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昭
日前,應青海電力公司之邀,我第三次踏上青海高原。到西寧的第一個夜晚是在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中度過的。對于平日挨到枕頭就著的我來說,這是顯然的高原反應。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在海拔3000多米、蜿蜓起伏的高原公路上驅(qū)車500多千米,來到海拔3800米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抵達青海電力公司果洛分公司駐地后,隨行的二位保健醫(yī)生不顧自己高原缺氧反應,立即投入工作,用AMP無創(chuàng)式血液分析儀為駐地分公司員工做身體檢測。而我則不得不在遠處的座位上細細“享受”高原的缺氧反應了。
白天頭有些暈,站起來會感覺腳下有些不穩(wěn)。上三層樓到所住房間,就氣喘噓噓、心跳加速,感覺比在北京回家爬五層樓還要累得多。晚上睡覺則是在整夜的昏沉中熬到天亮。這些癥狀算是我此次青海之行正常的高原反應,而我此行最強烈的高原反應來自青海電力公司本身,癥狀則只有一個:感動!
在果洛分公司接受檢測的20位職工中,大多數(shù)人的檢測結(jié)果反映出高原低氣壓和缺氧條件下對心臟造成的不利影響。其中有幾個還是20歲出頭,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他們大多不是當?shù)厝?,而是來自海拔稍低的西寧。他們必須每天在海拔?000米的高原地帶奔波工作,架設電網(wǎng),維護線路。保證把充足的電力送上高原,送進藏區(qū)。他們會感覺慢慢適應了高原的低壓和缺氧,不會像我那樣很難過。他們只會盡職盡責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毫無怨言。他們甚至不知道如何在生活方式上做些相應的調(diào)整,以應對高原條件對身體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
然而,我們再回到西寧青海電力公司總部,就會親身感受到公司黨委一直在高度關注公司員工特別是各地基層分公司廣大員工的健康狀況。黨委書記李葛明提及在青海各個州基層工作的員工,總是滿懷深情地感慨:他們的工作條件實在太艱苦了!我們一定要全心全意關愛員工健康,不遺余力,不能含糊。要踏踏實實,把“關愛員工健康”落到實處。據(jù)了解,為了找到理想的權威機構(gòu)和專業(yè)服務團隊,李書記親自帶隊數(shù)次到北京尋找、調(diào)研、考察。并在公司內(nèi)部組織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專門成立了“關愛員工健康”領導工作小組。
上期卷首中,我曾大力鼓吹應該對那些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羅陽和孫波們的健康給予高度關注。青海電力公司黨委的思路和做法讓我不得不檢討自己之前的認識是否偏頗。那些精英型人才的個人貢獻固然很大,能力固然很高,但毋庸諱言,關注最大多數(shù)人的健康利益,無疑是黨的基本宗旨,也是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的根本。
青海電力,讓我感動,促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