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教育發(fā)展研究院(200135) 李功愛
上海市羅山中學(xué)(200135) 王亞東
大地之鷹南疆萬里疾馳記
上海市浦東教育發(fā)展研究院(200135) 李功愛
上海市羅山中學(xué)(200135) 王亞東
2012年7月14日至27日,上海市地理學(xué)會、上海市教育學(xué)會地理教學(xué)專業(yè)委員會組織“大地之鷹”中學(xué)地理教師野外考察團40人,在南疆和天山伊犁谷地乘坐大客車疾馳了約7000千米。所見所聞,真實印證了國人廣泛流傳的兩句話:“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國有多大”,“不到南疆,就等于沒有到過新疆”。
7月中下旬,是南疆最熱的時期,是白天時間最長的時期,也是最美的時期,瓜果熟了,草木青青,牛羊成群。在民豐、庫爾勒等地廣場上的夜晚,我們還看到維吾爾族等各族群眾載歌載舞的文化活動。
美麗的南疆風光,美好的南疆時光,“大美新疆”的這一段旅程令人終身難忘!
此次新疆之行,最讓我們感到意外的是:我們一路追趕著太陽,雨水一路追趕著我們。從吐魯番到喀什,從喀什到民豐,再到庫爾勒、巴音布魯克,即使在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也有雨水的陪伴。就連在火焰山,我們也遇上了黃豆大的雨滴,不能不說是奇跡和幸運。原本以為是酷暑、干燥的難耐之旅,不曾想到陣陣雨水讓我們考察之旅舒適了不少。
我們7月14日到達吐魯番時,大客車從剛被洪水沖壞的一段路面通過,路的兩側(cè)一片汪洋。次日看電視,說14日下午12∶50時,某石油公司的14名工人乘坐一輛五十鈴汽車時被洪水沖走,當場造成7人死亡,2人失蹤。
7月13日~14日,號稱我國“棉都”的阿克蘇地區(qū)阿瓦提縣遭受冰雹襲擊,當?shù)匕l(fā)射了上千發(fā)火箭彈和高射炮彈來防雹。7月19日,阿克蘇地區(qū)拜城、新和、沙雅縣又先后遭受強降雨、冰雹等災(zāi)害,造成近30萬畝農(nóng)作物受災(zāi),部分民房被淹。
7月19日19時左右,喀什市突降暴雨。那時正值我們從帕米爾高原返回喀什市途中,我們在車上看到大雨如注,路面很快積起了水。據(jù)報道那半小時的降水量達到20毫米。
7月23日11點鐘左右,我們赤腳進入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沙丘,那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當那細細的沙粒在腳趾間滑動時,腳微微用力,往沙下面探一探,還略有一絲潮濕和涼意呢。仔細看看沙丘表面,還留有雨水向下流動的細細痕跡。
據(jù)當?shù)厝苏f,“這幾天”南疆的雨水比較多,“這兩年”南疆的雨水比較多。
據(jù)有關(guān)資料,新疆年平均降水量140~150mm,其中北疆降水多于南疆,山地降水多于盆地。如位于北疆的準噶爾盆地年平均降水量150~200mm,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北部、西部邊緣平均降水量50~100mm,塔里木盆地東部和南部邊緣平均降水量不足50mm,且末若羌為20mm左右。根據(jù)《新疆氣象手冊》的資料(南疆部分地區(qū)的四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表(1951~1980),單位:%),夏季的南疆確實也是雨水相對比較多的季節(jié)。因此,大地之鷹在7月中旬從吐魯番開始的南疆之行,確實是南疆的雨水比較多的“這幾天”。
%吐魯番庫爾勒阿克蘇喀什和田若羌春14 18 19 36 31 17夏52 62 60 32 42 62秋15 14 13 14 12 6冬19 6 8 18 15 14
此次大地之鷹南疆之行兩過庫爾勒,都遇到了降雨天氣,其中有一次還看到了橫貫天空、連接地平線的雨后彩虹。根據(jù)我們回滬后查找的資料,2012年6月4日下午,庫爾勒市也曾出現(xiàn)過罕見的大暴雨,造成庫爾勒市北山暴發(fā)洪水,市區(qū)內(nèi)多處積水并一度引發(fā)大面積交通堵塞。據(jù)報道,那天庫爾勒市的降雨量達到72.5毫米,超過了以往的全年平均降水量。
據(jù)新疆氣象局披露, 2010年降水量全疆大部地區(qū)異常偏多,南疆地區(qū)較常年偏多近9成,偏多幅度居歷史第一位。2011年降水量北疆略多南疆略少,天山山區(qū)接近常年。2012年春季降水量南疆地區(qū)降水量接近常年。
2012年9月13日,新疆氣象局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了全疆2012年夏季總降水量情況。北疆地區(qū)總降水量為69.1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近1成;天山山區(qū)季度總降水量為200.1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近1成;南疆地區(qū)季度總降水量為40.7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多近4成,其中庫爾勒、拜城、和田、墨玉等地的降水量偏多幅度居歷史同期第一位,和靜、策勒居第二位,民豐居第三位。
因此,從2010年、2011年、2012年的降水數(shù)據(jù)看, “這兩年”新疆雨水確實比較“多”。雨水多,尤其是南疆地區(qū)雨水增加,雖然也會造成一些災(zāi)害,但總的來說,雨水多對南疆農(nóng)牧業(yè)發(fā)展確實是大好事。
對于干旱的新疆來說,再多的雨水也不能算多。大地之鷹到了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那里是我國陸地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最熱、最干的地方??粗珊缘暮?,你會確實感到新疆的雨水還是太少!
