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的語域理論于20世紀70至90年代開始進入翻譯領(lǐng)域,為翻譯理論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而茱莉安·豪斯對語域理論進行補充和發(fā)展,以全新視角提出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本文采用豪斯模式對魯迅作品《一件小事》及John Gittings的英譯本進行比較分析的嘗試,驗證了豪斯模式對翻譯作品評析的適用性,同時對John Gittings英譯本的翻譯質(zhì)量作出了評價。
關(guān)鍵詞:語域理論;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一件小事》;英譯本
一、引言
《一件小事》選自偉大的文學(xué)家革命家魯迅先生小說集《吶喊》,雖短小精悍卻意味深長,是現(xiàn)代小說中傳頌最廣的名篇之一。本文選取John Gittings的英譯本為語料,采用豪斯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對其進行比較分析的嘗試,希望對其英譯本的翻譯質(zhì)量作出評價,也驗證豪斯的語篇翻譯理論對翻譯作品評析的適用性。
二、理論概述
豪斯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
20世紀90年代起,語域理論開始在翻譯領(lǐng)域呈現(xiàn)強大生機。根據(jù)語域理論,翻譯應(yīng)該實現(xiàn)語場、語旨和語式三個變量在語篇中所包含信息的完全傳遞。豪斯認為功能對等是判斷翻譯質(zhì)量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標準,而功能的實現(xiàn)又要取決于語篇體裁和語域兩個變量,二者相符程度越高,翻譯質(zhì)量越好。(House,1997)只有保持原文和譯文在語域中三個變量上的一致,才能保證保證整個信息傳譯符合情境即語域。語場是指正在進行的社會活動的本質(zhì);語旨是發(fā)信人和收信人兩者間以及語篇中人物間的關(guān)系;語式是指渠道(口語或書面語等)及發(fā)信人和收信人間的參與程度(獨白、對話等)。(House:1997)豪斯提出了顯性和隱性兩種翻譯策略。顯性翻譯指原文本依賴于源語文化,在源語文化中享有獨立的地位;隱性翻譯指在目標文化中享受一種源語篇章狀況的翻譯。(House,1997)
三、語料分析
原文與譯文對比分析
(1)語場分析
語篇類型上,原文是短篇小說,主題是通過撞車描寫作者和車夫?qū)蠇D的不同態(tài)度,揭露知識分子的心理弊端,反映知識分子的自我反省。原文語言質(zhì)樸易懂,譯者選詞嚴謹,極少有不匹配之處,但也有例外。
原文:路上浮塵早已刮凈,剩下一條潔白的大道來,車夫也跑得更快。
譯文:By now the loose dust had all been blown away, leaving the roadway clean, and the rickshaw man quickened his pace.
“潔白”常指“純白的”或“純潔的”,若直譯為英文則是“white”或“pure”,但顯然用“white”和“pure”來形容大道是不恰當?shù)模蟮啦豢赡苁羌儼椎?,也不會用純潔來形容馬路。從上下文邏輯可分析出,風將路上浮塵刮凈,使大道看起來干凈,這樣才符合故事場景。因此譯為“clean”,盡管不匹配,卻是得當?shù)奶幚怼?/p>
原文:伊伏在地上;車夫便也立住腳。
譯文:She lay there on the ground, and the rickshaw man stopped.
“伏在地上”可能是多種情況,“四肢著地跪倒”“平趴在地”或“平躺”,而使用lay there即平躺必然傷得嚴重到不省人事的地步,與原文事實有偏差,根據(jù)后文,老婦并未seriously injured。
(2)語旨分析
社會角色上,小說涉及“我”(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車夫”(底層勞動人民),“老婦人”三個主要人物,譯文中角色關(guān)系并未發(fā)生過多改變。如:
原文:我便對他說,“沒有什么的。走你的罷!”
譯文:“It”s all right,“I said.Go on.”
