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棄港大復讀你怎么看
遼寧2013年文科狀元劉丁寧“辭退”港大回高中復讀,稱追尋更純粹的國學,北大更適合,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對此你怎么看?
@曹菊:選擇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哪里的心態(tài)。這是她對自己的承諾、對人生負責的表現(xiàn)。
@愛可以無價但不可以廉價:其實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所做出看似不錯的選擇,未必是遵循內(nèi)心的答案,而是摻雜了父母、朋友以及社會的觀點,為了興趣、為了自己追求的就該如此!
@羅特布克:比起那些湊合著上大學的人,她的勇氣讓人佩服。
@商顯: 只要自己一心追求國學,那么在哪所大學都能取得驕人的成績,而為了幻想的美好而放棄現(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的機會,失去了對夢想的真正追求。
@清荷茗韻:不提倡復讀,我們要善于接納彎路,并從中發(fā)現(xiàn)價值,用豐富的閱歷充盈人生。當生命具備一定的厚度,加上這份對文學的熱忱,自然會離夢想更近一步。
@小--菲鍋在長樂: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quán)利,讓時間去證明她自己的選擇。
@不要離開_不要傷害:人可以時刻追求自己的目標,不一定非要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才能學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有這一年復讀的時間,不知道可以學到多少“真正的國學”!
比窮得助學金?
沈陽某大學在認定貧困生資格環(huán)節(jié)上,要求除交材料外,還要發(fā)表演講“比窮”,將自己貧困的家境和盤托出,隨后投票選舉。小劉認為,讓我們當眾揭傷疤,這對我們公平嗎?你怎么看?
@SSSS-璐:這是把雙刃劍,好的是做到了公平公正。不利是誰也不想生活在別人的指點之中。
@牟俊梅:就好像針尖上的蜂蜜,要嘗到甜頭,必須付出代價。如果代價比甜蜜還要大還要濃,誰還會想著針尖上那微不足道的蜂蜜。
@cyy音倚:貧困并不是一件丟臉的事,只有為了得到助學金,故意編造家庭貧困現(xiàn)象的人才會遭到鄙視。
@閑旅:這樣會讓許多家庭真的貧困的學生因為自卑不好意思申請,讓家庭條件相對較好的學生把申請當作娛樂。
@我主青春-:申請助學金不僅是要看家庭條件,也是要看個人的,有些家庭條件是不好,但是拿到助學金也會吃喝玩樂糟蹋掉,申請助學金,還是要結(jié)合個人平時消費和家庭條件吧!
@手機用戶2115083811:如果你很上進很努力,同學會給你投票的。這不是丟人的事,我尊重這樣的人。
高考分值調(diào)整能否為全民英語祛魅
近期,英語學科的調(diào)整成為我國高考改革的一大特點。其中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中“提高語文分值、降低英語分值”的內(nèi)容備受關(guān)注,山東省表示,英語聽力測試從明年起將取消。對此,你怎么看?
@進擊的Mr_王先森:它僅僅是“一個學科”而已,令其回歸正常的位置,并為全民英語祛魅,就從高考分值降低開始吧。
@haiku-y:打擊英語是不可取的。學習英語也帶來溝通,我們和外國合作,不正是用英語嗎?
@__沒什么意思:這事必須干!英語分值都跟國語分值齊平了,我一直想不通這事兒。
@星林森澈:應該開口說英語而不是死板地背語法構(gòu)成,能運用到生活中的才是好的要不學這么多年,又有什么用呢?
@夢鎖北言:國語學不好跟英語有什么關(guān)系,怎么不把數(shù)學分值降低,應該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否則就是推卸責任的表現(xiàn)!
@sedomt:學一門外語是興趣,而我們太過于公式化了。
@小餅兔比better:英語固然重要,但是不要把英語設(shè)為進入大學的門檻。對于真正想學的人你考不考都無所謂,對于不想學的,你考不考也是無所謂。
@竹下隱芳:逐漸遠離英語的同時,不但關(guān)上了一道門,也關(guān)上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