走向艾丁湖
大地之鷹此行從吐魯番奔馳到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口岸,所見天山和喀喇昆侖山姿態(tài)萬千,完全不覺長途坐車的單調(diào)困乏,而是一路觀察、一路驚嘆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在沿著217公路前往庫車天山大峽谷途中,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風蝕地貌,如以風蝕“城堡”為典型的魔鬼城,還有各種風蝕壟溝、風蝕崖、風蝕洞。在鹽水溝隧道附近有一處絕壁懸崖,由于沉積巖層的層理和垂直裂隙相互交織,構(gòu)成了一幅如同樓宇的“畫面”,當?shù)厝藢⑵涿麨椤安歼_拉宮”。
天山庫車大峽谷,實際就是庫車河河谷,庫車河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整個庫車大峽谷的巖石由紅色砂巖和砂礫巖組成,由于長期受到風和流水的侵蝕,顯得很深很長很狹窄,再加上人跡罕至,跋涉其中確有驚心動魄之感。
庫車大峽谷
天山庫車大峽谷中沒有路,腳下都是細小的沙礫,很潮濕,有些地段還有細小水流。仔細觀察峽谷旁前些年建造的臺階,可以看到很明顯的洪水水位和峽谷下切的痕跡。7月16日上午我們進入峽谷后還下了一陣小雨,還真有點擔心萬一洪水下來怎么辦,好在峽谷中利用地勢較高的巖塊開辟了幾處“避險臺”。后來得知,7月17日、7月24日庫車大峽谷地區(qū)兩次突降大雨致山洪暴發(fā),有游客被困數(shù)小時甚至數(shù)天。大地之鷹7月16日只是遇上了小雨,真是幸運!
步行大峽谷中,可以看到峽谷中有巖石崩落的現(xiàn)象。在我們經(jīng)過的一處通道上,就有一塊巨大的石塊,正好卡在兩側(cè)狹窄石壁間,人只能蹲下身子才能通過,稱為“一線天”。在大峽谷里的一些路段,當你仰頭向上,呲牙利嘴的巖塊似乎頃刻就會崩落下來。當我們看到幾塊 “新鮮”的大石頭擋在路中,似乎更增加了這種擔心。經(jīng)過我們觀察,這些擋路的大石塊,其崩落前的部位就在高處。這些崩落的巖塊,是如同我們夏季在南方山區(qū)常見到的那樣,在雨水沖刷下崩落的嗎?當我們詢問大峽谷管理人員巖塊崩落的情況時,他們的說法令我們大吃一驚。原來庫車大峽谷時常發(fā)生巖石崩塌的現(xiàn)象,不過不是夏季,而是冬季!我們理解這就是庫車大峽谷特殊氣象、地質(zhì)條件的緣故:冬季低溫使大峽谷兩側(cè)的巖層空隙中、裂隙中在夏季積存的水分結(jié)冰,冰的體積增大再使空隙、裂隙增大,出現(xiàn)了“冰劈”現(xiàn)象,從而使巖石崩解。
西行南疆,到處可見被大自然塑造成萬千姿態(tài)的山地。這些山地極少能見植物生長,有的像樓臺、城堡、怪獸,有的巖層還呈現(xiàn)五顏六色的外表。在山谷出口處,有大大小小的洪積扇。有的地方能看見積雪的山峰。
很有意思的是,我們在前往阿克蘇的途中還看到了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的新疆“渭干河”,那是在拜城縣的克孜爾千佛洞附近。克孜爾千佛洞是1961年國務(wù)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石窟壁畫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大地之鷹克服了困難步行數(shù)里才到達此地。渭干河是塔里木河的一條支流,是一條時令河,我們看到它正是有水的季節(jié)。在夏季,能聽到渭干河、葉爾羌河、和田河、塔里木河嘩嘩的流水聲,心中自然也是一種感受。
帕米爾,漢代稱為蔥嶺,唐代后稱為“帕米爾”,“帕米爾”在塔吉克語中是“世界屋脊”的意思。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等在帕米爾交匯,因此帕米爾高原是一個巨大的山結(jié)。在卡拉庫里湖,我們看到了慕士塔格峰、公格爾峰、公格爾九別峰等雪峰林立的壯美景色。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族自治縣就位于帕米爾高原上,縣城中心有一個雕塑,就是高高翱翔的“雄鷹”??h城邊有一個矗立在山頭上的“石頭城”,“石頭城”雖已坍塌,卻是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蒲犁國”舊址,也是唐代“蔥嶺守護城”的舊址。大地之鷹在卡拉庫里湖、白沙湖稍作停留,當天下午到達海拔3200多米的塔什庫爾干縣城進行休整,身體不適的老師就不再前往紅其拉甫。
