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藥小包裝飲片是不需稱量,按設定劑量包裝,直接“數(shù)包”配方的中藥飲片。本文分析了小包裝中藥飲片在使用過程中的利弊,以更好地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中藥飲片;小包裝;利弊
【中圖分類號】R2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3)11-0174-01
中藥小包裝飲片是指加工炮制合格的中藥飲片,根據(jù)臨床常用劑量用一定的包裝材料封裝,由藥師直接調配,無需稱量的一種飲片包裝方式。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2008年8月出臺了《小包裝中藥飲片醫(yī)療機構應用指南》。福州市第二院自2011年8月開始采用小包裝中藥飲片,總結使用一年半的經驗,小包裝中藥飲片有利有弊,現(xiàn)分析如下:
1使用小包裝中藥飲片優(yōu)點
1.1保證藥品質量 散裝飲片含有較多的瑣屑、灰塵,因其裸露,較易受陽光、空氣以及溫濕度影響。使用小包裝中藥飲片后,由于飲片經過多次篩選后包裝,飲片更潔凈。飲片包裝采用無毒的食品、藥品專用塑料包裝材料,可減少飲片受空氣、陽光等自然因素的影響,減少二次污染,從而保證藥品質量。
1.2減少浪費 使用散裝飲片時較易發(fā)生串斗,不易分檢,只能丟棄,造成浪費。同時,散裝飲片調劑時手抓戥稱,較易形成撒漏,也容易引起浪費。小包裝中藥飲片避免了藥斗底部的藥末沉積、串斗和調劑時飲片落地的浪費,降低了損耗。
1.3劑量準確 散裝飲片調劑時手抓戥稱,調劑人員在調配過程中稱取每一味中藥飲片的總量,再進行分劑,容易造成每一劑藥之間存在重量差異。小包裝中藥飲片生產企業(yè)在對中藥飲片進行包裝時,使用自動分檢機,由機器控制重量,使分劑量更準確,克服了散裝中藥飲片分劑不均的弊端。
1.4改善工作環(huán)境 中藥飲片來源于植物、動物、礦物,飲片外表會附著不少灰塵、和粉末狀的中藥飲片,在裝斗和調劑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粉塵飛揚,工作環(huán)境惡劣,嚴重影響藥劑師的身心健康。小包裝中藥飲片明顯改善了工作環(huán)境。
1.5患者便于核對 普及中藥知識散裝飲片對患者來說因不識藥無法自己核對,不能滿足患者的知情權,不利于中藥知識的普及。小包裝中藥飲片上注明了品名、規(guī)格、產地、生產企業(yè)、產品批號、生產日期等信息?;颊呖筛鶕?jù)患者手中留存的電腦發(fā)藥單進行復核、辨認,使患者知情權得到尊重,普及了中藥知識。
2小包裝中藥飲片弊端
2.1不環(huán)保 小包裝中藥飲片包裝材料多為聚乙烯塑料,不易降解,增加白色污染,不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
2.2不利于實習學生學習 福州市第二醫(yī)院是廈門大學和福建中醫(yī)藥大學的教學醫(yī)院,經常有中醫(yī)、中藥專業(yè)的學生實習,小包裝中藥飲片隔著不完全透明的塑料袋,實習生無法直接接觸中藥飲片,無法做到對中藥飲片進行傳統(tǒng)方法鑒別(眼觀、手摸、鼻聞、口嘗),對中藥飲片性狀鑒別學習不利。不利于帶教老師的教學。
2.3藥房及庫房空間加大,小包裝中藥飲片由于增加了包裝,沒有抽真空,大大增加了同樣重量中藥飲片的體積,使庫房所需空間加大,調劑人員裝斗頻率增加,加大了藥劑師的勞動強度。
2.4成本提高 福州市第二醫(yī)院實行小包裝中藥飲片調配處方后,同一處方,藥品價格大約提高了30%,增加了患者的負擔。
2.5不利于醫(yī)生個體化給藥等。中醫(yī)特色是辨證施治,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年齡、性別、體質處方,散裝飲片可以做到隨證處方。小包裝中藥飲片由于規(guī)格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臨床醫(yī)生的需求。
3小包裝飲片存在問題的改進對策
3.1改進包裝材料 使用可降解塑料包裝,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3.2中藥房繼續(xù)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散裝飲片,以保證臨床的需要和實習生的學習。
4小結
筆者認為,小包裝中藥飲片是中藥改革的一種新嘗試,不改變中醫(yī)臨床以飲片入藥,臨用煎湯,諸藥共煎的用藥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臨床常用劑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中藥調劑人員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了藥品質量。有利于中藥生產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發(fā)展小包裝中藥飲片可以大力改進中藥飲片調劑方式及推動中藥現(xiàn)代化。
(收稿日期:201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