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姿,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如廁最自然的姿勢,直到馬桶出現(xiàn),坐姿才逐漸被人們所接受。但是,關(guān)于“蹲著如廁健康,還是坐著如廁健康”的爭論,卻始終沒有停止過。
網(wǎng)上有傳言說,蹲姿比坐姿更健康,理由是人在蹲著的時候更放松、更徹底。諸如痔瘡、便秘等疾病,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坐著如廁造成的。那么,這樣的說法真的靠譜嗎?哪個如廁姿勢更放松?
“挺蹲派”認(rèn)為,排便時的放松,并不是說兩條腿省力、舒適,而是特指人體內(nèi)一塊叫“恥骨直腸肌”的肌肉。恥骨直腸肌像一個環(huán),正好把直腸鉤拉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向前的角度,俗稱“肛腸角”。當(dāng)蹲著如廁時,恥骨直腸肌全放松,肛腸角的角度大,像水管般通直,所以用的力氣較小。而用坐姿時,恥骨直腸肌不夠放松,肛腸角的角度小,排便就相對困難了。
那么,人體結(jié)構(gòu)中,真有神奇的恥骨直腸肌嗎?醫(yī)學(xué)專家說,恥骨直腸肌的確存在,只是研究的人很少,知道的就更少了;通過它的松弛,確實可以控制肛管和直腸所形成的角度。有人通過對不同姿勢的排糞造影發(fā)現(xiàn),蹲著如廁時,肛腸角的角度確實更大。“肛腸角的角度大,更容易排出去,這個從解剖學(xué)上有它的道理?!辈贿^即便如此,也不見得這樣就更輕松。
排便時,更需要考慮的是排便力,也就是哪種姿勢更容易使得上力。打個比方,一根直的水管確實要比彎的水管阻力小,但如果水壓不夠,水還是上不去。參與排便的肌肉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膈肌要下移,腹壁的肌肉要自主收縮,盆腔底部的肌肉要松弛,這樣才有利于大便下排。
到底哪種如廁姿勢更健康?專家的結(jié)論是:關(guān)鍵在一個“爽”字,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必糾結(jié)。“比如有人兩三天才排一次,但很徹底、很爽,就沒有問題?!?/p>
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如果長時間使用一種排便方式,人體就會慢慢適應(yīng),相關(guān)肌肉也會強大起來,有些人換一種方式反而會不習(xí)慣。
至于說坐姿是很多疾病的罪魁禍?zhǔn)?,就有點離譜了。便秘跟年齡、精神、生活習(xí)慣等很多因素有關(guān),而痔瘡也一樣,發(fā)病原理非常復(fù)雜,和排便姿勢沒有直接關(guān)系。不過,專家建議,一些老年人確實應(yīng)該選擇坐姿?!皬氖孢m的角度講,坐著肯定舒服一點,蹲久了容易腿麻、頭暈。而且也有一些人群是不適宜蹲式排便的,比如有高血壓、心臟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等老年病的人,或者一些過于肥胖者根本蹲不下來,這些人一般建議選擇坐式。”
摘自人民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