紅其拉甫口岸就在塔什庫爾干,但是我們此行的西點紅其拉甫國門在314國道終點,在中巴邊境,離塔什庫爾干約150千米,海拔高度約5100米。在不到兩小時的行程中海拔升高約2000米,氣溫降低十多度,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師還是不適宜前往。果然,有三位老師發(fā)生了高原反應(yīng),氣喘心悸,雖然吸氧后緩解了癥狀。他們?yōu)榱税踩痛缶?,還是放棄了去紅其拉甫哨卡的機會,遺憾地留在了塔什庫爾干。
當天下午從紅其拉甫口岸傳來消息,山上降溫、大雪,而且由于巴基斯坦邊境地區(qū)發(fā)生爆炸等不穩(wěn)定事件,國門可能不開放。
第二天一早醒來,昨晚下起的細雨仍然沒有消停,旅館對面的山頭已經(jīng)是銀裝素裹。但是好消息已經(jīng)傳來,“進關(guān)”的手續(xù)可以辦了!
車窗外的雨點,噼噼啪啪拍打著玻璃,沒多久,雨滴變成了片片雪花。出了紅其拉甫口岸,再經(jīng)過一個半小時行程到達紅其拉甫邊境時,雪花雖然停了,但氣溫很低,約-10℃,國門四周的山上都是冰雪。我們雖然沒有明顯的高山反應(yīng),但還是覺得很冷、很冷,我們帶上了預(yù)防“萬一”的氧氣包。一些年過半百的老“大地之鷹”,趕緊加衣服包頭巾抗御寒冷,有的趕緊吸氧以防意外。
本文作者之一與巴警合影
大地之鷹在紅其拉甫國門前合影
在高高的紅其拉甫哨所、在巍巍的國門、在中巴界碑、在白雪皚皚的高山前,都留下了大地之鷹的足跡和剪影,一些人還和巴基斯坦邊防警察交流、合影。
真的,當我們撤離紅其拉甫的時候,太陽竟然從云層中探出頭來,向我們打了個招呼。
大地之鷹在喀什的時候,當?shù)貧鉁爻^30℃,第二天中午到紅其拉甫,氣溫大概在-10℃,真是一天有春夏秋冬“四季”。
帕米爾高原是塔吉克族居住的地方,塔吉克族居民和我們很友好,小孩子、大人都愿意和我們合影。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就是以紅其拉甫邊防站和塔吉克族牧民為原型的。
帕米爾高原上還有一個地理老師可以去考察的地方,那就是“帕米爾火山口”。帕米爾火山口位于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阿克陶縣木吉鄉(xiāng),大小有十幾個高低不等的火山口,所以又稱“木吉火山口群”,是1500年前的休眠火山。但是,要到“木吉火山口群”去,可不是簡單的事情,目前只有個別攝影“發(fā)燒友”到達。
到帕米爾高原去,還可以關(guān)注314國道,它起于烏魯木齊止于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口岸,全長1948千米。在途經(jīng)帕米爾高原的這一段,314國道經(jīng)常會發(fā)生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zāi)害。夏季特別要注意在下午兩三點鐘前通過泥石流易發(fā)地段,因為夏季山上的冰雪容易在中午前后融化,融化后雪水會增加山坡碎屑物的流動性,從而引起泥石流等??紤]到前一天的降雪、降雨情況,我們從帕米爾高原返回喀什時就在車上吃了中午飯,用“馕”就水,趕在下午通過了比較容易發(fā)生泥石流的地段。后來聽說第二天314國道就因水毀中斷了6小時。在314國道沿線,還可以看到東部省市支援南疆、支援西部大開發(fā)的景象。在過了蓋孜檢查站后,有一段河道正在施工,只見許多大卡車在山洞間進進出出,原來是在建設(shè)布倫口-公格爾水電站。這個水電站是蓋孜河“一庫五級”的梯級水電開發(fā)項目中的第一個梯級水電站,投資22億,是新疆重點水利水電工程項目之一。
到帕米爾高原去,一路要經(jīng)過不少檢查站,可以看到不少為祖國站崗放哨的武警,他們很辛苦、很艱苦。我們要遵守有關(guān)邊境管理的規(guī)定,要尊重執(zhí)勤戰(zhàn)士,未經(jīng)允許不要對邊防設(shè)施和執(zhí)勤人員拍照。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沙漠,也是世界上流動性最強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對于我們普通地理老師來說,一直都是充滿著神秘色彩,一直向往目睹其真容,如果能在沙漠中走上幾步,如果能穿越。
沙漠公路沿線綠化帶水泵房
沙漠中的滴灌
塔克拉瑪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上流動沙漠中最長的公路,北面輪南零公里處可以接314國道,南面至民豐,全長552千米,其中沙漠段就有400多千米。沙漠公路寬有10米,黑色路面寬約7米,兩側(cè)是寬寬的綠色防護帶。大地之鷹花了一天行駛在沙漠公路上,清潔的路面,連綿不斷的梭梭、駱駝刺等,讓我們驚嘆,這真是新的世界奇跡!
