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黃河,獨立導演、制片人。原瀟湘電影集團營銷策劃中心主任,現(xiàn)湖南鐵色高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是瀟湘電影集團繼吳之牛之后第二位獲國家級電影導演單項獎“金雞獎”的導演。
2006年獨立投資300萬元制作電影《他們的船》,獲2008第十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環(huán)保電影獎”、“最具潛力女演員獎”兩項大獎。2008年獨立投資450萬元制作電影《我是花下肥泥巴》,被列入中宣部建國60周年獻禮重點國產(chǎn)影片。
《指尖太陽》是導演黃河的一部傾心力作,講述了留守兒童的成長故事,并且由真實的留守兒童本色出演,使影片更加真實自然?!吨讣馓枴芬陨钤诖笊嚼锏牧羰貎和『?、小魚小兄妹倆,想要用“59分計劃”等調(diào)皮的激將方式把遠在深圳打工的父母騙回來,雖然弄巧成拙,但最終愿望得以實現(xiàn)的成長故事為主線,輔以珊珊和豬豬另外兩個家庭的故事,表達出“愛在家庭”、呼喚家庭親情這一主題。
當問到黃河導演為什么會拍攝這樣一個題材的電影時,他坦言道,這與自己的經(jīng)歷分不開。生活中他也是一個平凡的父親、一個普通的兒子,渴望親情的圓融美滿。2009年汶川地震一周年時,他帶著10歲的兒子一起到汶川,與映秀小學五年級震后幸存下來的11個孩子共同生活了幾天。歷經(jīng)劫難的同齡孩子對生命的理解、對親情和家的無限眷念深深地觸動了年幼的兒子。“當年的父親節(jié),我收到了兒子悉心一個多月為我手繪的一張畫,畫的是‘幸福的三口之家’,旁邊寫著‘爸爸,我和媽媽愛你’,我拿在手中禁不住熱淚盈眶?!?/p>
作為兒子,黃河導演憶起兒時父親在山下的中學教書,最溫暖的便是每到周末傍晚時看到父親的身影轉(zhuǎn)過山道的那一瞬間,因為那代表著父親回家了?!叭缃褡约鹤隽烁赣H,由于工作性質(zhì)的原因,與兒子聚少離多,每一次通話,兒子都會問,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家?那一刻,心中涌動的疼痛與深藏在心底的溫暖常常使心尖震顫不已。這些是促使我創(chuàng)作電影《指尖太陽》的主要動力?!?/p>
山區(qū)孩子盼父母回家團聚,城市孩子期望有一個“幸福之家”是影片表述的主要內(nèi)容。在創(chuàng)作影片的過程中,黃河導演更深層次地理解了“愛在家庭”的內(nèi)涵,也為自己虧欠兒子太多而內(nèi)疚不已。影片中“其實,城市也有留守”的臺詞就來于斯。事實上,這又何嘗不是我們這些雖生活在城市,但同樣與孩子聚少離多的人們的真實情感寫照。
觀看過《指尖太陽》的觀眾第一評價是溫暖、感動,這也是黃河導演想傳遞給觀眾的信息:家是永遠的港灣,把更多的愛留給家人。從片名上看,“指尖太陽”即指尖上冉冉升起的太陽,是寓意著希望的明亮色彩。在電影基調(diào)的處理上,影片沒有刻意表現(xiàn)留守兒童的苦難、灰暗,而是以一種溫情的視角,在描寫孩子的純潔心靈、描寫人物對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再者,片中的小演員都是由真實的留守兒童演繹,是開機前歷時一個月從重慶秀山的十七所小學、近五千名留守兒童中層層篩選出來的?!耙淮危以囍鴨栆粋€小女孩,想爸爸媽媽嗎?足足有一分鐘,孩子輕輕地說了一句:想……眼淚瞬間盈滿了孩子的眼眶?!边@個小女孩就是《指尖太陽》的女主角石小魚的扮演者曾美玲。當時的她已經(jīng)三年沒有見到父母,與奶奶一起生活。而在山區(qū),這樣的孩子還很多。
在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入圍名單中,《指尖太陽》入圍亞洲新人獎,但對于獎項和贊譽,黃河導演都看得很淡?!耙驗橹型馕幕町悾鈬丝础吨讣馓枴窌r很不能理解為什么這些孩子的父母不回家,為什么會有留守兒童,但中國人一看便能體會?!秉S河導演發(fā)自內(nèi)心地說:“再忙也要給孩子多一些時間,讓孩子心靈不再留守,情感不再眺望,陪伴才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p>
黃河導演的下一部電影將視點轉(zhuǎn)向了海南,和他的老朋友、老搭檔張品成一起拍攝一部反映海南當下社會的影片——《白羽毛》。影片圍繞一個農(nóng)村孩子和一個城市老人展開故事,不僅會將海南的獨特風光搬上熒幕,更深刻地講述了人與自然的微妙關(guān)系。目前影片正在積極籌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