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公路網的逐步完善,我國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但某些路基路面常見病害卻也隨之出現,其對公路路面使用質量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本案,筆者就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常見病害的預防展開討論。
【關鍵詞】 公路路基路面 常見病害 預防措施 伸縮縫
一、路面平整度
就公路工程路面行車舒適性而言,其主要指標當屬路面平整度,若在施工過程中稍不注意,其勢必會對路面平整度的提高造成不良的負面影響。若公路路面平整度不達標,其勢必會對行車速度、行車平穩(wěn)度、安全性及舒適性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從而也會造成公路工程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的降低。
(一)病害原因
就路面平整度而言,其出現病害的主要原因包括:路面基層因控制措施不到位而導致波浪式起伏現象的出現,并最終導致路面平整度下降;公路路面施工控制措施不到位,即因壓路機及攤鋪機機手的專業(yè)技能不高而導致滑靴或基準線失控;盡管基準線已經基本被滑靴取代,但其部分局限性卻始終對路面造成不良影響。
(二)預防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應該將路基路面病害的相關預防措施貫穿于整個公路工程施工的始終,即立足于路基施工,并堅持“層層把控”原則,以確保路基路面的平整度及高程符合工程設計要求及相關規(guī)范標準。此外,應該基于路基壓實度,對路面面層的外觀構造及微觀構造平整度加以預防。
二、橋梁伸縮縫及橋頭跳車
(一)病害原因
就橋梁伸縮縫及橋頭跳車病害而言,其出現的主要原因包括:橋頭搭板及伸縮縫施工不夠精細;橋臺沉降及橋頭填土沉降等存在較大差異,即橋臺及橋頭出現不均勻沉降,從而導致沉降部位形成臺階。橋臺及橋頭部位臺階的出現勢必會對公路路面使用質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即行車安全性及舒適度大幅度下降,并導致橋梁被迫承受一個沖擊力,這甚至對公路使用壽命及橋梁使用壽命造成不良的影響。
(二)預防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在橋梁伸縮縫及橋頭施工過程中,應該對以下各方面加以高度重視,以確保路基路面使用質量得到切實提高:
1.橋臺后背填土(即回填材料)應該具備良好的壓實性能及排水性能,以確保橋臺填土的壓實度達到最好,及路堤填土的沉降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減少。
2.就樁柱式橋臺而言,其施工流程務必要嚴格按照工程設計要求開展,即填方→修建樁柱式橋臺(待填方沉降完畢),以確保填土及結構物的沉降差最低。
3.就伸縮縫而言,其性能務必要得到保證,且伸縮縫施工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以確保橋面伸縮縫的平整度達到最佳效果。
4.就橋面鋪裝層的裂縫而言,施工單位務必要采取相關控制措施,以免其對橋面的平整度造成不必要的破壞。
5.就路橋過渡段而言,施工單位應該以土工格柵或橋頭搭板等新技術為基礎,以確保路橋過渡段施工質量符合工程設計要求。
三、防護工程及結構物表面粗糙
若砼結構物表面不光滑,其一方面會對結構物外觀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面也會對行車舒適度及平穩(wěn)度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針對防護工程及結構物表面粗糙問題,其預防措施有:
(一)清掃干凈模板面。
(二)工程所用模板的剛度應該足夠好,且應該使用清水清洗干凈模板后,方可將其投入澆筑砼應用,注意模板不得存有積水。此外,模板縫拼接的嚴密度必須得到保證,且跑??刂拼胧摰轿?,以防漏漿現象的出現。
(三)在向鋼模涂刷隔離劑的時候,注意其涂刷的均勻度一定要高,且應該有效規(guī)避漏刷現象的出現。
(四)就砼配合比設計及砼拌制而言,其質量管理務工作務必要到位,且應該對外摻劑的使用研究予以高度的重視。
(五)就砼振搗而言,其密實度務必要高,且應該嚴防過振或漏振現象的出現。
四、瀝青砼路面早期破損
(一)病害原因
瀝青路面早期破損是指公路在營運初期(一般為1年到2年)發(fā)生大面積及大范圍的破損、裂縫或車轍。研究結果顯示,瀝青路面早期破損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質量控制措施落實不到位?,F階段,我國公路工程施工單位普遍存在過度追求平整度、忽視壓實度等問題;公路所用材料的終壓溫度與要求溫度不相符,亦或在低溫環(huán)境下過度碾壓路基;瀝青混合料實際配合比與要求配合比間存在較大出入,亦或基質瀝青與相關標準不相符;路面基層、基底或路床的實際承載力與要求承載力間存在較大出入,從而導致路面彎沉值異常大。與此同時,若路面基層材料的收縮程度過大,其勢必會導致瀝青路面出現異常反射裂縫及瀝青路面早期破損。針對這一病害,其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雨水或雪水順著道路裂縫滲入土基及路面基層,從而導致路基路面強度及穩(wěn)定性降低,并最終引起公路路面局部變形,嚴重則發(fā)展為網狀裂縫。
(二)預防措施
針對上述病害,其預防措施包括:
1.應該對面層及基層的舒適性、耐久性、綜合強度及安全性進行綜合考慮,嚴禁任何過度追求個別指標高水平的行為。
2.在瀝青砼攤鋪階段及碾壓階段,應該嚴格控制瀝青砼的進場及攤鋪質量,并就攤鋪階段、初壓階段及終壓階段的瀝青砼溫度予以嚴格控制。此外,瀝青砼碾壓操作規(guī)程應該嚴格遵循工程設計要求,以防公路路面出現橫向裂縫。
3.就公路路面縱向接縫而言,其施工標準及流程應該嚴格參考《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4.就瀝青砼內瀝青的延度而言,其應該得到嚴格控制,其中應以改性瀝青取代普通瀝青進行公路路面攤鋪。在瀝青砼拌制階段,應該嚴格控制其加熱程度,以防瀝青砼“燒焦”現象的出現。
5.若瀝青砼施工環(huán)境屬寒冷、潮濕或高溫地區(qū),則新型瀝青砼的應用效果最佳。
五、水泥砼路面斷板或開裂
(一)病害原因
研究結果顯示,板體開裂的主要原因包括:公路路基回填不均勻或強度過低;路面基層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春季或秋季的砼路面施工溫差過大(特別是白天與晚上間的溫差),從而產生一個翹曲應力,并最終導致板體開裂。
(二)預防措施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公路工程施工單位應該高度重視公路基層及路基的強度、均勻性、密實度及穩(wěn)定性等。此外,就砼所用原材料(尤其是水泥)而言,其各項技術指標應該得到嚴格的控制。就水泥而言,低堿含量的水泥及合格路用水泥最佳。與此同時,若板塊砼存在過振現象,其勢必會導致分層離析現象的出現,并最終導致板塊砼裂縫。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應該在板塊砼振搗階段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即突出易產生不密實的部位的振搗,以防板塊砼因過振而產生分層離析現象。眾多研究結果顯示,若在公路工程中使用碾壓式干硬性砼及預留符合工程設計需要的伸縮縫,其將有效規(guī)避水泥路面開裂或斷板現象的出現。
結束語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病害并不單一,其包括路面不平、橋頭跳車及橋梁伸縮縫、結構物表面及防護工程粗糙、瀝青路面早期破損、高填土下沉、水泥路面開裂及斷板等。在本案,筆者就其中的五個方面展開了討論,以此為我國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質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湯國玉.淺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常見病害的預防[J].甘肅科技縱橫,2009,38(3):155,67
[2] 吳東學.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常見的病害及預防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5)
[3] 蔡國誠.路面施工日常養(yǎng)護工作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