嚴重。主要表現(xiàn)在油管、抽油桿、套管、深井泵在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點蝕,逐漸擴大發(fā)展,造成油井油管管壁變薄導致漏失,抽油桿變細或者抽油桿接箍腐蝕穿透發(fā)生斷脫等事故。由于這種交變負荷的影響,導致了墾東32區(qū)塊約占90%的抽油桿斷脫。
2.4偏磨的影響
抽油桿發(fā)生偏磨的原因也很多,歸納起來有:
a.井斜的影響:在斜井中,如果抽油泵在造斜點以下,油管會隨著套管一起彎曲,導致抽油桿與油管發(fā)生嚴重摩擦。
b.交變載荷的影響:由于抽油桿和活塞受油管中液體阻力的影響,桿柱上、下受力不一致,在抽油桿柱上形成一個受力中和點,中和點上部桿柱受拉力,中和點下部桿柱受壓力,受壓的部分桿柱就會發(fā)生彎曲變形,與油管發(fā)生偏磨。
c.含水的影響:高含水使抽油桿工作介質由油潤滑變?yōu)榈貙铀疂櫥?,潤滑性能降低,摩擦系?shù)增大,磨損加快,降低桿的強度,從而導致抽油桿斷脫。
抽油桿斷脫是偏磨和腐蝕交互作用的結果,不是磨損和腐蝕的簡單疊加,偏磨加速腐蝕,腐蝕也加劇了磨損,二者結合具有更大的破壞性。
2.5油井帶砂生產的影響
新灘油田經過多年的開發(fā),油井出砂越來越嚴重。油井出砂導致地層虧空嚴重,防砂難度越來越大。盡管油井基本都采取了防砂措施,但有一些井防砂效果欠佳,油井帶砂生產。一方面使泵磨損,另一方面也使抽油桿表面的瀝青油脂被磨損掉,使抽油桿失去保護層導致磨損加劇。
總之,造成新灘油田墾東32區(qū)塊抽油桿柱斷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歸納起來主要有產出液的腐蝕嚴重、偏磨、油井帶砂生產等原因。其中井液腐蝕占主導。
3.防治措施
就目前來看,墾東32區(qū)塊以腐蝕為主要的原因,但偏磨和腐蝕是分不開的,腐蝕偏磨均是造成抽油桿斷脫的主要原因。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3.1使用防腐抽油桿和高強度桿
抽油桿的材質耐腐蝕性差,是腐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抽油桿柱的表面涂上一層特殊防腐涂料,隔離抽油桿和產出介質,以達到保護抽油桿柱的目的。對不同的井應區(qū)別對待,偏磨腐蝕較嚴重的井,更換鋼級較高的抽油桿。
3.2采用防腐節(jié)箍,減少腐化影響
目前,油井節(jié)箍腐蝕偏磨是墾東32區(qū)塊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我們采用了防腐節(jié)箍來代替普通節(jié)箍,延長了節(jié)箍的使用周期,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3.3采用連續(xù)抽油桿技術
連續(xù)抽油桿中間沒有節(jié)箍,與常規(guī)抽油桿比較,消除了接箍的活塞作用,減少了抽油桿與油管之間的磨損,也減少了節(jié)箍的腐蝕。
4.結論及建議
(1)影響油井抽油桿斷脫的因素是相當復雜的,而且在同一口油井往往伴隨著多種因素的并存,互相參透,同時作用。但最重要還是抽油桿的疲勞損壞、機械磨損、腐化損壞三個方面的原因。
(2)抽油桿斷脫問題的治理要保持以防桿斷為重點,防治斷脫相聯(lián)合,實行整體治理的原則。
(3)延長抽油桿柱使用壽命的方法主要有合理治理管柱的腐蝕偏磨,合理調整生產參數(shù),研究開展更為有效的防砂治砂技術。
【參考文獻】
[1]李連波.抽油桿腐蝕機理研究.中國石油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4.
[2]李營波.抽油桿腐蝕斷裂機理及其修復工藝的完善.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6,10.
[3]靳從起.抽油機井偏磨腐蝕機理及對策.石油機械,1999,05.
[4]趙福麟.油田化學.石油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