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敘事長詩《唐璜》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代表作。詩歌對唐璜這個人物進行了豐富的形象塑造,而詩人在對主人公唐璜進行塑造的過程中,采用了意大利八行口語體的表達方式。在這個口語體詩歌里,融入了夾敘夾議的敘述風格,使得人物形象得到充分塑造,更增加了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展現(xiàn)出其獨特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拜倫 唐璜 口語體 夾敘夾議
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識碼:A
一 《唐璜》概況
敘述長詩《唐璜》是英國19世紀浪漫主義詩人拜倫(1788-1824)的代表作品,它以對社會的極盡諷刺作為基調(diào),以夾敘夾議的敘述風格,以意大利八行口語體的形式進行表現(xiàn)?!短畦穾Ыo世人是一種遺憾的美,好比那神圣的維納斯雕像——這是因為《唐璜》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詩人拜倫曾打算寫一百章,遺憾的是,在他寫完第十六章正要寫第十七章時,由于參加獨立戰(zhàn)爭,病死在軍中,從此留下了未完成的不朽之作《唐璜》。由于《唐璜》不僅擁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更有著豐富的內(nèi)容以及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因此,歌德對《唐璜》進行了高度評價,稱其是一部絕頂天才之作。
《唐璜》是對18世紀末期至19世紀初期歐洲現(xiàn)實社會的描寫,詩人在長詩中,對西班牙貴族子弟唐璜的游歷、戀愛以及冒險等個人經(jīng)歷進行了描寫。詩歌首先描寫了唐璜受到少婦茱莉亞的勾引,被她的伯爵丈夫搜尋臥室由此展開情節(jié)。唐璜在出海時碰到險情,在被海盜的女兒海黛救起來之后,兩人開始了浪漫式的愛情之旅。不過,唐璜與海黛的愛情并沒有得到海黛家人的贊同,當大家以為海黛的父親已經(jīng)死亡、海黛和唐璜正舉行婚禮時,她的父親卻忽然出現(xiàn)。唐璜被海黛的父親作為奴隸帶到伊斯坦布爾奴隸市場進行販賣,在奴隸市場,唐璜由于身材健碩被土耳其王宮的黑人太監(jiān)看中,黑人太監(jiān)出高價把唐璜買下,然后裝扮成婦女送進王宮。一門心思想著海黛的唐璜想方設法逃離王宮,參加了土耳其部隊。在后來,唐璜參加了伊斯邁戰(zhàn)爭,之后受到俄國女皇的寵幸,被作為使節(jié)派往英國,在英國經(jīng)歷了一段傳奇故事……
在這部作品里,詩人拜倫在他的詩歌里對唐璜進行了細致的刻畫??梢哉f,作品里的主人公唐璜,其實是詩人拜倫在一定意義上的自我化身。因此,在對主人公唐璜進行塑造時,作者以夾敘夾議的手法,把自己的個性以及愛憎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在拜倫的筆下,唐璜善良、單純,同情弱者,充滿正義感,他的內(nèi)心雖然也彷徨、苦悶,但卻敢于積極地投身革命,并參加希臘民族的解放運動,作為戰(zhàn)爭的領導者帶領大家奮勇前進。在這首長詩里,詩人對歐洲反動勢力進行了強烈的鞭撻,對民主和自由進行了熱情的謳歌,對歐洲民族民主運動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并在革命志士的心里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
二 《唐璜》口語體運用技巧
1 意大利口語體寫作風格
在《唐璜》中,詩人通過對唐璜浪漫主義歷程的描寫,向讀者描繪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畫面,畫面不僅刻畫出了歐洲山水人情,更有著關于社會風情的描寫,可以說,《唐璜》好比一座藝術寶庫,里面不僅蘊含著寬廣的畫面,更包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詩人在對《唐璜》進行描寫時,主要是圍繞著愛情、世俗以及理想三方面進行描寫。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是采用邊敘邊議的手法來進行的。在寫唐璜時,詩人好像是一位旁觀者,在觀看唐璜的一舉一動,因此,使讀者產(chǎn)生了這樣的感覺:那就是作品里包含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唐璜,另一個則是詩人自己;一邊是詩歌的主人公唐璜在演繹著傳奇故事,另一邊則是詩人本人在對這個故事進行精彩的講解,兩個人物交相輝映、齊頭并進、相互襯托,彼此又形成鮮明的對比。正是通過兩個形象的對比,讀者了解到19世紀歐洲的概況。
