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叢叢
天天浸淫于各種奢華前衛(wèi)的場合,與各色高官巨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又擁有數(shù)目驚人、狂熱追隨的各種“粉絲”,從來沒有哪個時期的名人能夠像今天一樣,在影響力可以變成生產(chǎn)力的同時,左右大眾并且名利兼收。
于是,范冰冰開了工作室,馮侖參演了《中國合伙人》,周星馳是上市公司比高集團的第一大股東。王石為Jeep新大切諾基拍攝廣告……星BOSS的觸角伸向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王石到馮侖:BOSS們的時尚革命
王石是商界大佬挺進娛樂圈的帶頭大哥。
2001年,在明星代言廣告都不那么瘋狂的時候,摩托羅拉推出了“A6288”新型手機,營銷訴求點就是“商務(wù)與運動”,而此時的王石已是2000年度中國十大杰出經(jīng)濟人物之一,并且被圈內(nèi)人戲稱為“閑者”,已成功登頂玉珠峰、章子峰、雪頂峰。
這款手機天生契合王石的特征,摩托羅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王石。
此時外國已經(jīng)刮起了企業(yè)家代言之風,美國運通公司經(jīng)常會請企業(yè)家代言,英國航空公司更是由自己的總裁科林·馬歇爾作為官方代言人之一,但在中國,企業(yè)家們遠沒有這么時尚。
摩托羅拉營銷部歷經(jīng)多重阻擋才與王石接上頭,以為要費盡口舌,誰知王石一口答應(yīng)了。方案進行迅速,五月中旬第一次見面,五月底王石就去了澳洲墨爾本拍攝,七月廣告播出。這是王石廣告代言的處女作,也在國內(nèi)廣告界開辟了一種全新的代言形式。
自此以后,王石一發(fā)不可收拾,在娛樂圈里玩得風生水起,先后代言了中國移動“全球通”、《北京青年周刊》、陸風汽車、瑞士旅游、平安保險等廣告。他挑選嚴格,自定代言費,雖沒有經(jīng)紀人,也成了娛樂圈一角。
從王石后,企業(yè)家們顯然盯上了這塊鮮肉,紛紛踏入娛樂圈。潘石屹代言漢王科技;史玉柱親身上陣代言自家游戲《仙俠世界》;分眾CEO江南春開始吆喝“找獵頭、上獵聘,你就是精英”;任志強則宣稱“能者,坐享其成”,為房產(chǎn)打起了廣告。
大手筆的還是奧迪,2012年初,奧迪力邀劉永好、馮侖、俞敏洪、王中軍、朱新禮、王兵六位企業(yè)掌門人,為旗下產(chǎn)品奧迪A8代言,這等分量一時間驚詫不少人。
時間到了2012年10月,企業(yè)界青出于藍勝于藍,不走尋常路的陳鷗脫穎而出。聚美優(yōu)品長達一分四十秒的廣告拍成了一部微縮版勵志片,從被輕視嘲笑到成功,CEO陳鷗宣稱“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鷗,我為自己代言”。
廣告一播放就引起熱論,觀眾們覺得廣告詞直達內(nèi)心,充滿“雞血”。到了2013年2月,廣告中的語句也演變?yōu)椤澳阌蠿X,我有XX。你可以XX,但我會XX……但那又怎樣,哪怕XX,也要XX。我是XX,我為自己代言”句式,被稱為陳鷗體,在網(wǎng)絡(luò)上盛行,陳鷗火了。
這個后起之秀顯然比前輩們更懂娛樂圈的規(guī)則,人們這才發(fā)現(xiàn),他早就是《非你莫屬》BOSS團成員,也做過lady呱呱專訪嘉賓,還曾去《百變大咖秀》中做評委,堪稱企業(yè)界的綜藝大咖。
當然,BOSS們的興趣遠遠不止于此,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了娛樂圈中最好玩的事情——拍電影。早在2006年,潘石屹就演過鄢頗導(dǎo)演的電影 《阿司匹林》男主角,要論最認真還是馮侖,這個喜歡跨界的老板在《中國合伙人》中出演一個沒臺詞的商界大佬,還自己寫了段臺詞,說中國商人不好做,在外頭混,必須帶著“小姐的心態(tài)、寡婦的待遇、婦聯(lián)的追求”的心理。
導(dǎo)演陳可辛瞧過后,點頭同意加戲,回頭評價——“以臨時演員的水平,馮侖演得相當好”。
從文章到周星馳:明星就是生產(chǎn)力
事實上,別看商業(yè)大佬們做代言上綜藝拍電影,想盡了方法往娛樂圈里摻和,但許多明星卻起了做老板的心思。他們成立工作室,以片酬入股做投資方,開公司開餐館在淘寶賣東西,各個混得風生水起。
2011年光棍節(jié),小投資電影《失戀33天》爆出冷門,以3.5億元票房成為當年最大的黑馬。主演白百何和文章迅速爆紅,成為娛樂圈當紅炸子雞。但卻少有人知道,男主演文章不但得了名,還獲了大利。
