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忠波
2013年4月,沈文和張喜來到貴陽市工商局,調(diào)出貴陽市盛德杰飲料公司的工商檔案。倆人一看就傻了眼:公司檔案顯示,公司現(xiàn)在只有兩名股東,一位叫徐東,占有公司51%的股份;另一位叫蘇林,占有公司49%的股份。而正在查工商檔案的兩位,誰也不是股東。
沈文和張喜肺都快氣炸了。兩人對記者說,他們不僅是公司股東,而且還是公司的大股東。明明各自占有公司30%的股份,現(xiàn)在卻一點兒都沒有了,股份全變成曾經(jīng)的合作伙伴徐東和蘇林的了。“肯定是這兩個人搞的陰謀!”
往事如煙
沈文、張喜和蘇林都是山西人,三個人是非常好的朋友,早年都在做煤炭生意,賺足了錢。有了錢以后,三人也一直盤算著做些實體產(chǎn)業(yè)的投資。
2010年4月,正是櫻桃成熟的季節(jié),三個人一起到貴陽玩,負責接待的是蘇林的朋友徐東。徐東是貴陽本地人,也在經(jīng)商,對三人的到來給予了熱情接待。吃飯時,沈文看到,窗外大片的櫻桃樹,因為沒人采摘,很多成熟櫻桃掉落在地上爛掉了。一直在北方生活的沈文備感可惜,要知道這個時候的櫻桃在山西要賣到每斤30多元!
徐東看到沈文感到惋惜,笑著說:這櫻桃漫山遍野都是,就是因為摘下來的保質(zhì)期只有一天左右,加上運輸困難,所以大部分都浪費了。
沈文有非常好的商業(yè)敏感,當年就是他最早敏銳地察覺到了煤炭生意的前景,所以才輕而易舉地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且還是一大桶。這回,他靈機一動:如果把這些櫻桃就地制作成飲料,保質(zhì)期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四個人一拍即合,成立了貴陽市盛德杰飲料公司,公司注冊資本金1000萬元。其中,沈文、張喜和蘇林各出資300萬元,分別占公司30%股份。徐東出資100萬元,占公司10%的股份。公司沒設董事長,考慮到徐東是本地人,為了便于工作,法定代表人就由徐東擔任,公司的印信也全部由徐東掌管。
公司成立以后,從選址、租賃廠房到購買設備,徐東都盡心盡力、忙前忙后。沈文和張喜都夸蘇林給找了位非常棒的股東。
公司投產(chǎn)以后,沈文、張喜和蘇林就回到了山西,公司的一切事宜都交給徐東來掌管。作為一個小股東,卻能掌管公司,徐東也信誓旦旦,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負各位大股東的信任,把公司經(jīng)營好,讓大家年底多多分紅。
“平地”生雷
這之后,沈文和張喜就很少過問公司的事情,期間只去貴陽看過兩次,公司生產(chǎn)紅紅火火,讓兩人很高興??墒牵攦扇颂岢鲆榭垂举~目的時候,徐東卻遮遮掩掩,說到了年底一起查就行。
轉(zhuǎn)眼一年過去了,沈文和張喜高高興興來到貴陽,以為肯定能夠分不少紅利??墒牵鞏|卻說:公司興旺只是表面現(xiàn)象,其實一直在虧損,根本沒有利潤可分!
沈文和張喜這時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對公司失控了。兩人提出聘請職業(yè)經(jīng)理人來管理公司,扭轉(zhuǎn)虧損局面。可是,遭到徐東和蘇林的堅決反對。無奈,沈文和張喜提議召開股東會,在股東會上,兩人提議免除徐東總經(jīng)理的職務。可兩人的股份加起來只達到60%,沒有達到公司章程里規(guī)定的,至少要有代表2/3表決權的股東同意,所以他們的意見無法形成決議。加上公司的所有印信都在徐東手里,徐東又是法定代表人,沈文和張喜根本無法收回公司的管理權。
掃地出門
沈文和張喜實在沒有辦法了,就去找蘇林,希望他看在都是朋友的份上,一起把徐東踢出局。但是,遭到了蘇林的反對。無奈,沈文和張喜又提出,既然合作不成,干脆就散伙對公司進行清算。蘇林和徐東都不同意,認為這樣大家損失太大,而且公司經(jīng)過一年多的運行,馬上就會盈利,現(xiàn)在解散太可惜了。
很明顯,蘇林是站在徐東這邊的,四個股東分成了兩派,由此冷戰(zhàn)了將近一年。沈文和張喜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經(jīng)過朋友從中間調(diào)和,蘇林和徐東同意,各給沈文和張喜1000萬元,買下他們的股份,并彌補后期的所有投入。雖然覺得有些不甘心,但是,沈文和張喜覺得對公司已經(jīng)基本失控,早點退出來也是好的,于是就同意了。
雙方約定,1000萬元分3年支付,3年后,沈文和張喜將手里的所有股份轉(zhuǎn)給蘇林和徐東。簽署協(xié)議后,2012年1月,沈文和張喜各自收到300萬元??墒?,到了2013年1月,蘇林和徐東卻拒絕支付第二筆300萬元的費用。沈文和張喜找過兩人多次,但沒有任何進展。有一次,沈文、張喜和蘇林吵急了眼,蘇林說了一句:“公司是我和徐東的,與你們兩個沒有關系!”這句話引起了兩個人的懷疑。兩人這才想起來,應該到工商局調(diào)出公司的檔案進行查看。這一看,兩人傻了眼。原來,蘇林和徐東已經(jīng)背著兩人,把公司股份轉(zhuǎn)到自己的名下,沈文和張喜在公司已經(jīng)沒有了任何股份了。
他們被掃地出門了!
