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學期臨近期末時,大學生都會精心準備考試,其中不乏突擊復習、死記硬背者。但知識的掌握更在于平時的積累和融會貫通能力的提高。本文以《西方經濟學》課程為例,對突擊復習的弊端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從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考試的方式的靈活多樣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注重平時積累,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期末考試;突擊復習;積累;理解能力
一、 引言
每學期臨近期末時,大學生都會精心準備考試。雖然現在的考試形式逐漸多樣化,但依然有相當一部分課程是以閉卷考試的形式進行。因此,在期末復習時,不乏突擊復習、死記硬背者。但知識的掌握更在于平時的積累和融會貫通能力的提高。如果只是臨時突擊應付考試,對學習的課程不能做到全面把握。本文以《西方經濟學》課程為例,對突擊復習的弊端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如何注重平時積累,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建議。
二、突擊復習的弊端
(一)考試結束后課程的內容遺忘速度快
從筆者多年的教學情況看,學生對突擊復習的內容是很容易遺忘的。雖然一部分學生經過突擊復習通過了考試,但在考試后不久就忘在腦后,在后期的學習中屢屢表現出來。如在介紹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對等內容時,筆者曾要求突擊復習的學生做一嘗試,將正在講授的部分與微觀經濟學的相關內容做對比分析,但效果不佳。而平時對課程的基本內容掌握較好的學生,就能對此問題做較全面的回顧與分析。顯然,平時的積累尤為重要。
(二)對問題理解不夠,易發(fā)生張冠李戴現象
近年來,本教研室對《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及宏觀部分)均采取全校統(tǒng)考、流水閱卷的方式。從閱卷中也反映出一些學生突擊復習存在的問題。如試卷中的題目明明是“作圖說明總效用和邊際效用的關系”,部分學生解答的內容是“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內容及其形成原因”。再比如,將無差異曲線的特征與等產量曲線的特征混為一談;將序數效用論中消費者均衡的圖形與生產者均衡的圖形進行嫁接;將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內容與邊際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的內容混同等等。顯而易見,這是死記硬背的結果,對問題的理解不到位。
(三)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較弱
為了全面考核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及宏觀部分)試卷的論述題中,其中有一道題是比較靈活的題目,要求學生或利用所給材料、或結合現實運用相關經濟理論對經濟問題進行分析。由于是二選一的題目,所以學生一般都會避開這道所謂難度大的題目,去選擇教材上有明確答案,不易失分的題目。這說明,僅僅依靠突擊復習,死記硬背,對經濟學原理的理解是不可能全面和深刻的。而從卷面中也反映出,即便是選擇了靈活題的學生,對題目的解答也是不盡如人意的,理論和實踐遠遠沒有達到有機結合,只是簡單地將所學過的理論堆砌在一起,反映出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亟待加強。
三、建議
(一) 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端正,對其學習的效果是有直接影響的。由于筆者所在學校的《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在大一下半學年開設,部分學生對大學學習的環(huán)境還未完全適應,主動學習的意識還遠遠沒有形成,僅僅以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為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引導學生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從高中階段的題海戰(zhàn)術的思維中轉移出來,使學生盡快完成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
(二)要通過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一方面,在授課過程中結合所講授的內容調動學習學習積極性。如介紹所授課程的重要性時,就可以密切聯(lián)系當前的熱點經濟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及時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如筆者在與學生首次見面時,都會要求學生交一份書面反饋材料,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對課程預期學習效果及對授課教師的期望等。此外,利用各種機會及時了解班上少數民族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清楚哪些學生是民考漢的學生,哪些學生是是雙語班的學生;了解這部分學生入學以來的聽課情況及在學習中有何困難等。更重要的是鼓勵少數民族學生要與其他同學積極交流,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問題。這樣做,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盡快消除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陌生感,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總而言之,教師在首次上課時,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體現自己的魅力和智慧, 為師生之間的順暢溝通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以學生的共同發(fā)展為目標。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以各種方式向所有學生傳遞下面的信息:每一位學生個性不同,但老師對所有的學生都充滿了信心。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應是變化的根據,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一定能順利實現學習的目標。不可否認,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學生個性差異是非常顯著的,但教師應關注全體學生的共同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互動的對象應該是所有學生,既包括基礎較好的學生,也包括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既有性格外向的學生,也要有性格內向的學生,要體現出對每一個學生的公平。例如,筆者觀察到個別學生性格比較內向,每次聽課時獨往獨來,與同學的交流甚少,在課堂上從來都是被動發(fā)言。針對觀察到的情況,筆者利用課下的時間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平時對哪些問題感興趣,根據教學進度和內容,有意識地讓學生對相關問題做事先準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發(fā)言。由于是有備而來,學生在發(fā)言時的自信心無疑就會增強,發(fā)言時就會顯得條理清楚,筆者就會進行大力表揚。實踐證明:通過這種方法,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是有裨益的。還有部分學生,會利用各種途徑關注國家的經濟形勢與經濟政策,并積極利用各種機會與筆者交流自己的觀點。對這部分學生,筆者會雙管齊下,既鼓勵他們將自己的觀點在在課堂上與其他學生分享,又會在平時考核上加以體現??傊?,教師需要關注所有學生不同的個性,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力,實現共同發(fā)展的目標。
