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政策應立刻調整》
(2013年第32期)
如果擔心反彈過快,也可分步驟地開放。例如先開放30歲以上的婦女生二胎,五年后全部開放。或者先全面開放“單獨生子女家庭”生二胎,五年后全部開放。這樣估計會把前幾年的反彈幅度減半,可能恢復到1.5左右的生育率,而每年新生人數(shù)會從現(xiàn)在的1600萬增加到2000萬。
雖然分步驟開放限制的方案看似更穩(wěn)妥,但全面開放卻有更多的好處。現(xiàn)在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對人權方面的認識和觀念遠非幾十年前,以前習以為常的強制墮胎和強制上環(huán)等事件,目前已經引起了社會廣泛的不滿。如能盡快廢除(或者有明確的時間表)強制性的一胎化政策,可以迅速提升人們對新一屆政府改革能力的信心。另外,中國獨一無二的人口政策早已為世界所詬病,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國際聲譽,如果能夠盡快從這個領域找到改革的突破口,也將迅速提升本屆政府的國際聲譽,從而加快中國融入世界的步伐。
北京 黃文政 梁建章
人口增長有其內在的規(guī)律,生育率持續(xù)走低,在理論上將導致一個人口種群的消亡。如果中國始終保持2000年婦女總和生育率1.46,到2300年人口將只剩下7500萬;如果總和生育率維持在超低水平1.30,到2300年人口則只剩下2800萬!生育率內在規(guī)律告訴我們,哪怕是微小的人口負增長,只要維持時間足夠長,都是一個人口群體或一個國家的災難。
近年來我們已經感受到生育率持續(xù)降低對中國社會的影響。由于人口減少,眾多小學因缺乏生源而關閉。以小學畢業(yè)生數(shù)量為例,2000年,中國小學畢業(yè)生數(shù)為2419.2萬人,2003年下降到2267.9萬人,2008年下降到1864.9萬人,目前已經不足1800萬。與此同時,中國小學數(shù)量,也從1996年的64.6萬所 減少到2009年的28.02萬所,13年減少57%。
北京 陳 劍
和其他難解的全局性問題一樣,關于中國的人口政策,有維持現(xiàn)狀、小步改良和推倒重來三種意見。大多數(shù)人口經濟學家持最后一種立場,盡管他們都以自己的方式淡化這一方案的激進色彩——比如設置一個時間不長的政策過渡期。
考慮到人口問題的敏感程度,人口經濟學家選擇了以利誘為主的話語策略,把大多數(shù)精力花在分析人口數(shù)據上。如果技術上可能,他們會寫一篇完全由數(shù)字構成的人口政策建議,而把倫理和政治方面的因素排除在外,以期用這種看上去更理性客觀的方式,軟化計生行政部門一貫強勢的維持現(xiàn)狀的決心。
然而,人口替代率、贍養(yǎng)比、劉易斯拐點、生育意愿這些名詞看上去雖然更中性、更技術化、更平和,卻不意味著它們更容易被接受。中國人口政策的核心在于生育管制。維持現(xiàn)實意味著鞏固甚至強化政府的權力,而解除管制意味著剝奪政府的權力。這是任何話語策略都不能改變的事實。
上海 夏佑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