“走你的罷”是祈使句,譯文使用了同樣的句型,“Go on.”可看出“我”與車夫的社會關(guān)系,簡明表達出上層知識分子對下層車夫的命令,也從側(cè)面表達“我”對老婦人裝腔作勢的不以為然。
從作者個人立場看,小說背景是五四爆發(fā)時,運動使知識分子在勞動人民身上找到革新中華民族的希望。主旨是提倡知識分子必須向勞動人民學(xué)習,也表明魯迅對下層民眾深沉的愛。譯文很好的傳達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如:
原文:倘要我尋出這些事的影響來說,便只是增長了我的壞脾氣,—老實說,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譯文:If asked to define their influence, I can only say they aggravated my ill-temper and made me, frankly speaking, more and more misanthropic.
“看不起人”通常譯為“l(fā)ook down upon sb”,表示認為比別人好,顯然與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不符,魯迅常批判國民劣根性,但他這種批判,誠然是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表達對國民的愛和同情,絕不是以貶低的態(tài)度居高臨下審視他人,譯者譯為“misanthropic”不帶貶低的嘲諷,而是一種失望,很好地表明了作者的立場和態(tài)度。
(3)語式分析
原文是典型的敘事文,用通俗易懂的書面語表達,譯者用英語中常見表達傳達與原文對等的信息且保留了同樣的風格,但也有例外,如:
原文:幾年來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時候所讀過的“子曰詩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譯文: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ffairs of those years I have forgotten as completely as the classics I read in my childhood.
“文治武力”和“子曰詩云”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蘊,譯文顯然丟失了原詞風格。前者原指“以文治國的盛績與以武禁暴的偉力”,結(jié)合當時的社會現(xiàn)狀,受封建思想的禁錮,國民麻木不仁,社會歷經(jīng)改革收效甚微,作者用這個詞想表達強烈的諷刺意味,譯者意譯為“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ffairs”既貼合了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又表達了作者的基本意思,實現(xiàn)了文本與文化內(nèi)涵的結(jié)合;后者泛指儒家言論“the classics”同樣表達泛指概念,既符合英文表達習慣也盡可能忠實原文,要是直譯,如果讀者不了解中國文化就會不知所云。盡管譯文與原詞風格不一致,文化因素已得到轉(zhuǎn)移,不影響表達效果。
譯本的翻譯質(zhì)量陳述
譯文生動再現(xiàn)原本要傳達的思想,行文簡潔流暢,意義飽滿深刻,盡管包含了少量顯性和隱性錯誤,但并不影響主要文本功能的實現(xiàn)??傮w來講,譯文質(zhì)量頗高。
譯本的文本歸類
譯本從語場、語旨和語式共同實現(xiàn)的概念和人際功能很大程度上與原文一致。文中體現(xiàn)在“文治武力”和“子曰詩云”的翻譯上,譯者采用文化過濾的手段實現(xiàn)了隱性翻譯,從而幫助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因此,譯文應(yīng)歸屬顯性翻譯的范疇,包含了少量顯性和隱性錯誤。
四、結(jié)語
隨著翻譯研究的深入進行,越來越多的學(xué)者認識到翻譯不單是追求字面或形式上的對等,他們跳脫了個別字句的桎梏,而將語篇看成一個整體,探究整體意義的對等。因此,將基于語域理論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應(yīng)用于翻譯實踐,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觀印象分析方法,用相對完善的檢驗?zāi)J降南鄬陀^的變量去分析原文和譯文的對等,從而衡量翻譯實踐和成果的質(zhì)量?!翱梢哉f這是目前我們見過的最有理論基礎(chǔ)的評價模式” (張美芳,2006),筆者以豪斯模式指導(dǎo)分析翻譯實踐,豐富和補充了該模式的實證研究。由此看出豪斯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對于翻譯研究的具有不容置喙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House,J.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Model Revisited [M]. Tübingen: Gunter Narr,1997:69-69,105-110.
[2]John Gittings.ed,A Chinese View of China.New York:Pantheon,1973,97-99.
[3]魯迅.魯迅小說集——一件小事[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4]張美芳.翻譯研究領(lǐng)域的“功能”概念[A] //王東風主編.功能語言學(xué)與翻譯研究.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2006:77—98。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