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茗
摘要:“除名”是我國古代各朝代法律中的常見附加刑法之一,本文以隋朝除名制度和唐朝除名制度為研究對象,分別分析了兩者的特色及其對后事的影響,期望為中國古代史中有關(guān)隋唐歷史方面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參考。
關(guān)鍵詞:隋唐;除名制度;特征;影響
一、隋朝除名制度探析
(一)隋朝除名制度特征
除名制度在隋朝的使用無論從頻率上還是從次數(shù)上來看都是十分驚人的,據(jù)統(tǒng)計,隋文帝一朝共采用除名制度40次,隋煬帝一朝采用21次,隋朝30余年間共采用除名制61次。
隋朝除名制度的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具體包括:1)侵犯皇權(quán)罪?;蕶?quán)在封建王朝中是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觸犯皇權(quán)最可致死,而對于官吏來說,又常用“除名”作為附加處罰,侵犯皇權(quán)的情況包括謀反、威脅皇位安全、左道厭蠱、對皇帝不中敬不忠、詛咒或私下議論皇帝等等;2)破壞政權(quán)。在隋朝,因破壞政權(quán)而被“除名”的情況包括交通、通謀即官吏私自上下串通謀劃犯罪,旁訕朝政即私自議論和誹謗朝廷,朋黨即一些士大夫等為了私利而結(jié)成朋黨形成利益集團等等;3)職務犯罪。指官吏以職務之便而做出有害社會穩(wěn)定的犯罪行為,包括貪污受賄、失職等等;4)軍事犯罪。包括怯敵、師徒喪敗、失地等等;5)連坐。因一人犯罪而株連家人、鄰伍等等,包括家屬連坐、職務連坐、交游連坐;6)其他。因誣陷反坐、損毀官員形象等犯罪而被“除名”的情況在隋朝歷史上也有記錄。
隋朝被除名的官吏范圍廣泛,上至皇親國戚,駙馬、功臣,下至地方刺史,且以地方高官為主。
此外,隋朝對于除名的判定具有較強的隨意性,一些本應判死罪的官吏被從輕發(fā)落采取除名的處罰方式,也有些官吏曾多次受到除名處罰,甚至有除名后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官職的??傊瑹o論是從判定還是從執(zhí)行角度來看,隋朝除名制度均具有較強的隨意性。
(二)隋朝除名制度的影響
隋朝除名制度的采用對維護皇權(quán)、維護國家穩(wěn)定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體影響包括以下幾方面:1)政治方面。首先,除名制的采用對于加強中央集權(quán)發(fā)揮了重要的影響,一些本應處死的管理被判以除名而免死,顯示了皇帝的“仁慈”,使管理對朝廷更為盡心盡力,其次,通過除名的方式懲罰一些謀反的罪臣極大地鞏固了皇帝的地位與尊嚴,此外,通過除名來懲罰那些貪官污吏和以權(quán)謀私的罪臣有效地整頓了隋朝政治環(huán)境;2)軍事方面。除名制度的采用對于提升軍隊作戰(zhàn)力和提升軍隊指揮能力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這對維護隋朝國家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二、唐朝除名制度探析
(一)唐朝除名制度特征
首先,與隋朝相似的是,雖然唐朝除名制度的針對范圍仍然十分廣泛,但仍以對地方高級官員和重要要員的處罰為主,且這一特點相對于隋朝更為明顯,在唐朝被除名的官員絕大多數(shù)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大多擁有顯赫的爵位;2)適用于官員嚴重犯罪。唐朝除名制主要針對那些犯罪情節(jié)嚴重的官員,雖然唐朝法律中對除名的適用范圍和執(zhí)行辦法并未進行明確規(guī)定,但通過歷史記載的案例來看,唐朝采用除名的情況多是謀反、大逆、朋黨、狂濫殺人、坐贓等嚴重犯罪;3)除名的操作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唐朝除名制度與隋朝除名制度類似的是,在判罪和執(zhí)行上都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對唐朝來說,不但除名的采用較為隨意,且除名后的序官程序的執(zhí)行也不規(guī)范,按當時的規(guī)定除名后的官員必須在六年以后才能重新按照序官程序進入仕途,而當時很多被除名后并未按照序官程序重新進入仕途,而是過早或過于隨意地復位。
(二)唐朝除名制度的影響
除名不但意味著削去官員以往的職位,且一旦被除名通常很難再復位,這對于唐朝重要和地方高官來說無論從身份地位上還是從心里上都有著非常強的震懾作用,因而對唐朝政治、軍事的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具體包括:1)政治方面。首先,除名制的運用對于維護皇帝尊嚴和加強中央集權(quán)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如前天節(jié)將軍燕郡王羅藝、、檢校右武候大將軍劉師立、同東西臺三品上官儀、正諫大夫、同平章事房融等的人的除名,均對當時朝廷官員起到了極強的威懾作用;此外,相對于其他朝代,唐朝加強了對管理犯罪的懲罰力度,除名處罰在地方和中央高官中的應用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除名的采用使各級管理尤其是高級官吏不再輕易以身試法,這對凈化政治環(huán)境和整飭吏治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2)軍事。軍事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對軍事犯罪的懲罰,如喪師失地、逗留不進、妄興兵甲等罪。案例如武德元年,劉文靜、殷開山等因淺水原之敗“減死除名韋挺坐“不先行視漕渠”后除名等等。通過這些懲罰,加強軍事指揮員的指揮能力,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
三、總結(jié)
雖然隋朝與唐朝對除名的判定和執(zhí)行均有著較強的隨意性,但除名制強大的威懾力仍對隋唐皇帝尊嚴的維護、中央集權(quán)的加強、政治環(huán)境的維護與凈化以及軍事力量的增強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且隋唐除名制對后事形成了深遠的影響,因而具有極強的研究價值,期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進步一加深對該課題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君君.隋唐政權(quán)合法性結(jié)構(gòu)[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2(1):98
[2]張春海.論隋唐時期的司法集議[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72-81
[3]孟爽.中華法系的立法思想[J].法制與社會.2009(28):90
[4]張分田.“以法理天下”的君道理論與隋唐法制的政治特征[J].江西社會科學.2011(4):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