沈文、張喜找到工商局工作人員質(zhì)問,工作人員告訴他們,當時,蘇林和徐東拿著沈文、張喜的授權書和身份證復印件來辦理的股權變更手續(xù)。
沈文、張喜找到授權書一看,都是偽造的!兩人立刻要求工商局把公司股東恢復原登記。但是,工商局工作人員說,自己是按照程序做的,要想恢復原來登記,只能通過司法訴訟來解決。
不構成犯罪?
在沈文、張喜看來,蘇林和徐東用欺騙的手法把自己的股份轉(zhuǎn)移到了名下,這肯定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于是,兩人到當?shù)毓簿謭蟀?,可民警?jīng)過審查,卻給下達了不予立案的通知書。
這讓兩人大為不解。
民警解釋說:按照法律規(guī)定,蘇林和徐東不構成犯罪。因為股東的股權是一種特殊的權利。股權是出資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chǎn)所有權轉(zhuǎn)移至公司,作為喪失對財產(chǎn)所有權的對價而取得的一種權利,它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財產(chǎn),很難直接定義為被詐騙的財物。
如果蘇林和徐東的確有偽造簽名來騙取財產(chǎn)的行為,那么這種行為只能定義為職務侵占。但是,在這里定性為職務侵占有一個前提,就是侵占了股東分紅的紅利,而且要達到一定數(shù)額??墒?,盛德杰飲料公司成立以來,就沒有分過紅,所以很難定義為職務侵占。至于蘇林和徐東是否構成偽造印章罪,因為兩人只是偽造了簽名,并沒有偽造公司或者是國家機關的印信,所以,也很難構成偽造印章罪。
民警告訴沈文、張喜,蘇林和徐東兩人的做法應該是一種侵權行為,是一種對股東權利的侵犯,建議兩人通過民事訴訟來解決。
起訴工商局!
現(xiàn)在,沈文、張喜兩個大股東要回自己股份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訴訟程序。他們首先要起訴工商局,通過行政訴訟將公司的股權結構恢復。
可是,兩人也很清楚打官司需要一定時間,他們擔心蘇林和徐東在打官司期間,將公司的股權轉(zhuǎn)讓給別人,那樣即使自己能打贏官司,但是,因為購買的人是善意第三人,他們也將無法獲得公司的股權。
兩人還擔心,在訴訟期間,蘇林和徐東把公司的設備進行變賣。于是,有人給兩人出了一個主意:申請公司財產(chǎn)保全。但是,財產(chǎn)保全需要提供與訴訟標的同樣額度的擔保,考慮到徐東是貴陽本地人,兩人根本就不敢再將任何資金轉(zhuǎn)到貴陽。
目前,沈文、張喜已經(jīng)將貴陽市工商局起訴到法院。
而其實,沈文、張喜還面臨著一個尷尬,因為不是所有人都信兩人的話。蘇林和徐東也在到處說,是沈文、張喜將股份轉(zhuǎn)給了自己,看到公司現(xiàn)在發(fā)展得好,起了貪心,才一口否認當初股權轉(zhuǎn)讓的事實。
股權問題,對于外人來說,就是一場羅生門。如果和工商局打的這場官司輸了,那么,將意味著沈文、張喜是在說謊,也意味著他們將無法要回股權……
(本文人名、地名、公司名皆為化名)
責任編輯:李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