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花
摘要: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與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心理有關。一直以來學生對歷史學科學習興趣的缺乏,以及歷史教師教學觀念的陳舊,都是導致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本文就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面的問題,從教師自身水平的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等方面進行淺談。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 提高 研究
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歷史教學,同時,傳授學生歷史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基本技能,使學生形成深厚的歷史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是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充分通過課堂展示
歷史教師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達到全面的能力狀態(tài)。首先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其次要有寬闊的歷史視域,最后還要有豐富的人文情感。在不斷充電自身專業(yè)歷史知識的同時,要積極提高課堂教學技能,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①流露真情,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歷史學科的教學可以說是一種歷史事件與人物的再現(xiàn)還原,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切忌照本宣科地念書,用一支粉筆一張嘴結束一節(jié)課。這樣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提起聽課的興趣,只有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通過內心自然的情感流露,通過講課過程中語調、節(jié)奏等各方面的變化,帶給學生親切的教學體驗。比如在教授鄭和下西洋一課時,可以在學習完后跟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在鄭和的身上可以看到哪些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品質?然后與分組的學生一同討論,增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最后的討論和交流,學生們好像已經(jīng)坐上了鄭和下西洋的航船上,興致完全高漲,課堂的和諧氛圍讓歷史課堂效率迅速提高。②精心設計,創(chuàng)造歷史形象課堂。由于初中生的邏輯能力和思維理解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更多的時候,形象而生動的圖片或者多媒體動畫,更能夠幫助他們理解和記憶。這樣精心設計的圖片或者動畫展示,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講歷史事件的時候,通過視頻演示,加上指示會意,通過一些新奇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掌握歷史基本知識的同時,通過有血有肉的形象教學,增加學習的興趣,提高歷史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啟發(fā)思維、突破難點
歷史是回顧過去的科學,回顧過去的目的是要解決當前以及未來的問題,正所謂“借古鑒今”、“明因知變”。而做到這一點的前提就是要懂史。但并不是所有的歷史知識學生都能懂,那些難以讓學生理解又不易講清的知識點,我們就把它稱之為教學難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對突破教學難點有很大幫助。問題情境是把問題巧妙地隱含在富有啟發(fā)性的具體情景中,使問題含而不露。教師設計問題情境可以活躍學生思維,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之下,打開層層思維的鎖鏈,獲取理想的結果,似有一種“撥開烏云見青天”的感覺。例如,在講授世界近代史《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興起》這節(jié)內容的難點“如何理解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兩重性的特點”時,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在我們面前有四種人,第一種是法國波旁王朝的殘余;第二種是法國的大資產(chǎn)階級;第三種是法國普通人民;第四種是被占領地區(qū)的廣大人民。學生進入情境,教師接著問:這四種人對拿破侖的對外戰(zhàn)爭分別持什么態(tài)度?學生進行討論,待學生回答后教師再指出:他們不同的態(tài)度正說明了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兩重性……這樣就把一個模糊的問題明朗化了,學生的認識由感性階段向理性階段發(fā)展,這個教學難點也被突破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幫助突破難點,須依情況而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啟發(fā)學生思維,幫助學生理解。
三、設計表演情境,有助于挖掘潛力、培養(yǎng)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更要求課堂教學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突出能力的培養(yǎng)。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設計表演情境,對于挖掘學生潛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有一定作用。首先情境教學中的表演有兩種:一是進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學生自己進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歷史角色不再是書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學,這樣學生對歷史角色必然產(chǎn)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內心的體驗。與此同時,學生的說話、觀察、模仿、思維、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不斷開發(fā),并且提高。其次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梢栽O計這樣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你準備怎么辦?讓學生進入角色進入思維。在世界近代史《南北戰(zhàn)爭》一課中,為使學生理解《解放黑奴宣言》頒布的作用,可以設計這樣一個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南方的一個黑奴,看到這個宣言后,你決定怎么辦?當時,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思維也相當活躍:有說決定立即逃跑、投奔北方的;也有決定就地起義的;更有決定不露聲色留下來,等待時機一舉摧毀南方奴隸主的勢力的。學生們個個講得有聲有色,如此一來,教材上那句“極大地調動了廣大黑奴的革命積極性”的描述,學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徹了。
總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跟教師與學生的作用密切相關。只有教師的素質水準提高,同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取得新課改后歷史教學發(fā)展的新境界,不斷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培養(yǎng)新時代全面發(fā)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