3、教師在教學中要在教學語言上狠下功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否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教師的課堂語言的運用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語言的運用到位,既生動形象,又引人入勝,并能做到豐富多彩,學生就會有更充裕的時間去參與教學過程和思考問題。因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保持旺盛的精力,以富于變化的語言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主動學習。
(三)平時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
1、加強案例教學。案例教學由來已久,是美國哈佛大學在上世紀20年代首創(chuàng)的重要教學方法,旨在培養(yǎng)高素質、實用型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管理人才。案例教學主要以對企業(yè)過去或現在正在發(fā)生的管理問題的討論為核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仿真環(huán)境,使其在課堂上就能接觸到實際問題和實際社會環(huán)境,從而學會在復雜條件下利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在案例教學方面多下功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適時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學方法。教師在對某些教學內容的講解過程中,可以穿插簡潔明了的小案例,幫助學生了解經濟學基本原理;在系統(tǒng)學習過相關內容后,教師可以提出案例,將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的情況;當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學基礎后,教師可以考慮選擇綜合性重大案例,組織學生以專題辯論會形式進行案例教學。由于該種案例教學是將學生分成正反兩組進行辯論,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可以促使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去查找資料、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綜合分析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意識。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意識。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將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意識貫穿始終,適時地引導學生觀察經濟現象和問題,在此基礎上可以寫成小論文以課外作業(yè)的形式提交,并計入平時成績的考核;鼓勵學生積極申報學校的本科生科研基金項目,通過項目的申報和參與,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
要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考試的方式應該有所突破。由于現在很多課程的期末考試仍采用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使很多學生習慣于期末突擊復習,盲目記憶一些同學們認為可能會考的題目答案。在這種情況下,考試方式的改革就迫在眉睫。除了規(guī)定時間內的閉卷考試,更重要的要引導學生在平時多下工夫,如在每學期時間將過半時,教師可以根據所授課程,擬定一些論文題目,讓學生從中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題目,提早做準備,期末時提交一篇格式規(guī)范的論文。學生為了完成論文,就需要閱讀一定的參考文獻,廣泛進行資料的搜集、整理等,無疑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此外,若在小班教學的情況下,還可以采用面試的方式進行。這種師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使教師可以比較清楚地得知每個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把握狀況。在考核過程中,教師就學生對課程的基本體系的理解,重點、難點的掌握程度,并用開放式的題目對學生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能力等方面做全面的考核。無疑,在考核方式靈活多樣的情況下,學生就會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知識的積累,從而避免考試前臨時突擊、生吞活剝的情況發(fā)生。
總之,大學生要全面掌握課程體系,提高理論與實際的結合能力,一定要注意平時對知識的積累,要在綜合分析能力上狠下功夫。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改變期末突擊復習的習慣,使學生通過期末復習,對所學課程的體系做到更全面的把握,取得預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大勇. 關于提高西方經濟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思考[J].中國商界,2010,(10).
[2]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第5版.
[3]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宏觀部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第5版.
[4]張欽.提高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質量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4).
作者簡介:
張欽,經濟學碩士,新疆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