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冰, 王金華
卵巢癌發(fā)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占第三位,在女性全身惡性腫瘤中占第六位,而病死率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1]。因卵巢解剖部位隱匿,位于盆腔深處,早期并無特異性癥狀,故早期診斷困難,發(fā)病時約70%~75%的患者已處于晚期,其5年生存率僅約為20%[2]。因此,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開展個體化的治療,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回顧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年間收治的初診卵巢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與研究影響卵巢癌預后的臨床因素,旨在為后續(xù)卵巢癌的治療選擇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在江蘇省腫瘤醫(yī)院初治的卵巢癌患者125例,年齡13~76歲,平均52.3歲。其中>50歲75例,≤50歲50例。按照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2000年)分期標準,其中Ⅰ期32例,Ⅱ期16例,Ⅲ期57例,Ⅳ期20例。按照病理類型分為:漿液性癌74例,黏液性癌25例,子宮內(nèi)膜樣癌15例,透明細胞癌8例,未分化癌3例。
1.2 治療方法 (1)術式選擇:早期(Ⅰ~Ⅱ期)患者行經(jīng)腹全子宮切除術+雙附件切除術+大網(wǎng)膜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術,晚期(Ⅲ~Ⅳ期)患者行腫瘤細胞減滅術。首次手術后,滿意減瘤(殘余腫瘤直徑≤1cm)84例,不滿意減瘤(殘余腫瘤直徑>1cm)41例。(2)化療:125例中有43例術前未行化療,僅在術后化療;82例術前行新輔助化療,紫杉醇+鉑類2~4個療程,術后繼續(xù)予原方案化療?;煰煶虜?shù)4~17個不等,其中71例化療療程數(shù)≥6個,54例化療療程數(shù)<6個。
1.3 評價指標 通過電話隨訪及患者返院復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及生存情況,生存期限統(tǒng)計從首次治療之日起截止至2012年12月或至死亡之日,并對患者年齡、腫瘤臨床分期、病理類型、腫瘤分化程度、術后殘余腫瘤直徑以及化療的總療程數(shù)與生存情況的關系進行分析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單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計算各因素下不同患者的累計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時間,應用Log-rank法進行組間生存率差異的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總生存情況 125例均無失訪,3年生存率為46.4%,5年生存率為39.2%,生存期最短為術后2個月死亡,死于卵巢癌復發(fā)廣泛轉移,生存期最長者存活至今已8年。
2.2 年齡與生存率 如圖1所示,125例中,50例年齡≤50歲,5年生存率為50%,中位生存時間5.000年;75例>50歲,5年生存率為45%,中位生存時間4.331年。兩組比較P=0.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1 年齡與生存時間
2.3 腫瘤臨床分期與生存率 如圖2所示,Ⅰ期患者32例,5年生存率為84%,中位生存時間5.000年;Ⅱ期患者16例,5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時間5.000年;Ⅲ期患者57例,5年生存率17.5%,中位生存時間4.118年;Ⅳ期20例,5年生存率10%,中位生存時間2.800年;早期(Ⅰ期、Ⅱ期)與晚期(Ⅲ期、Ⅳ期)兩兩比較后P值均為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2 腫瘤臨床分期與生存時間
2.4 病理分化程度與生存率 如圖3所示,本組高分化癌55例,5年生存率47.3%,中位生存時間4.893年;中分化癌30例,5年生存率50%,中位生存時間5.000年;低分化癌40例,5年生存率20%,中位生存時間4.441年;統(tǒng)計分析后P=0.39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圖3 腫瘤分化程度與生存時間
2.5 病理類型與生存率 如圖4所示,漿液性癌74例,5年生存率50%,中位生存時間5.000年;黏液性癌25例,5年生存率24%,中位生存時間4.236年;子宮內(nèi)膜樣癌15例,5年生存率40%,中位生存時間4.795年;透明細胞癌8例,中位生存時間4.643年,未分化癌3例,中位生存時間2.500年;統(tǒng)計分析后,P=0.25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圖4 腫瘤病理類型與生存時間
2.6 化療療程總數(shù)與生存率 如圖5所示,125例中有71例化療療程數(shù)≥6次,5年生存率為28.2%,中位生存時間4.536年;54例化療療程數(shù)<6次,5年生存率為53.7%,中位生存時間5.000年,統(tǒng)計分析后P=0.08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7 術后殘余腫瘤直徑與生存率 48例早期患者術后均無肉眼可見的腫瘤殘余。晚期患者中36例術后殘余腫瘤直徑≤1 cm,5年生存率為33.33%,中位生存時間4.000年;41例術后殘余腫瘤直徑>1 cm,5年生存率0%,中位生存時間2.000年;統(tǒng)計分析P=0.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圖5 化療療程數(shù)與生存時間
圖6 殘留腫瘤大小與生存時間
