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祥文
【摘 要】 和諧的課堂需要我們用和諧的心境去打造,那就是老師應將學生放在一個需要你用智慧去澆灌的未成年人的角度來加以關愛,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學得輕松,老師講得愉快,從而讓語文的“美感”在這兒盡情呈現(xiàn)!
【關 鍵 詞】 人文情懷;語文課堂;和諧
語文課堂本應是放松的、愉悅的,學生在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里思考問題,會有意想不到的火花迸發(fā)出來。可現(xiàn)實是,我們很多老師都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對語文極沒興趣,有時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在下面卻一片沉默,死水一潭,毫無生氣,這與老師要講的充滿哲理與美感氛圍的文章極不和諧,學生學得痛苦,老師教得尷尬;批評學生時,學生愛理不理,態(tài)度極為傲慢,在眾目睽睽之下,冷不丁的冒出幾句充滿“痞子氣”的話讓老師下不了臺;老師的一句“過失性失誤”的語言會卻會被學生奉為“經(jīng)典”,傳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此類“不和諧”的狀況,讓“語文”二字顏面掃地,語文老師也倍感無奈。我不禁要問,難道我們的母語就這么讓人提不起精神?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每當新學期到來,各個學科的新書陸續(xù)發(fā)到學生手中,學生最有興趣的第一時間拿來看的是哪本書呢?毋庸置疑,是我們的語文書。這充分說明我們的母語是很有吸引力的,但為什么過不了幾天,學生就將語文書閑置一邊,不予理睬,無論老師在上面講得多么有勁兒,學生就是沒有一點反應?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老師身上。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談談和諧課堂的構建:
一、課堂點評,大膽鼓勵
前不久,在成都聽了一位中學特級教師講的《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課堂上,他先提了一個問題:“哪一句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第一位學生答錯后,老師評說:“怎么會是這句呢?”第二位學生答錯后,老師略帶生氣地評說:“你看沒看書?”第三位學生又答錯后,該老師居然評說:“你們這個班的語文成績應該很差吧!”作為同行,我對這位老師的“尖銳”點評感到很是驚奇。
這堂課,我的感覺是師生關系相當緊張,似有劍拔弩張之感,稍有不慎,學生就會成為老師的出氣筒。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點名回答問題,誰會起來?久而久之,老師就無心提問了,學生也無心學語文了。
所以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回答,我們更多的應是給予鼓勵,而不是貌似公正的打擊。學生回答錯了,可不可以換個角度來說呢,譬如說:你這答案,答對了一個方面,但不夠全面,不過能找到這一點,也還是不錯的;你的回答,如果我換一個問題就對了,但我們問的是另外一個問題哦……以商討的口吻與學生交流,這樣學生易于接受,課堂氛圍也不至于搞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二、老師犯錯,勇于承擔
在浩瀚的知識面前,老師也非通曉萬物,偶爾犯一點錯,我覺得學生也會理解。雨果說:“盡可能少犯錯誤,這是人的準則;不犯錯誤,那是天使的夢想。塵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錯誤的,錯誤猶如一種地心吸力?!笨捎行├蠋煵皇沁@樣,生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有損老師的“尊嚴”,所以,在明知犯錯的情況之下,往往會想方設法地把這種錯誤轉化為正確的,其結果必然是錯上加錯,讓學生對你的崇敬之情戛然而止。
有一位老師上課時,將“拾級而上”中的“拾”讀成了“shí”,有同學舉手糾正,認為應該讀“shè”,這位老師當時也懵了,顯得有些不悅,最后他不容分說地繼續(xù)上他的課,學生們卻在下面竊竊私語。
其實,我覺得老師大可不必擔心自己的“尊嚴”受損,用自嘲的方式完全可以化解這類矛盾。古語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就是這個道理。
三、課堂違紀,幽默化解
中學生是未成年人,不諳世事,犯點錯誤在所難免。睡覺、講話、做其他學科的作業(yè)……我想,當老師的或多或少都遇到過這種事情,嚴重者,可能是天天要面對的問題。當我們發(fā)現(xiàn)之后,如何處理比較好呢?
有一位老師,正當她講得津津有味時,發(fā)現(xiàn)一位同學在睡覺,她馬上停了下來,要那位同學站起來,可這位同學就是不站起來,這可把老師給惹惱了,于是馬上命令他“滾出去”,這位學生也沒理會。于是這位老師繼續(xù)升格處理決定:“如果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課了。”言外之意是你不出去我就出去。老師的目的是想通過這種手段讓其他同學把這位同學給哄出去、攆出去,但其他同學并沒有動靜,無奈之下,老師只有自己走出了教室。
對于這種違紀情況,我覺得可以用較為幽默的方式予以化解,譬如說“地震來啦”“放學啦”“注意感冒”……這種方式可能會換來滿堂的笑聲,同時也解決了那位同學的睡覺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缺乏幽默感,就會筑起一道師生互不理解的高墻?!倍@堵墻,有時會讓老師難堪,甚至將自己逼進死胡同,始終無法與學生建立起有效的溝通機制,師生之間的距離拉大了,正常的教學就顯得越發(fā)的困難了。
總之,和諧的課堂需要我們用和諧的心境去打造,那就是老師應將學生放在一個需要你用智慧去澆灌的未成年人的角度來加以關愛,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學得輕松,老師講得愉快,從而讓語文的“美感”在這兒盡情呈現(xiàn)!
【參考文獻】
[1] 吳國平. 教師人文情懷[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
[2] 黃梅. 灌注人文情懷,提高語文素養(yǎng)[M]. 課外語文(初中),2012(12).
[3] 王真年.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情懷教育[M]. 中國科技縱橫,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