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
【摘 要】大學英語口譯教學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理論和方法的研究還很落后,暴露出了不少問題,如何走出英語口譯教學的困境是目前大學英語教學迫在眉睫的問題。筆者認為:在大學非英語專業(yè)中開設口譯公共選修課程是有必要的;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譯技能,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以培養(yǎng)學生口譯能力的主體語境,提高其口譯水平;強化教育者的口譯意識;改進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評估體系,以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口譯人才。
【關鍵詞】口譯教學 學生 主體 口譯意識 口譯人才
1 大學英語口譯教學的困境
1.1學校的困境是教學條件的限制
1.1.1大學英語口譯教材缺口嚴重,而且目前市面上找不到一本真正專門針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口譯教材,主講教師只能借用英語專業(yè)教材中的入門系列教材,盡管明明知道“大部分教材中的素材不適用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但也無能為力。
1.1.2口譯需要專門的語音室,很多學校的口譯教學只能借用聽說教室,既不可能有效地組織口譯活動,更不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口譯進行錄音跟蹤,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
1.2老師的困境是教學模式和經驗的問題
1.2.1不少老師仍然無法擺脫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模式,在口譯教學過程中以知識傳授為重,上課形式以筆譯為主,學生缺乏英語口譯技能訓練??谧g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其技能掌握既需要語言知識體系,也需要非語言知識體系,兩者相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口譯水平。
1.2.2課堂設計中忽略了學生的體驗,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口譯能力,忽視了學生口譯技能的掌握,以及口譯思維和心理素質的構建過程。
1.2.3老師經驗不足, 口譯課堂忽略了對學生課堂表現(xiàn)的評估。評估是口譯過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也是譯語質量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 從源語到譯語的轉變過程是一種動態(tài)交際過程,作為翻譯活動主體的譯者,應從原文信息接受者和譯語信息發(fā)送者的雙重身份出發(fā),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促成跨文化交際的決策過程。口譯教學的評價應該是一種動態(tài)的過程性評價。
因為以上問題,所以真正學口譯的學生態(tài)度和積極性是有待商榷的。
2 大學英語口譯教學的建議
為了讓大學口譯教學真正走出困境,筆者根據(jù)自身實踐總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對正處于英語口譯困境中的同行有所幫助。
2.1教學方向的調整
大學英語口譯教學不同于精讀、聽說課程,而有其特殊性。教師在開設口譯課程時應摒棄舊的教學模式和理念,重新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向。
2.1.1針對六級以上學生,口譯本身就是英語技能輸出的方式,要想掌握這個技能,需要不斷去操練。因此,口譯課應以課堂實踐為主,讓學生唱主角。
2.1.2針對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因為目前很多大學對于非專業(yè)的學生都沒有設置專業(yè)口譯課,很多學生對口譯的需求都只有從隨同翻譯入手,盡管隨同翻譯也能幫助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譯水平,但對于這樣很多對于口譯有興趣和天賦的學生卻無法得到專業(yè)的訓練還是遺憾的。
我建議大學都可以開設英語口譯作為一門公共選修課,但對選修口譯課程的學生設置報選限制,在啟蒙階段盡量采用難度較低的素材,增加學生的操練準備時間,打消學生的畏難情緒。由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對口譯材料的背景知識存在不同程度的陌生感,所以在口譯課之初不宜以課文內容的主題來組織課堂教學,而是以口譯技能為主線??梢韵扔柧氁恍┤鐨g迎詞、祝酒詞等禮儀致辭,然后逐漸過渡到各個專題的翻譯。
2.2口譯基本功的訓練
2.2.1口譯前,訓練學生的記憶力
口譯是受制于人的活動??谧g時,不僅要聽懂原語,而且要把原語內容記在腦海里或速記下來,立刻再現(xiàn)原語信息內容,即把原語轉換成譯語。所以訓練學生的注意力是做好口譯的基礎,訓練過程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起初,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間段可為30秒或1分鐘,以后逐步增長。其次,教師選用訓練的語言材料要符合訓練的要求。在學生每次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段內,教師話語不能重復,聽力材料要有新鮮感,使學生產生口譯的欲望。
2.2.2口譯時,訓練學生的速記能力
口譯課要訓練學生抓住并記下關鍵的詞和意群(sense group)。另外,還要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熟悉的筆記符號,其目的是幫助記憶源語信息,如縮寫詞。甚至很多數(shù)學符號都可以成為速記的語言。
2.3課堂活動的設計
口譯教學最忌照本宣科,根據(jù)教材課程內容授課,這樣只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老師必須重新科學的設計課堂活動,讓學生在主動表演中完成自己的口譯。
2.4完善教學評估體系
教學評價是一個學習效果的跟蹤過程,可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種。過程性評價貫穿于口譯教學的全部過程,以學生的出勤、在課堂操練中的表現(xiàn)以及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為評測依據(jù)。終結性評價以口譯水平測試為主,采取口試的形式,側重點在交替?zhèn)髯g上。只有建立這樣的教學評估體系,學生的學習目標才更明確,學習積極性才會更高。
3總結
總之,大學英語口譯教學的確問題多多,但口譯能力是國際化的需求,我們只有不斷摸索不斷改進,用心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入手,總能提高英語口譯教學的效果,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口譯人才。
【參考文獻】
[1]蔡小紅.以跨學科的視野拓展口譯研究[J].中國翻譯,2001(2).
[2]莫雷.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5.
[3]王初明.外語學習中的認知和情感需要[J].外語界, 1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