拜倫筆下的人物唐璜是舊時傳說中家喻戶曉的人物。在拜倫長詩《唐璜》發(fā)表之前,不僅莫里哀已經(jīng)把唐璜寫進喜劇里,而且莫扎特也把唐璜作為歌劇里的主要人物進行過描寫,因此,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把唐璜這個人物寫出新意,就顯得很不容易了。但無疑的,拜倫具備了這樣的條件進行寫作,首先,拜倫對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非常了解,并且在意大利時,他曾親自參加燒炭黨人的地下抗奧活動,因此對于民族解放運動,他有著深切的意識;其次,拜倫出身于貴族,后來由于個人私生活的原因被迫去了意大利,開始了波折的人生經(jīng)歷。到了意大利之后,拜倫掌握了意大利八行體的手法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意大利八行體經(jīng)過詩人勃尼、普爾其應用之后,已經(jīng)適應了口語風格,讀來朗朗上口,亦莊亦諧、收縮自如。由于拜倫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時,是以當時的蒲柏作為他創(chuàng)作的師傅,而蒲柏本身就是善于以機智、干凈利落的口語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的,因此,拜倫具備了口語體詩歌創(chuàng)作的條件。不過,詩人拜倫并不拘泥于現(xiàn)狀,他以勇于嘗試的精神對意大利八行體進行了改造,把原來的每行八音節(jié)的格局轉(zhuǎn)變?yōu)槊啃惺畟€音節(jié),這樣變化的好處是更適合英語詩的特點,并且把原來八音節(jié)的韻律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長詩《唐璜》由于采用口語體進行創(chuàng)作,使得拜倫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時進入了一個新的畫面。詩歌中對現(xiàn)狀所進行的描寫,其實是詩人對于生活的思考,因此可以說,詩歌所表達的實際上是詩人本身的心聲。采用口語體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雖然前人有過這樣的嘗試,但要寫出新意、寫出新花樣,要成為經(jīng)典之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口語體是沒辦法進行復制與模仿的,只有全身心地進行創(chuàng)作。口語入詩,是在詩歌里面納入了生活元素,并使生活有了詩意,詩人把這份詩意以深情優(yōu)美的表達方式反饋給讀者,使讀者能夠沉浸其中,以這種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使詩人將自己對現(xiàn)實的一種感悟通過細心的觀察與體會融入到作品本身??谡Z體的特點是簡約、純粹,而又不失豐富的內(nèi)涵。在長詩《唐璜》中,詩人以一種形而上的高貴精神,捕捉對生活的感悟,把讀者帶進詩意的意境中。
2 詩歌里所體現(xiàn)出的嬉笑怒罵
在長詩《唐璜》中,對于當時的社會面貌,詩人拜倫有著深切的體驗。詩人雖然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但卻也經(jīng)歷過貧困的生活,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加上詩人內(nèi)在才華的體現(xiàn),使得他對當時的社會面貌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他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時,在采用口語體創(chuàng)作風格的同時,不忘使用幽默的諷刺對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進行批判,對于《唐璜》這部作品而言,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語言特色。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愛情的贊美
從古至今,愛情一直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特別對于詩人拜倫來說,更是向往著愛情的美好,而這些向往在《唐璜》里得到很好的表現(xiàn)。在《唐璜》中,時刻充滿著愛情這個主旋律,詩人在對唐璜這個主人公進行刻畫時,詩歌的整個故事情節(jié)都是圍繞著愛情、女人來進行的,而不同的女人又是分別采用不同的手法來進行描繪的。詩人拜倫以他無與倫比的才華,向讀者描繪出了一幅幅優(yōu)美的女人肖像圖。在作品的開始,詩人描寫了唐璜與他的第一個情人茱莉亞之間的愛情,字里行間刻畫出茱莉亞陷入愛的漩渦而無法自拔的畫面,以至于她的靈魂變得飄飄蕩蕩,甚至為了愛情做出破釜沉舟的決定。雖然,茱莉亞的心里進行過掙扎、搏斗,她也發(fā)誓不再與唐璜見面,但在去探望她母親時,茱莉亞仍然是神不守舍地向門口進行探望,只希望唐璜能夠及時出現(xiàn)。在這里,拜倫把一個被愛情困擾的女人的心理活動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真是入木三分。而茱莉亞這種充滿希望、進而變成失落的心情,更是充分地得到了表現(xiàn),使作品顯得引人入勝、波瀾起伏。
(2)對世俗的諷刺
詩人拜倫出生在英國,并且在英國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對于當時英國的社會狀況非常了解。特別在他經(jīng)歷了一段人生波折之后,對當時的社會面貌更是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在他的詩歌里,有著對當時社會現(xiàn)狀的諷刺。例如,在作品的開頭對其父親的描寫,顯得非常形象生動。他寫他父親做事草率,并且從來不去關心結(jié)果怎樣,不僅如此,對于學術,他父親也從不去關心,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頭腦欠缺思考。而對于世態(tài)的描寫,同樣非常精彩,詩歌里在描寫一位老太太或者老伯伯忽然去世之后,那些所謂的“年輕人”為了繼承遺產(chǎn),總是顯得如此的迫不及待。寥寥數(shù)語,把當時英國社會人和人之間冷漠無比的關系進行了深刻的描寫,寫出了當時英國社會金錢至上的面貌。詩歌使我們在對拜倫對口語體進行熟練運用的同時,對當時的社會更是有著進一步的了解。
