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首先介紹了工程施工測量的目的與內容及在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其次主要介紹了公路施工前準備階段的測量工作和施工中的工作內容及應注意事項,希望通過本文能夠提高大家的施工測量水準和工程質量。
【關鍵詞】 工程施工,測量,平面控制,水準放樣
1、工程施工測量的目的與內容
施工測量的目的是將圖紙上設計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狀和高程標定在施工現場的地面上,并在施工過程中指導施工,使工程嚴格按照設計的要求進行建設。
道路施工測量根據設計圖在現場進行恢復道路中線、定出構造物位置等測量放樣的作業(yè)。它是確保施工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公路的施工測量,對測量精度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因此,測量的工作程序應遵循測量的“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一般原則,道路施工測量的程序是以已知控制導線點為依據放樣道路中線,再由道路中線放樣出公路邊線。具體到道路施工中,是由地面已知導線點,放樣出道路中樁,同時對中樁水準測量;這些中樁的連線變形成了公路中線。再通過這些中樁,從而確定道路的邊線。這樣就把設計圖紙上的道路設計位置,具體放樣到空間位置上。
2、施工準備階段
1)編制測量規(guī)劃。測量規(guī)劃作為指導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綱領,包括測量工作的依據和內容、測量工作的程序和制度、測量注意事項等。編制應在全面熟悉圖紙和實地踏勘的基礎上,結合工程施工的具體內容和特點有針對性的編制,使規(guī)劃具有可操作性。
2)交樁。一般來說,在施工準備階段,是由勘察設計單位提供公路建設的水準點和導線點。由于勘察設計單位的工作時間與正式進場施工有一段時間間隔,這期間原來埋設的水準點和導線點可能會發(fā)生沉降或偏移。為解決這一問題,施工單位進場后,建設方應該召集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進行聯(lián)合交樁,并記錄。交接記錄中要注明樁是否完好,如果樁有破損或者實際定位點與原始資料不符的情況,應另行注明并需各方簽字確認。如果發(fā)現控制樁不能滿足道路控制的要求,必須要求設計勘察單位重新交樁。如果水準點和導線在施工前期、施工中遭到破壞,被其他物體覆蓋或是物體遮擋住了點與點的連線,這些情況都需要按照原始導線點要求重新埋置并將該點數據穿進導線平差。
3)導線點坐標和水準點復測。公路工程屬于帶狀結構,通常會分為幾個標段施工,并且會分標段進行復測。在進行交樁時,設計單位應在標段的劃分位置標出兩個導線點作為兩個標段的共同點,它既是前一標段符合導線的終邊,也是后一標段的始邊。施工單位要按照設計單位給出的符合導線的始邊和終邊進行導線測量和計算,不能私自改變坐標。施工單位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全線導線、高程統(tǒng)一平差,從而避免不同標段的道路由于對控制點的高差改正不同,而導致的路床標高不一致的情況。該階段測量所用的水準儀和全站儀需提前經過有關部分檢測,檢測通過后方能使用。導線點的復測內容包括測角和量距,其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道路建設中平面控制網一般按二級導線或四等小三角測量的形式布設,其導線方位角閉合差應不大于±24√nmm(n為測站數),導線相對閉合差不大于1/5000;三角形最大閉合差應不大于9″,最弱邊邊長相對中誤差應不大于1/40000。水準測量的技術要求:道路建設中的高程控制網應該與國家高程基準聯(lián)測,采用四等水準測量或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方法進行。四等水準測量高差閉合差應不大于±20√Lmm(L為路線總長,以km為單位);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閉合差應不大于±±0.07√nmm(n為測站數)。外業(yè)成果合格后要進行平差計算,得到高程點的高程。高程控制點的復測仍按控制測量的方法要求進行。
