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 翔 杜青云 袁小平
1.成都百施特金剛石鉆頭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2.渤海鉆探定向井公司 (天津 300280)
3.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 (河北 任丘 062552)
井眼軌道設計是實現定向鉆井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滿足鉆井目的要求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選用形狀簡單、易于施工的井身剖面,優(yōu)化設計井眼軌道,減少井眼軌跡控制的難度和工作量,從而實現安全、優(yōu)質、快速鉆井。
歧口凹陷位于黃驊坳陷中區(qū),是黃驊坳陷最大的生油凹陷,是一個多目的層含油的富油氣區(qū)。珵海斜坡位于歧口凹陷南緣,有利勘探面積達2 340km2。2011年,大港油田展開了斜坡區(qū)巖性油氣藏和潛山油氣藏勘探工作,深化珵海斜坡預探程度。依據常用的井眼軌道設計方式,對珵海斜坡ZH68-10L水平井進行軌道設計,然后利用landmark軟件進行理論摩阻扭矩計算,優(yōu)選設計出合適的井眼軌道。
目前水平井以中長半徑為主,普遍采用 “直-增-穩(wěn)-增-平”的五段式剖面,又稱“雙增式”剖面。這種剖面的主要特點是在2個增斜井段之間有1個穩(wěn)斜井段,用于調整由于工具造斜率誤差而造成的軌道誤差。為了有效地保障軌跡控制的成功率及中靶精度,減少滑動鉆進井段,提高鉆井速度,形成了“直-增-增-增-平”的連增復合型“三增式”剖面。“三增式”剖面井眼軌跡圓滑,摩阻扭矩較小,可以用1套鉆具組合連續(xù)完成第一增斜井段的通井和 “雙增式”剖面中穩(wěn)斜井段的鉆進,減少了起下鉆次數;且柔性增斜鉆具組合的剛度較小、環(huán)空間隙較大,有利于安全鉆進,可以彌補上部井段實際造斜率的不足,為井眼軌跡控制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同時入靶前可對軌跡作相應調整,降低水平段施工難度[1-4]。
根據ZH68-10L井的相關資料,采用“雙增”五段式剖面和“三增”復合型剖面2種類型進行設計。
科學的水平井軌道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是:先設計水平井段,然后再設計從井口到首靶的靶前軌道。圖1所示為典型的“雙增式”和“三增式”水平井剖面圖,如果已知井口坐標以及靶點坐標,在設定造斜率與造斜點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井眼軌道設計。
在設計“雙增式”剖面時,將穩(wěn)斜段的段長ΔL3和井斜角α3作為待求參數。則由幾何關系(ΔL1=Ha)可知:
式中 H0,A0,R0—2個增斜段曲率中心的垂深差、水平位移和垂直于穩(wěn)斜井段的距離,m;
R2,R4—2 個增斜段的曲率半徑,m;
α1,α3,α5—第一增斜段、穩(wěn)斜段、目標段的初始井斜角(α1=0°),°;
Ha,Ht,At—垂直段長、目標段垂深和目標段水平位移,m。
圖1 典型的“雙增式”和“三增式”水平井剖面圖
“三增式”剖面軌道設計常以3個增斜井段連接點的井斜角αb和αc作為待求參數,根據圖1所示的幾何關系,靶前軌道應滿足:
其中:
式中 H0,A0,—第一、第三增斜段曲率中心的垂深差和水平位移差,m;
R2,R3,R4—3 個增斜段的曲率半徑,m;
αb,αc—第二增斜段、第三增斜段的初始井斜角,°;
Ht,At—目標段垂深和目標段水平位移,m。
這樣,井眼軌道的重要節(jié)點參數都可求出。
ZH68-10L井目的層為沙河街組砂三段砂巖儲層,靶點垂深4 300m。根據上述軌道設計公式,分別設計了1 100m與1 800m造斜的“雙增”式與“三增”式2種井眼軌道,然后使用landmark軟件對設計結果進行了對比。設計結果見表1~表4。
從以上結果對比可知,2種方法計算結果大致相同,井深、造斜率等計算數據相差很小,說明計算方法是準確的。
針對設計的幾種井眼軌道,對每種井眼軌道的摩阻扭矩進行了計算分析,并選擇摩阻扭矩值低的井眼軌道作為設計軌道[5]。
設計完鉆鉆具組合為216mm鉆頭+動力鉆具+203mm無磁鉆鋌+127mm無磁鉆鋌+127mm加重鉆桿+127mm鉆桿。在計算中鉆井液密度取1.3g/cm3,摩阻系數取2.5,計算時設鉆頭在技術套管內。計算了起下鉆、旋轉鉆進、滑動鉆進等不同工況下的摩阻扭矩值。4種軌道轉盤面扭矩和大鉤載荷的對比結果見表5。
從表5中可以看出,4種井眼軌道在不同工況下的大鉤載荷相差無幾,而在1 100m處造斜的“三增”式井眼軌道轉盤面扭矩最小。因此,選取該軌道作為ZH68-10L井最優(yōu)井眼軌道。
在現場的實際施工中,ZH68-10L井采用該設計的井眼軌道順利完成施工,其設計數據見表6。
表1 1 100m造斜的 “雙增”式井眼軌道節(jié)點計算值與landmark設計值對比
表2 1 800m造斜的 “雙增”式井眼軌道節(jié)點計算值與landmark設計值對比
表3 1 100m造斜的 “三增”式井眼軌道節(jié)點計算值與landmark設計值對比
表4 1 800m造斜的 “三增”式井眼軌道節(jié)點計算值與landmark設計值對比
(1)相對于 “雙增”剖面,“三增”剖面井眼軌跡圓滑,摩阻扭矩較小,有利于安全鉆進,為井眼軌跡控制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表5 4種井眼軌道扭矩和大鉤載荷對比結果表
表6 ZH68-10L井井眼軌道設計數據表
(2)分別選取1 100m和1800m為造斜點,比較了“雙增”、“三增”剖面軌道節(jié)點計算值與landmark設計值,數據相差較小,說明計算方法是正確的。
(3)計算了不同工況下4種設計軌道的摩阻扭矩值,結果顯示不同工況下的大鉤載荷相差無幾,在1 100m造斜的“三增”式井眼軌道轉盤面扭矩最小。因此選取該軌道作為最優(yōu)井眼軌道,在實鉆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劉修善,石在虹.給定井眼方向的修正軌道設計方法[J].石油學報,2002,23(2):72-76.
[2]唐雪平,蘇義腦,陳祖錫.三維井眼軌道設計模型及其精確解[J].石油學報,2003,24(4):90-93.
[3]張焱.定向井井眼軌跡最優(yōu)化設計方法研究[J].天然氣工業(yè),2000,20(1):57-60.
[4]眭滿倉.水平井井跡曲線的優(yōu)化設計 [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0,22(2):25-26.
[5]閆鐵,馬紅濱,谷玉堂,等.鉆柱在水平分支井段中的摩阻力分析[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10(22):5378-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