(3)對理想的追求與謳歌
在《唐璜》中,詩人拜倫對當時的社會狀況進行細致的描寫,對于戰(zhàn)爭的描寫也使人能夠如臨其境,這是由于詩人積極參與當時的戰(zhàn)爭。對于法國的大革命,拜倫是強烈支持的,而對于革命的敵人神圣同盟以及走狗,拜倫則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憎惡,并且不惜以筆墨來進行挖苦、諷刺,其中,《哀希臘》是最好的例證?!栋ED》同時也表達出了詩人對自由的渴望。在《哀希臘》一文中,詩人寫著:曾經(jīng)那么美麗的國家淪落入別人的手中,曾經(jīng)的英雄的心靈已不再澎湃起伏,對于后人來說,唯有看著這優(yōu)美的景色,歌頌那些犧牲了的英雄們。而那些舊時英雄們鮮艷的血,是否還依然存在?在這樣的提問下,舊時英雄做出了回答,只要有人發(fā)出呼喊,他們會馬上出現(xiàn),可是后人對于這樣的呼喊卻是無動于衷。這樣的情景叫人怎么不為之感慨呢?詩人在這里以傷感的筆調(diào),為當時的希臘人民譜寫了一首哀怨的曲子。
3 夾敘夾議風格的體現(xiàn)
拜倫的敘事詩作品《唐璜》,在采用了口語體寫作手法的基礎上,以夾敘夾議的風格為基調(diào)進行描寫,顯示出了詩人高超的敘事能力。在詩歌里,讀者可以體會到很強烈的敘事節(jié)奏感。詩歌是通過敘事主線與敘事輔線來進行描寫的,敘事主線表現(xiàn)得出神入化、波瀾起伏,而輔線也不甘示弱,在恰當?shù)臅r候進行了非敘述性的描寫,使詩人能夠運用自如、有條不紊,顯示出了詩人對敘事節(jié)奏熟練的駕馭水平??梢哉f,正是由于詩人對時間有著強烈的敏感性,才使他深深懂得,時間可以為詩歌的敘事創(chuàng)造題材,而想要成為經(jīng)典之作,則此作品一定要能夠經(jīng)受得住時間的洗禮。在當時的詩壇,人人都知道拜倫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而展現(xiàn)他才華的一面則是他驚人的作詩的速度,有人比喻他串詩行的速度可以像時鐘的分針一樣迅速,這進一步說明了拜倫是一位天才詩人。對于《唐璜》這部作品,由于所描寫的是他親身經(jīng)歷的事件,而在這個事件進行描寫的背后,更蘊含著他真實的情感,再加上他對歷史與文學典故的熟練運用,使他在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時,達到了嫻熟的境界。也正是因為拜倫這種特殊的寫作習慣,使得在這部作品里,敘述、描寫、抒情以及議論能夠進行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的有意安排,使得作品本身敘事手法變換自如;對敘述手法的熟練運用,使得詩人掌握有度,顯示出了他非凡的敘事能力。
三 結(jié)語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詩歌史上,詩歌作品里的人物形象能夠留在人們的記憶深處,總是有它存在的理由。在《唐璜》中,詩人拜倫的名字與作品本身的主人公唐璜一起,深深地刻在讀者的腦海中,這個人物形象,甚至為全世界的讀者所熟悉。而拜倫在對《唐璜》進行創(chuàng)作時,其口語體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夾敘夾議的敘事風格以及幽默諷刺手法的應用起著關鍵作用,使我們在掩卷之余不免進行深入的思考。而《唐璜》的出現(xiàn),無論表現(xiàn)手法亦或是敘述手段,都可以帶給我們不一般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朱維之等主編:《外國文學簡編》(歐美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 童慶炳主編:《文學理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 王佐良:《英國浪漫主義詩歌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
[4] [英]拜倫,查良錚譯:《唐璜》,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5] 王化學:《西方文學經(jīng)典導論》,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 龍迪勇:《尋找失去的時間——試論敘事的本質(zhì)》,《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第9期。
[7] 李天英:《〈唐璜〉在悖論中對“人性”的全面解放》,《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作者簡介:于欣欣,女,1978—,內(nèi)蒙古赤峰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工作單位: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