4)導線點和水準點的加密。設計單位提供的導線點和水準點數量少,往往不能滿足施工要求,施工時需要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加密。導線點的加密一般要求與原設計控制點的精度相同,導線點的加密采用符合導線,應符合到原設計單位提供的導線點上,同時加密點位離公路中心線不宜過大或過小,一般離開路中心線的距離為80m~100m為宜。水準點的加密應閉合到原設計的點位上,點位布置注意:a.在橋梁的兩側應加密;b.需要觀察沉降的地段應加密;c.點位應布置在可靠穩(wěn)固的地方??刂泣c加密應采用嚴密平差,以檢驗點位的測設精度。導線點和水準點應定期復測,損壞的要及時恢復,以免因下沉、位移等因素影響觀測精度。
3、施工階段工作
3.1 平面控制
1)中線放樣。施工設計圖一般都給出了每20m或25m設計中樁坐標及征地線坐標,在進行圖紙復審時必須對設計坐標進行復核,無誤后方可采用。放樣前,最好把全線的導線點、中樁坐標輸入到全站儀中,這樣可以避免現場操作臨時輸入時人為出錯。主要中樁放樣。a.主要中樁指直圓、緩圓、曲中、圓緩、緩直、圓直、交點等,且位置較好能夠相互通視的點,不能通視的點放出之后也沒有多大用處。中樁放樣是以某相距最近的導線點為測站,后視相鄰導線點,撥角測距放出該中樁點,觀測角和距離是以這三點的坐標計算得出的,在放樣中樁時應注意三點:在測站上設置好測站數據和后視方向后,應復測前面放過的點或已知導線點,以檢驗本次測站的測站數據和后視方向是否正確,如果誤差較大,則應查明原因并重新設置測站;測站導線點到所放中樁點的距離應小于到后視導線點的距離,實踐證明這是減小誤差的一種有效辦法;做到反復放樣,注重步步校核。由于不可預見的因素,在實際工作中,盡管我們十分仔細謹慎的做了大量測量工作,但難免有遺漏和疏忽之處。為此放樣后的點位應至少校核1次~2次,力求做到萬無一失。b.栓樁。由于中樁在施工過程中往往會被破壞,尤其在高填方路段,不可能每層路基填筑都用儀器進行中樁放樣。為了保證施工中線的正確性,在中線復測過程中應認真做好所有主要中線控制樁的保護工作,以作為施工依據??梢圆捎寐裨O護樁的辦法把中樁引出去,即所謂的“栓樁”。常用的方法有:平行線法護樁、延長線法護樁和交點法護樁。無論采用哪種護樁方式,都應在測量記錄本上繪出示意圖,注明樁間距離、距中樁的距離、每個護樁所在的地形特征以及護樁附近的地物等,以便使用時查找。
2)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的工作是根據施工標段加密的施工水準點,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水準測量放樣的方法標定線路中樁,邊樁高程等,以監(jiān)控施工中挖填高度和線路縱向高低以及橫向坡度。
3.2 水準放樣
由于高程測量涉及的工序多,接觸的數據多,測設過程中應注意三點:
1)測量過程中每一測站都應復測一個已知水準點或已測過的點以檢核后視讀數的正確性,計算的數據要再復算1次~2次,已測過的點應再復測1次~2次,遵循步步校核的基本原則,杜絕錯誤。
2)應提前把全線的水準點、逐樁逐層高程、橋梁的各部位設計高程全部計算出來并分類打印成冊,這樣在放樣過程中就能一目了然,只要按照計算結果進行放樣即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出錯。
3)對測設的樁號、部位、工序名稱、水準點名稱等數據要記錄清楚明白,避免因工序多,數據多而出現混淆。
4、竣工測量
公路工程完工后,在正式交工前需要進行竣工驗收,在測量方面,業(yè)主和監(jiān)理要對全線的中線偏位、寬度、高程、橫坡和平整度等進行抽樣檢驗,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正式交工。所以應該注意的是,申請竣工驗收之前應對全線的平面控制點、高程控制點進行最后一次復測,并進行全面的測量自檢,提前發(fā)現、解決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保證竣工驗收的順利通過。
5、結語
公路工程施工的測量工作涉及的工序多,各階段持續(xù)時間長,工作內容繁多,是一項復雜而周密的工作。施工測量時應根據單位工程,分步工程和分項工程直至具體施工工序,對測量的各項工作做好周密計劃分清主次和精心安排,使測量環(huán)節(jié)與施工工序密切銜接。
參考文獻
[1] 唐家松.淺談公路工程測量方法及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1(22):92-95
[2] 付和,劉洪德.高速公路施工測量工作淺談[J].礦產勘查,2011(11):839-842
[3] 陳善波,胡永杰.淺談高速公路施工測量[J].施工技術與測量技術,2009(6):201-202
[4] 劉培文.公路施工測量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