這部不過出演配角的電影,或許可以稱作文章的史上最佳投資。因劇組承受不起文章的片酬,無奈之下,文章同本片的導(dǎo)演滕華濤、攝像師、制片人一起,簽訂了票房分賬協(xié)議,在前期,四人無一分酬勞。
如今看,這更像是次賭博游戲,中國每年拍攝的電影幾百部,能夠盈利的鳳毛麟角,即便到了影片放映前的最后關(guān)頭,寧財神給出的預(yù)計票房也不過2000萬,更有“圈內(nèi)電影人吐槽馬甲”曾在微博上預(yù)言——它的票房極限僅為1300萬元。
可老天爺不喜歡平鋪直敘,電影上映第一天就打了他們的臉?!妒?3天》的首日票房為2000萬,總票房3.5億,有人替文章算了筆賬,他的個人分紅可達1000萬??梢?,相比片酬而言,還是做老板掙錢。
文章并不是吃第一口螃蟹的人,在好萊塢,大牌明星導(dǎo)演與片方簽署票房分賬已成慣例,就算在中國娛樂圈,也早有馮小剛成功在前,從《甲方乙方》開始,馮小剛就開始將酬勞同票房捆綁分賬,成為投資方的一員?!短煜聼o賊》、《夜宴》的分成每一部都在1000萬以上,而《唐山大地震》票房過6億,據(jù)業(yè)內(nèi)人士透露,馮小剛收入則在6000萬以上。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保證票房大賣,做投資方并不適合所有人。明星們做的最多的,是單干與投資副業(yè)。
對于星光璀璨卻又不想受限于人的明星來說,成立工作室,經(jīng)營自身是不少人的選擇。范冰冰于2007年成立工作室,隨后推出大戲《胭脂雪》《金大班》,范冰冰在里面風華絕代,扮相服飾驚艷眾人,若非自家出品,哪里能有此等效果?同樣的成功還有林心如,2011年,《傾世皇妃》登陸湖南衛(wèi)視,收視率穩(wěn)占同時段第一。看熱鬧的觀眾驚呼,紫薇格格林心如終于又火了,可卻不會想到,這是林心如工作室投拍的第一部作品,在這里,林心如不僅僅是主演,還是出品人、制片人,是酷帥狂霸拽的女BOSS。
投資副業(yè)幾乎是娛樂圈的眾生態(tài)。做得好的如任泉,餐廳蜀地傳說已經(jīng)連開六家,不少明星想要投資,都會先向他取取經(jīng);唱過《愛情諾曼底》的知名歌手黃征,另一個身份則是崇尚發(fā)型旗艦店老板,生意好到他來剪頭也許排隊兩小時。
武打女星楊紫瓊現(xiàn)任“星城娛樂有限公司”BOSS;歌手謝霆鋒乃是PO朝霆公司董事長;《紅樓夢》薛寶釵扮演者張莉身價上億美元;周星馳星爺,則是上市公司比高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或許應(yīng)該說,這是明星組團當BOSS時代。
全民娛樂時代:大佬們的訴求
當然,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自然也不會興起無緣無故的潮流,風向之下,無論商業(yè)大佬還是娛樂明星,他們各有所求。
克萊斯勒Jeep品牌高級經(jīng)理王思聰透露,王石的代言費比演員鄧超還低。潘石屹曾在一檔電視節(jié)目里說,其代言“多半是因為朋友面子,幾乎沒收過錢”。
少收錢甚至不收錢,并不代表著BOSS們的身價低,而是證明他們有著更高的訴求。企業(yè)家個人品牌研究者楊曦淪認為,這些代表著奮斗、成功、財富和創(chuàng)新的中國富豪們,有著自身的消費價值。一方面是其自身成長的需要,財富等身之后需要尋找傳播其價值理念的渠道,而做代言是一種低成本的包裝手段,對企業(yè)家自身及其代言公司均有益處。
潘石屹就曾坦誠的承認,“每個廣告過后,房子就賣得快了,不管這個因素在其中占了多大比例”。舉個更明白點的例子,江南春為東錦國際集團推出的日加滿功能飲料做代言之前,分眾傳媒剛剛和東錦國際簽署一張標的為5000萬元的獨家廣告代理大單。
當然,與商界大佬們一樣,利益與自身訴求自然是明星們選擇當BOSS的首要原因。娛樂圈算是最朝不保夕的行業(yè),就連周杰倫的專輯都開始悄無聲息,更何況那些轉(zhuǎn)瞬即逝的流星們——刀郎不是唯一銷聲匿跡的歌手,周杰也不是唯一不見蹤影的演員。他們有人脈有本錢,不留條后路怕是心頭難平。
更何況,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明星們早就不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樣被人捧在手心中的偶像,需要冷清高貴來吸人氣。如今無論是多大的腕,到了《我是歌手》,就要相互切磋較量,到了《星跳水立方》,再高的臺子,也得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