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開煌
摘要:作為化學教師,應當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積極組織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為學生更好地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化學學習
一、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融入化學學習中
1.借用多媒體等教輔設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
多媒體通過文字、聲音、畫面等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接觸到教學內容,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激發(fā)學生的強烈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思考,認真探究,這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在學習緒言時,我會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的圖片及其詳細解說,五彩繽紛的煙火,靈巧使用的指南針,神奇、實用的造紙術以及印刷術就這樣生動、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接著我會向他們講解這就是化學給我們實際生活帶來的神奇與便利。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促使著他們在課堂上認真聽課,認真思考,同時也為他們以后的化學學習奠定了良好的開端和基礎。
2.設置教學場景,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化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免也有晦澀、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往往會望而生畏,不愿繼續(xù)認真思考、學習下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將化學內容融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復雜、難懂的知識點貼近學生生活,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學習“金剛石、石墨”這部分知識點時,我會聯(lián)系實際,向學生展示我們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鉆石、鉛筆等物體,然后加以解釋:天然的金剛石,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到的鉆石,一般被用來做裝飾品。由于天然的金剛石珍貴、難得,因此,日常生活中,常會用人工金剛石替代。金剛石硬度極大,因此常被用來作為工具,如金剛鉆、切割玻璃的刀;石墨由于硬度非常小,且具有潤滑性,因此常被用來做鉛筆芯、潤滑劑等。將化學專有名詞聯(lián)系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物體,這樣,化學專有名詞對于學生來說,不再單單只是化學課本上的死板知識,而是貼近他們日常生活話題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愿意積極主動地投入化學學習中去,同時也通過實際物體加深了對新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課堂學習效率從而大大提高。
3.為學生營造活躍、融洽的良好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研究表明,課堂氛圍對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往往會產(chǎn)生非同凡響的作用和影響。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從而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效果;相反,過于壓抑、沉悶、枯燥無味的學習環(huán)境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作為教師,應該經(jīng)常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假設自己就是學生,處在消極、沉悶的課堂氛圍中,我們會怎么想?怎么做?是否會對學習產(chǎn)生一種排斥以及厭惡的心理?這么一想,教師不但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而且可以鞭策自己盡可能為學生營造活躍、積極向上的課堂氣氛,促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活動中去。比如,在講解“燃料的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時,我會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有關“燃料”的辯論會,充分辯論煤、石油、天然氣以及各種廢棄可燃物利用的優(yōu)勢與劣勢,讓學生在辯論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促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宣傳使用清潔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周邊人多做宣傳,力所能及地為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貢獻力量,使化學真正做到來源于生活,同時又能真正應用于實際生活。
二、誘導學生增加實驗與探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化學實驗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這一門學科獨有的嚴謹性和規(guī)律性,并且在實驗過程中,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化學中,實驗的地位非同尋常,不可小覷。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正確認識實驗的重要性,充分發(fā)揮教學實驗的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獨自思考的能力,則是每個化學教師都應該認真思考與反思的問題。
1.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做好每個實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化學學習過程中充滿了實驗,因此,教師要組織學生做好每個實驗,盡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比如,在對“水的組成”這一知識進行講解時,我會向學生提到水是由氧氣和氫氣組成的,接著會用實驗的方法證明這個結論的科學性與正確性:在實驗室內現(xiàn)將水電解分離,會得出兩種不同的氣體。至于這兩種氣體是不是氫氣跟氧氣呢?則分別通過兩個實驗進行驗證。將其中取得的一種氣體點燃,若出現(xiàn)淡藍色火焰,該氣體則為氫氣;如果將燃燒著的蠟燭放入另外一種氣體中,如果蠟燭燃燒得更旺、更明亮,則證明該氣體為氧氣,因為氧氣具有很高的助燃性。我會要求學生獨立做好這個實驗,并給予正確指點和引導,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實驗中得到鍛煉和提高,著重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思考能力,讓他們在做實驗的時候,手腦并用,迸發(fā)出智慧和創(chuàng)造的火花。
2.教師應該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驗環(huán)境,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與思考
教師除了正常在實驗室進行教材上的實驗外,還應當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可以進行化學實驗的課外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培養(yǎng)他們他們獨自思考的水平和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會要求學生在課下做一些實驗,比如,讓他們觀察家里使用的熱水瓶膽是否存在沉積的污垢?如果有的話應采取何種措施消除?生銹的鐵鍋又應該怎么除去鐵銹?……通過讓學生進行這些小實驗,感受到化學不單單只是一門要考試的科目,它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與我們息息相關,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學生擴大視野,不再局限于課本的狹窄范圍。更重要的是,在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了他們動手實驗操作的能力以及觀察、探究與思考的能力。
3.鼓勵學生多發(fā)問、多質疑,在提問中增長學問、知識和智慧
對于學生來說,提出問題永遠比發(fā)現(xiàn)問題重要得多。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盡量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多多發(fā)問,提出質疑,充分進行自主探究與獨立思考,在提問中增長知識和智慧。
比如,在學習“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時,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你剛才說飲料里邊一般都會加入適量二氧化碳,但是為什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叫二氧化碳飲料,而直接稱為碳酸飲料呢?”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問,虛心求教,這證明他們在用心思考和理解我講解的知識點,我也給予他們充分鼓勵和肯定,并對他們的問題給出正確解釋:“二氧化碳與飲料中的水分充分結合、反應會生成大量碳酸。因此,生活中人們常常忽略飲料中的二氧化碳成分,直接稱呼為碳酸飲料?!?/p>
阿基米德曾經(jīng)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便能撬起整個地球?!弊鳛榛瘜W教師,應當充分正視我們肩上所擔負的責任與義務,認真做好學生的這一支點,盡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積極組織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興趣及積極性,為學生更好地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江西省石城縣壩口初中)