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翠
一、引言
學科的基本概念是掌握該學科知識的基礎,任何知識都是在扎實的概念理解上構建起來的。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核心概念的作用不容忽視,理解核心概念及概念體系的形成與否對于學生真正地掌握生物學知識至關重要。理解概念的關鍵是要分清概念的本質,在對感性材料的抽象過程中,不要把附帶屬性作為概念的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在眾多的生物學概念中提煉出能反映生物學本質的概念,因為這樣可以統(tǒng)攝生物學學科的一般概念,可以揭示一般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的概念就叫核心概念。較之學科的基本概念,學科的核心概念對于整個學科知識體系的理解和構建更加具有指導性。因此,對核心概念的獲得與形成,以及基于核心概念的獲得拓展到高中生物的教學應用,也就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二、生物學核心概念獲得的一般過程
任何學科核心概念的獲得和形成均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包含很多組成環(huán)節(jié)。高中生物學核心概念獲得的一般過程,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注重觀察,獲得關于事物表象的初步認識。大多數(shù)學科知識的最初感知與獲得均是通過對事物現(xiàn)象的觀察,把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得到的第一手感性材料上升為感性認識,當感性認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形成了生活經驗。感性認識越深刻,生活經驗越豐富,對于概念的初步形成和掌握也就越有利。
第二,由表及里,對觀察到的表象認識進行歸納總結。生物學核心概念的獲得與形成,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加深理解的過程。通過仔細的觀察和留意生活中的生物學現(xiàn)象,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只有感性認識是不夠的,還必須將感性認識進行深化,將感性認識上升為更進一步的理解,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學生通過對觀察到的表象認識進行歸納總結,可以將自己最初對生物學核心概念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這是一個從認知到理解的過程。在學生進行歸納總結的過程中,畫圖分析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理解,幫助他們找到生物學對象的共同特點并進行發(fā)散思維,從而將所學知識歸納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第三,深化總結,初步形成核心概念的知識體系。概念的深化就是將獲得的概念整合到原有的認知結構中,使之成為整個概念系統(tǒng)的一部分,是運用概念進行推理、作出判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就是引導學生將知識和概念進行融會貫通,促使其原有的相對零散的概念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各章節(ji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性和整體性,要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宏觀上的把握,對教學內容進行帶有層次性的分析,以構建具有系統(tǒng)性、聯(lián)系性的核心概念體系。
第四,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習知識的最終歸宿是要落到實踐中,只有實踐才能考查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使學生對掌握的核心概念進行具體的應用。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核心概念時,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畫概念圖,構建知識體系,幫助他們深化理解現(xiàn)有的核心概念并進行具體的運用。
三、概念獲得理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依據(jù)概念獲得理論,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應用。
第一,相關概念圖的構建。概念圖一目了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可提高學生對生物核心概念獲得的精確性。因此,構建概念圖是當前概念獲得理論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較為常見的運用方式。在相關概念圖的構建中,要注意以下三點:(1)概念圖要便于理解。概念圖要具有簡潔性,過于繁瑣的概念圖將增加學生對核心概念的理解難度。所以,概念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以最小的信息量反映出最關鍵的核心概念信息。(2)概念圖要具有層次性。依據(jù)生物核心概念的層次關系,將概念之間的層次性體現(xiàn)在概念圖中,能擴大概念圖的信息量,并使概念圖更加簡潔明了,易于理解。(3)概念圖中涉及的內容均為生物學的核心知識和概念。在概念圖構建的過程中,首先要對概念圖的內容進行初步篩選,次要的非核心的概念內容應當省略。
第二,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的運用。對于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學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遵循生物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搭建循序漸進的學習階梯。例如,教學DNA時,可以設置如下的學習階梯:(1)DNA的組成單位是什么?它由哪三部分組成?(2)DNA的組成單位有幾種?怎樣制作它們的紙質模型?(3)怎樣將制作的脫氧核苷酸紙質模型連接成長鏈?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發(fā)現(xiàn)和思考,掌握每個學習階梯內的核心概念,又可以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成就感,提升他們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第三,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在整個高中生物學知識體系中,并非所有的概念均為核心概念,在學生自身理解和總結的概念體系中,也并非所有的概念均具有科學合理性。因此,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就非常重要。這
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羅列主要的知識點,打造核心概念體系;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進行概念梳理,將學生總結出來的不合理的或者不正確的概念剔除,實現(xiàn)去偽存真。如在構建概念圖的過程中,要求概念圖涉及的內容均為生物學的核心知識和概念,這就是去粗取精的一個實際體現(xiàn)。
第四,理論結合實際,為學生學習核心概念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生物學教學要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增強生物學核心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性。當生物學的核心概念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并且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具體運用時,就會提升學生學習生物學核心概念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以生物學核心概念的視角認識和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不僅提升學生對于生物學核心概念的理解,而且從某種程度上,這種結合超出了高中生物學課堂的范疇,對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甚至生活中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平時的生物學教學中,一定要理論結合實際,將生物學的核心概念和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
四、結語
生物學核心概念體系的形成和掌握,可以對學生在生物學知識的學習中予以引導,為他們學習生物學知識打下扎實的基礎,提高他們生物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促使他們不斷探索和發(fā)現(xiàn)生命科學的規(guī)律??傊處熢谌粘5纳飳W教學中,一定要善于歸納、思考、總結,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生物學核心概念的梳理,并不斷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身掌握的生物學核心概念運用于生活實際,從而調動學生生物學學習的積極性,真正樹立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趙靜.生物教學中的概念圖理論[J].文理導航,2011(20).
[2]郭佳宏.基于概念空間理論的概念進化[J].學術研究,2009(2).
[3]朱紅梅.優(yōu)化生物概念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J].中學生物學,2011(3).
(責任編輯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