沙漠公路如何不被流沙覆蓋?兩道綠色防護帶如何在沙漠中存活?奧妙全在漫漫沙漠公路的亮點——水泵房。水泵房分布在這公路兩側(cè),每隔5千米一個。
沙漠公路巡檢人
這水泵房里可有高科技呢!首先利用了“太陽能”。水泵房邊上建有太陽能電池板,為水泵房的抽水、灌溉提供必須的電力。其二是“滴灌”。每一條灌木帶下面有一條細細的水管,在每一棵灌木的根部,水管上都有一個小孔,保證泵房供水時,能“滴灌”到每一棵灌木,以保證它們存活的需要。雖然塔克拉瑪干下面有地下水,如何抽取、抽取多少、灌溉多少,還是要有人來控制和執(zhí)行的,這就需要有奉獻精神和操作水平的工人。所以,沙漠公路的綠化帶里也“澆灌”有許多養(yǎng)路工人的滴滴汗水。
沙漠公路是十幾年前由“中石油”負責修建和維護的,這條公路也不收“費”。我們的兩個大客車司機不斷地夸獎“中石油”,說相繼修建的幾條沙漠公路如何如何便利了大漠南北的來來往往,說這是中石油的“功勞”。
中石油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中央有一個“塔中油田”,是我國石油生產(chǎn)的新增長點。隨著塔中油田的開發(fā),沙漠中也出現(xiàn)了一個小居民點——“塔中”。這個一個很小很小的居民點,多從事餐飲,也有修路工人臨時居住。加油站、旅館、飯店、娛樂、金融點的招牌多具名“且末”,它們給穿越沙漠的車輛、司機、乘客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沿著沙漠公路向北,我們經(jīng)過了塔里木河大橋,橋下有寬闊的河面,有散亂的流水,這里是塔里木河的下游。塔里木河的下游有胡楊林,具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美譽。據(jù)說世界上大部分胡楊生活在中國,而中國的胡楊絕大多數(shù)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7月的胡楊林雖然沒有金黃的色彩,但是在大漠中看到一抹綠色,你就看到了希望,經(jīng)過長時間的旅行,你快要達到大漠的另一端了。在褐色的胡楊的根部,你也可以觀察到小小的嫩葉,體驗生命的可貴。在你的相機鏡頭中,仍然可以抓拍到胡楊林的另一種姿色。
2012年大地之鷹的南疆之行,有誘惑、有豪情,也有遺憾,如果我們有足夠的資金,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如果我們有足夠的體力,如果我們沒有那么多的牽掛,我們還可以碎步漫游。我們既然到了民豐,就還可去尼雅遺址、百里葡萄走廊,我們既然到了于田,是不是可以去看看西昆侖山的阿什庫勒火山群? 那里1951年5月27日上午發(fā)生了火山爆發(fā),是我國最近時期爆發(fā)的活火山。
2012年9月3日至5日,溫家寶總理也來到南疆,對和田、喀什地區(qū)考察,指出新疆發(fā)展的重點,國家支持和援疆的重點是“發(fā)展南疆”。大地之鷹南疆萬里疾馳中,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考察的收獲,也有與當?shù)鼐用窠涣鞯目鞓?。我們參觀了莎車牌樓學(xué)校,我們看到了這所學(xué)校老師們對教育的敬業(yè)與堅韌。
我們也相信,南疆的明天會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