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
摘 要: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進一步明確了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都應該認真面對的問題。作者以探索高中英語口語等級測試為切入點,結(jié)合牛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實例,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 高中英語教材 英語口語 高中英語口語等級測試
一、引言
江蘇省教育廳在1999年15號文件《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外語教學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從2000年起,我省實行中小學生英語口語等級測試制度,著重考查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測試的對象位全日制普通中學全體學生。”實行中學生英語口語等級測試制度是我省中學英語考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其根本目的是:落實《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中學生英語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推進素質(zhì)教育。
高中學生英語口語等級測試分為朗讀短文、回答問題、情景對話和話題簡述四大題型。從整個測試的結(jié)果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學生在測試前經(jīng)過認真的準備,許多學生將口語測試當成機械的背書,使測試并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還沒有改變傳統(tǒng)的模式,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往往停留在高三階段針對口語等級測試的“應試”上,學生往往忽視日常英語學習中口語能力的提高,而僅將“背熟材料”和得“A”率作為自己高中英語口語學習的終極目的。甚至不少學生片面地認為,他們不是報考外語專業(yè),口語測試成績不計入總分,口語技能的獲得是可有可無的。英語教師都很清楚說和聽、讀、寫共同構(gòu)成四項語言基本技能,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面對口語教學仿佛成為“雞肋”的現(xiàn)狀,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充分利用牛津新教材讓學生真正地有興趣、有機會、有能力“說”英語,從而提高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在新課程改革教學實踐中對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的體會。
二、英語口語教學與《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相結(jié)合的有利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zhì)教育,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這進一步明確了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擯棄只會“聽”和“做”的“啞巴英語”是每一位英語教師都應該認真面對的問題。
《牛津高中英語》(譯林版)作為江蘇省新課程改革所采用的高中英語教材,其獨特之處在于——它以每個單元的不同話題為主線,各種活動為形式,將話題、功能、任務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一個話題下通過參與活動和完成任務逐步鞏固相關話題的知識,使自己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得到增強。我們不妨利用“就近原則”,找到教材中那些跟學生在時間、空間、活動、心理接近的素材,適當進行篩選和改編,從而提供給學生良好的練習口語的素材。這些素材因為既是學生在書本上剛學過的知識,又與學生的學習、家庭生活很接近,所以學生練習口語的過程仿佛是經(jīng)歷真實生活的過程,很自然地產(chǎn)生“想說”英語的欲望。教師更要激勵學生“敢說”英語的勇氣,使學生“會說”英語和“擅說”英語。
因此,立足牛津教材,找到教材中各種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素材與學生興趣的最佳結(jié)合點,將教材融入口語教學,可以切實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性。
三、英語口語教學與《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相結(jié)合的途徑
1.Reading(閱讀)與口語的結(jié)合。
在《牛津高中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Reading和Project兩篇文章。這些文章不僅是閱讀技巧與詞匯、語法的載體,而且完全可以作為引出話題、訓練口語很好的素材。
例如:模塊一第一單元reading的文章“school life in the UK”是以一個出國留學的中學生介紹在英國學習和生活與在國內(nèi)的區(qū)別。讓學生閱讀完課文后,以小組形式展開討論。由于高一學生剛從初中跨入高中,新學校的一切對于他們都很具有新鮮感和吸引力,他們觀察學校環(huán)境和體會人文氣息的興趣非常濃厚,配合課文里的圖片和文章介紹,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的高中學習生活不再是難事。繼而又可將話題引至初、高中學習生活的相似點和區(qū)別點,由于學生已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三年的初中學習生活,對這個話題有切身體會,他們對高中生活充滿向往和希望,所以學生很自然地談到自己在初中學習階段的收獲和不足之處,并引申到對高中學習生活的憧憬和決心。這個話題貼近學生,學生在不經(jīng)意之間就練習了英語口語,小組討論又使他們相互幫助、糾正,因此課堂口語訓練十分有效。
2.Word power(詞匯)與口語的結(jié)合。
豐富的詞匯量是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根基,只有打好扎實的詞匯基礎才能順利有效地進行日??谡Z交流。《牛津高中英語》的Word power部分圍繞一個主題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與此主題相關的詞匯。因此,利用word power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是快速練習口語的一種十分便捷的途徑。
例如:模塊二第二單元的Word power介紹的是關于野外探險工具的詞匯。青少年對野外探險往往興趣濃厚,平時也參加過一些野餐、露營活動,因此可以配合書上的圖片和詞匯,請學生設計一次野外探險,挑選他們所需要的工具和設備,并說明攜帶這些工具的理由及可能的使用場合。學生的興趣被充分激發(fā)了,甚至有些學生通過查字典在教材的基礎上又添加了其他可能涉及的詞匯,充分運用平時想說又不會說的一些詞語,提高口語練習的有效性。相比平時單純地讓學生查字典或背詞匯表來說,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高,背詞匯從“苦背”自然地變?yōu)椤皹繁场薄?/p>
3.Task(任務)與口語的結(jié)合。
