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媛媛
摘要:教師是教學活動中教學的實施者,是眾多學生心目中的“標準答案”。但教師首先是作為一個人的個體存在,其次才是一名人民教師?!叭朔鞘ベt,誰能無過”,教師在日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因為自身原因或者其他方方面面的客觀原因,出現(xiàn)一點教學失誤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失誤出現(xiàn)后怎樣糾正,怎樣調整自己上課的心態(tài),就成為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以高中語文教學為例,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探討教師應如何應對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教學失誤。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失誤;教學相長
中圖分類號:G633.3?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0-0087-02
一、正確認識教學失誤,以健康的心態(tài)應對失誤
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備全面的教學知識、深厚的教學經(jīng)驗外,還要求擁有健康的教學心態(tài)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意識?,F(xiàn)階段我們大力提倡的新型師生關系,要求教師重新定位自己和學生在教學中不同的地位。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客體,不再因為教師的施事者地位就將教師定位為擁有無上權力的權威者。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填鴨式”的傳授知識,更多的是教授學生以學習的方法、做人處事的道理,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如果教師能正確認識到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位置,其面對教學失誤的心態(tài)也會大有不同。在這樣“教學相長”的關系中進行教學活動,發(fā)生教學失誤是可以原諒的事,教師也能用更好的心態(tài)面對教學失誤。例如有些年輕的教師,可以融入學生之中,和學生打成一片。當他偶爾發(fā)生教學失誤的情況,學生也不會害怕給他指出來,指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思考的過程。教師就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抓住時機,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從側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鞏固教學。
二、積極進行自我反思,有效利用教學失誤
如上文所言,教師可以在發(fā)生教學失誤的時候,有效地利用教學失誤,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習興趣。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可以放寬我們的視野,教師何不在教學過程中,在一些重點內(nèi)容上刻意制造教學失誤,等待學生指正,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印象,鞏固所學知識?在一些失誤發(fā)生后,教師應當找到恰當?shù)臅r候對自我進行深刻反思。對待失誤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并不意味著忽視失誤,認為它完全偶然,無須擔心。著名的梅菲定律告訴我們“任何有可能出錯的地方都會出錯,且必然朝著最壞的方向發(fā)展”,將此定律引入教學工作中,就要求教師必須重視自己教育工作中的每一個失誤,并積極反思:出現(xiàn)這樣問題的原因在哪兒,是自己備課不夠充分,還是自己知識面掌握有所欠缺,等等。只有教師以身作則,積極反思教學活動中的錯誤,分析錯誤,改正錯誤,才能更好地教書育人,保證教學質量。
三、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從方方面面發(fā)現(xiàn)錯誤
教師發(fā)生教學失誤是正常現(xiàn)象,要利用這種“正常現(xiàn)象”將學生的思維扭轉,幫助學生認識到,很多問題常常沒有“標準答案”,教師也不能完全正確。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積極糾正教師所犯的錯誤、書本上的錯誤以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小錯誤。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勇于說話的良好品質。同時,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在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同時,自己也要嚴謹治學,不能倚老賣老,應當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全民學習、自主學習的時代浪潮之中,盡到自己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社會職責和歷史職責。
四、以身作則,自覺提高綜合素質
古人云“圣人無常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鬃釉唬骸叭诵?,則必有我?guī)??!狈诺浇裉斓慕虒W活動中依然適用。人類已進入一個全新的技術革命時代,在這樣的時代,無論知識的增長還是技術的發(fā)展都日新月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學相長,才能不讓學生失望,不讓自己和社會大眾失望,履行自己的教學義務。教師除了要響應社會號召,終身接受師范教育,還要在教學過程中虛心向學生學習,在社會生活中虛心向人民大眾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新思想,增加新的活力,推動教育工作的不斷創(chuàng)新,取得高效益。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币虼?,新時代的教師們,就更要不斷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同時積極學習本專業(yè)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知識,做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
五、不恥下問,虛心向學生學習
教學過程是較適合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過程。教學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學習也不僅僅是學生的專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生失誤時,應抓住機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對教師而言,這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向自己的學生學習的機會??赡苡行┧季S保守的教師會認為請教學生一些問題會有失教師為人師表的尊嚴,但是,我們需要認清的一點是,所謂“教師尊嚴”,也是來自于學生的認可。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者不會因為不恥下問受到學生的輕視,相反,學生會從教師的身上學習到書本上學習不到的知識,即為人處世的道理。
高中語文教師教授學生以人文知識,教師以身作則,不恥下問,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尊敬之情,從而端正學生對高中語文學習的態(tài)度,正視語文教學對他們自身思想道德的影響、審美情操的培養(yǎng),這是語文所特有的其他學科難以替代的特點。教師向學生請教問題,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反省自身,總結教育經(jīng)驗,改進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向學生請教,是一個幫助學生思考的過程,是一個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學生思考,教師指導,并適時引導,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狀態(tài)乃至生活狀態(tài),鞏固教學內(nèi)容,拓展教育活動。使教師和學生都在這種教學相長的環(huán)節(jié)中相互了解,相互促進。
綜上所言,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失誤也一樣。作為老師犯錯是無可厚非的,重要的是教師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應對這些教學中的失誤,把原本的教學消極事件轉化為積極事件,正視失誤,反思失誤,利用失誤。然后達到教學育人、教學相長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