3.1 年齡與預后的關系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對卵巢癌患者的預后有著顯著地影響,年齡>50歲的5年生存率明顯低于年齡≤50歲的患者,兩組比較P<0.05??紤]為近年來,隨著婦科普查的普及,尤其是年齡較輕的女性,積極參與普查或自我檢查,使年輕卵巢癌患者獲得較早的診斷與治療,因此預后較好。
3.2 臨床分期與預后的關系 從本研究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結果看,臨床分期與患者的預后密切相關。卵巢癌是盆腔深部的腫瘤,臨床分期越晚,盆腹腔內(nèi)播散的區(qū)域就越廣泛,治療就越困難,所以臨床分期越晚,生存率就越低。
3.3 病理類型、分化程度與預后的關系 國內(nèi)邵淑麗等[3]報道病理類型對患者預后有影響。但從本研究對患者的病理類型進行了詳細的分類,未行病理分級,僅從病理類型分析,病理類型與患者的預后無相關性。
3.4 術后殘余腫瘤的直徑與預后的關系 手術治療是卵巢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獲得滿意腫瘤減滅術的患者預后將明顯好于減滅手術不滿意的患者[4]。Crawford 等[5]認為,晚期病變程度與其潛在的腫瘤生物學的侵蝕性有關,而這是決定預后的關鍵,與殘留病灶數(shù)目無關。本研究通過術后殘余腫瘤直徑與患者5年生存率的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首次手術的徹底性對患者的預后有明顯的影響。
3.5 化療對預后的影響 在卵巢癌的治療中,化療也是主要的治療手段之一。對于已有廣泛轉移、粟粒樣種植灶或即使無肉眼可見的種植灶,均需依靠化療解決。目前,對于患者初治時即因病灶廣泛、固定等原因,預計不能達到期望的手術效果時,治療上會先進行2~3個療程的新輔助化療(紫杉醇+鉑類藥物),使之獲得手術機會,提高手術成功率,改善生存質量[6]。新輔助化療后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可達到 80.4%、58.8%,近期有效率達100%[7]。對于早期卵巢癌,化療的療程數(shù)不會影響患者的預后[8];而對于晚期卵巢癌,術后化療≥6個療程的5年生存率為52.83%,而<6個療程的5年生存率僅為9.38%[9]。本研究中進行了新輔助化療的患者因其初始條件差別較大,無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故未對新輔助化療與預后進行分析,但對總的化療療程與患者的預后進行了分析,結果提示化療的總療程數(shù)對患者的預后無明顯影響。
綜上所述,卵巢癌的臨床分期、術后殘留腫瘤的大小均可影響卵巢癌的預后,是卵巢癌的獨立預后因素。卵巢癌的早期發(fā)現(xiàn)、徹底的手術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后的根本。而規(guī)律的、個體化的化療也是卵巢癌治療中必不可少的手段?;瘜W藥物在治療腫瘤的同時要減少毒副作用,保持組織器官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是婦科惡性腫瘤的治療趨勢。所以,廣泛的進行婦科普查,輔以相應的實驗室檢查手段以及規(guī)范的、根治性的手術治療配合個體化的化療,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時間。
[1]Jemal A,Siegel R,Xu J,et al.Cancer statistics,2010[J].CA Cancer Clin,2010,60(5):277-300.
[2]Gagnon A,Ye B.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of protein biomarkers for ovarian cancer[J].Curr Opin Obstet Gynecol,2008,20(1):9-13.
[3]邵淑麗,柳曉肅.卵巢上皮性癌的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10,45(2):132-136.
[4]連麗娟主編.林巧稚婦科腫瘤學[M].第四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51-567.
[5]Crawford SC,Vasey PA,Paul J,et al.Does aggressive surgery onlybenefit patients with less advanced ovarian cancer?Results from an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within the SCOTROC-1 Trial[J].J Clin Oncol,2005,23(34):8802-8811.
[6]Hou JY,Kelly MG,Yuh,et a1.Neoadjuvantchem otherapylessens surgical m orbidity in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nd leads to im proved survivalin stage Ⅳ disease[J].Gynecol O ncol,2007,105(1):211-217.
[7]朱滔,倪鐫,樓寒梅.老年復發(fā)卵巢癌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臨床分析[J].中國癌癥雜志,2011,21(2):130-133.
[8]Bell J,Brady MF,Young RC,et al.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three versus six cycles of adjuvant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in early stage epithelial ovarian caicinoma:a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study[J].Gynecol Oncol,2006,102(3):432-439.
[9]黃守松,陳麗賢,傅文紅,等.晚期卵巢癌治療方法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