《牛津高中英語》的Task部分往往是聽力練習與任務活動相結(jié)合的部分,而聽與說往往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可以通過把聽力與口語結(jié)合或者把活動任務與口語結(jié)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這部分的素材。
例如:在模塊六第二單元的Task部分中,聽力練習講的是中學生馬杰在學習與打籃球之間的矛盾心情。教師可以把原來僅僅只要根據(jù)聽力內(nèi)容填空的練習稍加修改成讓學生在分別聽到馬杰自己、籃球教練及家長的敘述后暫停下來,讓學生各自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談談對此問題的看法及可能給出的理由。這節(jié)聽力內(nèi)容結(jié)束后,再結(jié)合第二部分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小組討論談談自己成長的煩惱,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最后進行一段全班匯報,請班上一名同學假設是電臺的agony aunt,其他學生以聽眾的身份假設打電話咨詢一些涉及青少年成長煩惱的問題,由agony aunt為同學們排憂解難。這樣聽力練習與口語練習就同時完成了,而task設置了任務要求學生寫一篇此內(nèi)容的網(wǎng)上建議,我們不妨課后讓學生對課堂上所討論到的要點進行更嚴謹?shù)臍w納和總結(jié),這樣學生不會覺得無話可說,而且將口語與寫作進行有效結(jié)合。
4.Grammar(語法)與口語的結(jié)合。
在實際的口語交流中,一些繁復的語法規(guī)則可以適當忽略,最重要的是要鼓勵學生勇于開口,但是高中階段仍是比較基礎的英語學習階段,教師應注意將語法與口語相結(jié)合,盡量避免錯誤百出,使學生所講述的短語和句型規(guī)范、合理,也使得枯燥的語法學習變成相對輕松愉快的口語練習。
例如:模塊六第三和第四單元的語法部分是虛擬語氣。虛擬語氣往往與它所處的語境有很大關系,因此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如果沒有水,地球上會如何;吃壞肚子后,如果早聽取醫(yī)生的建議會如何;如果沒有大家的幫助,你能否成功完成每件事,等等。學生運用If we...we would...的句型回答這些問題,如有錯誤請另一學生糾正。再請學生自己編寫一些日常生活場景,設置對話,并且要用到虛擬語氣的相關規(guī)則,進行情景對話,甚至可以進行一小段有意義的role-play,讓學生分角色飾演情景中的人物,將對話的形式進行更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就不再覺得語法僅是一個枯燥無味的規(guī)則,而是我們在交流溝通中所要用到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具有實用價值的知識。
5.Project與口語的結(jié)合。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Project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屬于探究式學習,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分工合作完成任務。這能讓學生將整個單元學到的知識和方法恰當組織起來,大膽說出自己的建議,并在小組活動中得到相互幫助。
例如:模塊一第三單元project的文章,是介紹關于如何減肥的建議??勺寣W生先進行二人對話,以醫(yī)生和病人的角色分別談談這幾條建議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并給出相關理由。由于此話題特別貼近生活,學生很樂于探討。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分組討論其他可行的減肥方法,最后每組推選一個同學參與匯報競賽,給出最多最健康方法的小組獲勝。因為加入了比賽的因素,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踴躍參與了競賽,既訓練了自己用英語表達建議的技能,又獲得了一些與健康相關的生活知識。
四、英語口語教學需要遵循的原則
在將教材與口語練習緊密結(jié)合的教學過程中,重視和遵循以下這些教學原則有助于教師更順利地開展口語教學活動,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1.重視心理學中情感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diào)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興趣化為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樹立較強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或生活中愿意說英語并勇于說英語。
2.營造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
讓英語充滿課堂和生活,讓學生有意或無意地接觸英語,合理利用網(wǎng)絡資源,營造虛擬環(huán)境,擴大英語的應用空間。
3.多給學生練習機會,提高其流利性和準確性。
教師要在恰當?shù)臅r候?qū)W生的錯誤予以糾正,而不要頻繁地打斷學生,犯錯誤是學習新語言過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要允許學生逐漸從多錯誤過渡到少錯誤。
4.加強學生雙人組或多人組的合作。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中,教師應充當向?qū)У淖饔?,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實現(xiàn)交流溝通。
5.設計以教材為依據(jù)的豐富課堂活動。
《牛津高中英語》和《江蘇省中學生英語口語等級測試綱要(試行)(高中部分)》的內(nèi)容都可以作為高中階段口語練習的素材,既貼近師生,又使測試不再成為“形式主義”而是日常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五、結(jié)語
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比較緩慢而復雜的過程。這需要英語教師真正領會新課標的要求,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并做有心人,適當改編利用教材中的良好素材,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清晰性、流利性、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從而既順利通過高中英語口語等級測試,又向著新課標所倡導的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素質(zhì)教育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陳琳.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3]牛津高中英語(譯林版).
[4]楊瑞華.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中小學外語,2007(9).
[5]梅廣穩(wěn).關于高中學生英語口語等級測試的理性思考.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1).
[6]呂芹生.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 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