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芮
喀喇沁旗位于內(nèi)蒙古東南部,蒙、冀、遼三地的交匯處,距北京僅4個小時車程。這里有“塞外黃山”之稱的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有天然的旺業(yè)甸森林風景區(qū),有元代的龍泉寺,還有清代的王爺府和福會寺,獨特的民族風情,珍貴的名勝古跡,構(gòu)成了獨具特色的塞外風光。喀喇沁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比北京清涼,到了秋天更加可以欣賞到五彩山川的斑斕景色。
玉女峰
位于旺業(yè)甸森林公園的玉女峰不僅是旺業(yè)甸的第一高峰,也是最美的一座。此峰得名于山巔的一根兀然突起、峭拔亭亭的巨大花崗巖石柱,遠看宛如一位落落大方的女郎。玉女峰的坡度平緩,沒有人工修建的石階或步道,行游者可以順著山間小路登山,更加享受親近自然的樂趣。
玉女峰上有多種不同的植被,層次分明,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塊綠色的錦緞,山上還有各色的野花點綴其中。越接近山頂,路上的石頭也越多,石頭堆砌得也巍然壯觀。在懸崖邊還有一個呈俯臥姿態(tài)、閉目微笑的石猴,可謂鬼斧神工。登上山頂就能看到山中的“玉女”,站在玉女的身旁向四周望去,遠處的層巒疊嶂,山下的綠草茵茵,當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韭菜樓
韭菜樓是旺業(yè)甸公園內(nèi)一處山水皆備的景觀,這里有整個旺業(yè)甸最大、最美的高山草甸,還有十分豐富的濕地資源,雨水充沛的時候還能看見“空中湖泊”的奇景。在清代,韭菜樓屬木蘭圍場的東南邊界,從康熙皇帝開始,木蘭圍場被辟為習武狩獵、避暑游玩的場所,至今到韭菜樓山頂上還可見到殘瓦碎陶、箭簇、矛頭等遺物。
韭菜樓上有大片的原始次生林,行走其中就像是穿越時空來到了世外桃源,行游者還可以采摘山中的野果、野菜,發(fā)掘獨特的美味。韭菜樓的北樓可以看到許多形態(tài)各異的石頭,行游者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感受“怪石”的奇妙。在北樓主峰上有一大一小兩塊并肩而立的石頭,遠遠望去就像一對相互依偎的戀人,這里因此而得名情人峰。而在南樓下的緩坡上可以看到星羅棋布的泉眼,南樓上有大片的山韭菜,韭菜樓就是因此而得名。這里的山韭菜味道可比在市場上買來的要好得多。登上山頂向四周眺望,還能欣賞到不同顏色的樹葉交織在一起的色彩斑斕的景象。
王爺府
王爺府是清朝時喀喇沁旗王爺?shù)母?,先后有十二代王爺在此襲政。王爺府門前廣場上的塑像就是喀喇沁第十二代王爺貢桑諾爾布親王。這里是內(nèi)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等級最高、現(xiàn)狀保存最好的王府,體現(xiàn)了地區(qū)特色和民族宗教特點,代表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基本風格。現(xiàn)已建成中國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館,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王府內(nèi)藏品豐富,僅明清時期的文物就有1400多件。
原王府占地面積130余畝,房屋400余間,整體建筑宏偉壯觀,布局嚴謹,體系龐大,結(jié)構(gòu)精巧。前后共五進院落,主體建筑有大堂、二堂、儀廳、大廳和承慶樓。中軸對稱,東西兩側(cè)是跨院,又由若干小四合院構(gòu)成,重重四合院又由道道垂花門相連。如今看到的王府是1997年重建后恢復的,恢復后的親王府有府門、轎廳、回事處、議事廳、承慶樓、書畫廳、揖讓廳、書塾、福晉居室等建筑,并舉辦有“喀喇沁親王府復原陳列”、“書畫陳列”、“清代內(nèi)蒙古王府歷史陳列”、“王府校史陳列”等大型展覽。除古建筑外,王府內(nèi)值得稱奇的還有月臺上的古松——龍鳳松,東邊的為鳳松,西邊的為龍松,自然生長,惟妙惟肖。這兩棵松樹已被列為“中華奇樹”之中。王府內(nèi)還會進行清代蒙古族迎賓禮儀、王府婚慶典禮、公主下嫁儀式、王府雅樂和清代服飾表演等節(jié)目的演出,行游者們也可以參與其中體驗王府迎賓禮儀、生活習俗、飲食文化。
王爺府的門票價格50元,開放時間是每天的8:30—17:30,建議行游者在王爺府的游玩時間為2-3小時,可以仔細的觀賞這座氣勢恢宏的院落,了解它承載的歷史。
游覽方式:建議自駕
行程推薦:3天
Day1:北京——錦山鎮(zhèn)——馬鞍山國家森林公園,游覽后到王爺府附近住宿
Day2:王爺府——福會寺——旺業(yè)甸國家森林公園,在景區(qū)內(nèi)住宿
Day3:韭菜樓——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