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田
摘 要: 中國是世界上機械發(fā)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紡織機械生產大國。盡管中國的紡織業(yè)已經有了很大發(fā)展,但還是不能充分滿足市場需要,特別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紡織領域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要求我國紡織機械必須從立足國內轉變?yōu)榕c國際接軌,這就需要更多的交流。為了適應國際交流的潮流趨勢,普通的英語已滿足不了當前的需要,這為機械工業(yè)中的專業(yè)詞匯發(fā)展提供了契機和廣闊的空間,使交流更加流暢便利,從而使我國的紡織機械乃至整個機械工業(yè)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關鍵詞: 紡織機械 機械工業(yè) 專業(yè)英語詞匯
一、機械工業(yè)中的專業(yè)英語
機械工業(yè)是國家工業(yè)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工業(yè)化的物質和技術保障。近幾年機械工業(yè)的大幅度發(fā)展充分體現了其作為國家支柱產業(yè)的重要地位。中國的機械工程技術擁有輝煌的歷史,不僅促進了中國的物質文化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而且促進了世界技術文明的進步,對世界經濟全球化作出了貢獻。
在我國現代機械學著作中,“機械”一詞是機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而與機械類專業(yè)術語所對應的專業(yè)英語也分很多類,如:設計(design)、制造(manufacture)、生產(produce)、加工(process)、模具(mould)、刀具(cutters)、鑄造(found)、測量(measure)等,下面是一些具體詞匯:
車床(lathe)、刨床(planer)、銑床(miller)、磨床(grinder)、刀具(cutter)、聯結(link)、軸(shaft)、傳動(drive/transmission)、誤差(error)、定位(allocation)、拉伸(pulling)、剪切(shear)、扭轉(twist)、強度(intensity)、精度(precision)、應力(stress)、硬度(rigidity)、絞刀(reamer)、螺釘(screw)、齒輪(gear )、切削深度(cutting depth)、主軸(spindle)、基準(benchmark)、鉗工(locksmith)、鍛(forge)、壓模(stamping)、焊(weld)、拉孔(broaching)、裝配(assembling)、鑄造(found)、切線(tangent)、介質(medium)、螺紋(thread)、倒角(rounding chamfer)、工業(yè)造型設計(industrial moulding design)、導軌(lead rail)、陶瓷(ceramics)、投影(projection)、位移(displacement)、截面(section)、齒輪齒條(pinion and rack)、攻絲(tap)、游標卡尺(slide caliper)、千分尺(micrometer calipers)等。
二、紡織機械中的專業(yè)英語
紡織業(yè)的發(fā)展經歷了幾個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時期他們運用了不同的工具。在原始手工紡織時期,人們利用紡墜紡紗、原始腰機織布。在手工機器紡織時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竹籠機、大花樓機、多錠大紡車等都可代表當時世界紡織生產的最高水平。 紡織器械的發(fā)展完善大大促進了紡織業(yè)的發(fā)展。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紡織工業(yè)逐漸由西方發(fā)達國家向發(fā)展中國家轉移,亞洲成為紡織工業(yè)的重點地區(qū),以至于一些西方經濟學家稱中國為世界工廠。由于紡織行業(yè)在我國國民經濟及國際分工中的特殊地位,紡織機械制造業(yè)作為紡織機械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更多的了解,這就要求我們對各種紡機名稱、紡機部件、紡織面料等方面的英語有一些初步的認識,例如:
滌綸(terylene)、錦綸(nylon/polyamide)、醋酸(acetate)、棉(cotton)、人棉(rayon)、人絲(viscose)、仿真絲(imitated silk fabric)、真絲(silk)、長絲(FILAMENT)、黑絲(black yarn)、陽離子(cat ion)、三角異形絲(triangle profile)、空氣變形絲(air-jet texturing yarn)、全拉伸絲(FDY(full drawn yarn))、預取向絲(canvas)、帆布(linen)、亞麻布(acrylic fibres)、腈綸(artificial cotton)、人造棉(dacron)、的確良(punch work)、抽繡(flax)、亞麻(braided fabric)、編織物(hosiery)、針織物(embroidery)、刺繡品(spun silk)、絹絲(brocade)、錦緞(cotton velvet)、棉絨(cotton cloth)、棉布(mulberry silk)、桑蠶絲(calico)、白布(cashmere)、開司米(canvas)、帆布(duck)、噴氣織機(Jet loom)、片梭織機(Gripper loom)、劍桿織機(Rapier loom)、經編織機(warp loom)、花邊織機(warp net frame)、提花織機(Jacquard loom)、軋花機(Gins)、簇絨機(Tufting loom)、鋼筘(Reeds)、提花片(Yarn Carrier)、定位導梳(Guide comb)、提花鋼絲(Hanger Wire)、凸輪(cam)、線槽(trunking)、氣動元件(Pneumatics)、單針兩縫平車(1-needle lockstitch M/C)、單針鏈縫平車(1-needle chain stitch M/C)、人字平車(zigzag stitches M/C)、雙針車(twin-needle M/C)、鈕門車(buttonhole M/C)、釘鈕車(button attaching)、熨畫機(ironing drawing)、工業(yè)洗衣機(industry washer)、工業(yè)脫水機(industry spin-dryer)等。
三、專業(yè)英語對中國紡織機械工業(yè)的促進作用
近幾年來,中國一直是國際紡織機械產品的重要進出口國,中國紡織機械規(guī)模強大,帶動了國際紡機市場的需求,同時對外交流增多,需要更多的設計專業(yè)英語的廣泛運用,而且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及我國成為 WTO大家庭的重要一員,為外資企業(yè)在我國的投資創(chuàng)造了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這既有利于紡織機械的發(fā)展,又使我國的企業(yè)面臨新的挑戰(zhàn),從而對機械的發(fā)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只有掌握一定的專業(yè)詞匯,才能更好地進行國際交流。
雖然我國的紡織工業(yè)得到較大發(fā)展,紡織品大量出口,但是這些出口企業(yè)使用的機械很大一部分是從國外引進的。我國的紡織機械制造商與國外同行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為了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軌,不管從文字還是語言上,我們都要加強對專業(yè)英語的認知,學習、借鑒國外同行業(yè)的先進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自我,提高自我,縮短彼此之間的差距,塑造中國紡織機械制造業(yè)的新形象。
參考文獻:
[1]黃故.紡織英語(第二版).紡織出版社.
[2]卜玉坤.機械英語1.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徐妙祥.《紡織機械》編輯部.紡織機械.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yè)協會.
[4]中國機械行業(yè)發(fā)展簡史.行業(yè)咨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